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喉罩的类型与型号选择新进展

    陈春欢唐俊
    81-84页

    BasIer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孙金琼林义文林智勤张朝晖...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Basler钩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胸锁关节脱位及12例锁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Basler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对17例患者进行随访,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胸锁关节脱位均达解剖复位,未再出现脱位,锁骨近端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根据胸锁关节Rockwood评分,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Basler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恢复了胸锁关节解剖学和力学稳定性,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恢复了肩关节功能,减少了胸锁关节畸形、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风险。

    胸锁关节脱位锁骨近端骨折Basler钩钢板

    探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曹雪斌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外露发生率以及胫骨内侧皮肤坏死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性, 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外露发生率以及胫骨内侧皮肤坏死发生率分别为0.0%、14.3%;对照组患者的外露发生率以及胫骨内侧皮肤坏死发生率分别为0.0%、17.1%,观察组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胫骨平台骨折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疗效观察

    叶玉慧古力夏热甫.亚生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妇科千金胶囊与抗生素联合对慢性附件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在我科就诊的慢性附件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和对照组(40例,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判,并随访半年以上,在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附件炎有无复发。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个月无复发,3个月复发1例,6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常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慢性附件炎治疗的有效率,并减少复发,值得推广使用。

    妇科千金胶囊慢性附件炎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式综述

    郝曦赵建华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血管由于某些因素所致血管壁异常突起,好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略高于男性,是目前脑血管疾病中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动脉瘤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但实际临床工作中颅内动脉瘤患者死亡率高,约1/3动脉瘤破裂患者死于就诊前,约1/3患者无论行何种治疗手段死于疾病本身或术后并发症,仅1/3动脉瘤患者经过治疗得以生存,且可能存在肢体、意识、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因此本文对动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进行分析综述。

    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式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樊维娜王建新许岭平刘杲...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介入(PCI)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实施治疗的6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给予低剂量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给予高剂量替罗非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机械通气治疗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

    彭苏娜贺慧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8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人,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相差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在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患者治疗6个月内的复发率。

    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临床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方法

    黄志强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谷维素及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患者中医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7%,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机治疗方法

    自动体外除颤仪急诊急救的应用效果分析

    童斌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自动体外除颤仪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72例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除颤治疗情况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行自动除颤仪除颤治疗的为研究组,常规急救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急救时除颤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即刻~2min内成功率高达87.5%;两组患者在复苏成功率的比较上χ2=3.9444(p=0.0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动除颤仪在对急诊急救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复患者的心搏骤停,提高除颤急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开展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仪急诊急救效果分析

    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李济云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式,分为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组(NSIPPV)和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组(NCPAP),各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8h后的Pa0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胀、重新气管、CO2潴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较好的疗效,均改善了肺部氧和功能,但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较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更有效,降低了气管插管呼吸机上机率,经鼻通气时间更短。

    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