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系统评价

    邓志英
    294-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行全麻手术患儿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行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B组采取七氟醚喉罩吸入复合丙泊酚输注麻醉。对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及出现术后躁动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45.00%,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7.5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经手术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监测显示,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患者实施全麻手术时,为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采取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安全性高,有效将术后躁动的程度减轻,并减少术后躁动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确保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七氟醚丙泊酚小儿术后躁动

    婴幼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的特点及价值分析

    胡朝林
    296-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在婴幼儿肠套叠诊疗中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的60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0例患儿中首次整复成功49例(81.67%),再次整复后成功8例(13.33%),失败3例(5%),总成功率为95%。整复成功与否有明显的特征,较容易区分,因此判别较为容易。同时发现,整复的成功与婴幼儿年龄、发病时间、肠套叠的类型及程度、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表现为病程越长、年龄越小成功率越低;肠套叠越复杂成功率越低;操作不当及婴幼儿哭闹也是影响成功的因素。结论:空气灌肠整复在婴幼儿肠套叠诊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成功标准清晰,但操作中需要谨慎排除导致失败的因素,以提高成功率。

    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

    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诊治分析

    罗胜利
    298-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入院后应该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快捷安全合理的医学救治。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采取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总结有效合理的治疗方式及其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通过治疗后,治愈54例,死亡6例,死因主要为合并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重视,及时明确诊断及病情,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治愈率及预后良好率。

    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抢救及时诊断

    高尿酸血症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

    高艳
    299-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尿酸增高生物关系,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通过对入选老年病人80例检测,采用抽取次日空腹血检测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HDL—C)进行测定。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心血管疾病组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系,是独立的除高血脂、糖尿病之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远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黄莺
    30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均简称妊高征)出现远期高血压的危险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妊高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600例非妊高征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统计、调查两组患者发生远期高血压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确诊率(34%)、高血压征兆率(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上升,但是观察组在不同间隔时间段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高症是诱发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应将分娩时出现妊高症的孕妇作为高危防护对象加强预防,尽可能减少高血压发病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远期高血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临床实效性探究

    李凯宇
    303-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并发症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月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20例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0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并发症改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透析患者在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皮肤瘙痒、失眠及食欲得到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治疗中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效果显著,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尿毒症血液透析临床疗效并发症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金晶丁晖
    304-305,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PLB的CT、MRI影像表现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7例经病理证实的PLB的CT、MRI影像资料综合分析。结果7例PLB患者半数以上多发(4/7),75%的病灶分布于脑深部中线附近(12/16)。脑深部肿瘤形态以类圆形结块为主,CT平扫病灶密度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MRI平扫病灶多为等T1或稍长T1信号、等T2或稍长T2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均明显强化。结论:PLB临床特征无特殊,可以根据典型的CT及MRI影像特征做出初步诊断。

    原发性脑淋巴瘤CTMRI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的研究

    李志敏
    306-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2014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急性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基础之上,将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将5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通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观察,同时对比治疗期间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76.00%(38/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4.00%(2/50),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急性细菌性角膜炎疗效不良反应

    急性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评价

    李静丰
    30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超生诊断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从2013年7月-2014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的1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患者术前的上腹部X线片与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所选择的156例患者中,通过上腹部平片诊断为阳性的患者有123例,阳性符合率为78.85%;而通过腹部超声检查为阳性的患者有148例,阳性符合率为94.87%。结果:发现超声检查与上腹部X线检查相比对急性消化道穿孔的阳性符合率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急性消化道出血通过超声检查的阳性符合率较高,且能进行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急性消化道穿孔超声诊断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