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剖宫产横切口和纵切口的临床手术效果对比分析

    柏文慧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与分析二次剖宫产术中采取腹壁横切口和纵切口的利弊,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并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二次剖宫产妇80例,分别分为对照组(横切口)与观察组(纵切口),观察两组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与总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盆腹腔粘连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术中腹壁纵切口优于腹壁横切口,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二次剖宫产横切口纵切口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王夏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2年~2014年共2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研究组施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不进行镇痛干预。比较两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及转剖宫产率;两组新生儿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饱和度及肌张力评分。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转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二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动脉氧分压、动脉氧饱和度分别为(99.6±0.1mmH20、99%)、(99.5±0.3mmH2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明显缩短患者第一产程,减少产妇分娩中转剖宫产率。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新生儿

    剖宫产术前预防用抗生素对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

    袁源
    159-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208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4名。对照组术前不给予抗生素,实验组术前0.5h给予头孢呋辛1.5g溶于5%葡萄糖250 ml,两组术后用药相同。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体温情况、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产褥等)、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甲级愈合99例(95.19%),对照组甲级愈合94例(90.38%),两组切口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体温高于38℃者16例(15.38%),实验组术后体温高于38℃者7例(6.73%),两组术后高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切口发生感染及产褥分别为6例(5.77%)、4例(3.85%),实验组术后切口发生感染及产褥分别为1例(0.96%)、1例(0.96%),两组术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及产褥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仅能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而且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是提高剖宫产质量的有效途径。

    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临床分析

    李日丽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临床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4例选择阴道分娩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34例正常再次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产程时间、婴儿APORG评分、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中转剖宫产率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APORG评分为(10.3±1.4)分,对照组APORG评分为(10.9±1.6)分,组间对比结果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中转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但成功几率不高,中转剖腹比例较大,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故临床进行分娩方式选择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到产妇的实际情况并严格掌握相关指证。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安全性可行性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不同治疗措施评价

    谢君凤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9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30例患者,A组患者全身应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患者接受刮宫术治疗,C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局部应用甲氨蝶呤与刮宫术。了解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同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当前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局部应用与刮宫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措施评价

    新生儿颅脑超声在脑室周围回声增强对提示脑白质软化的临床应用

    李丛辉罗红缨唐薇薇鲍永慧...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颅脑超声在脑室周围回声增强对提示脑白质软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经颅脑超声诊断脑室周围回声增强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脑室周围强回声情况进行分级,判断所有患儿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脑室周围回声强度分为:I度56例,II度21例,III度9例;并进行临床治疗,经颅脑超声监测脑室周围增强回声区域,在7天内消退40例,8~14d消退者23例,15~28d内消退15例,28d后检测,有8例患儿脑室周围强回声未消退,强回声区呈局限化,且有小囊腔情况出现,经MRI确诊为脑室旁白质软化。结论:经颅脑超声检查对新生儿脑室情况能清晰反映,可清楚显示脑室周围回声情况及增强区域、回声增强持续时间等情况,对脑白质损伤情况进行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脑白质软化脑室周围强回声颅脑超声

    吗啡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新体会

    刘元雪王小娟陈启国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吗啡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新的应用组合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子宫切除术病人分成三组:A组、术中硬膜外单纯推注吗啡2mg,B组、硬膜外推注吗啡2mg,术毕接静脉镇痛泵,C组、硬膜外推注生理盐水,术毕接静脉镇痛泵,比较三组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B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术中硬膜外推注吗啡能使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人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满意,静脉镇痛泵的使用能使术后镇痛后期效果满意,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术后镇痛的效果同时降低各自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吗啡用于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泵

    36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治疗探讨

    谢丽冰林伟俊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题目: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方式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治疗组与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对对照治疗组患儿采用盐酸丙卡特罗片与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对孟鲁司特钠治疗组患儿在对照治疗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孟鲁司特钠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孟鲁司特钠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盐酸丙卡特罗片与氯雷他定片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一步予以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加重患儿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意义。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疗效不良反应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陈榕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的临床分娩方式。结果: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新生儿体重均低于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阴道分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7.50%),剖宫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例(15.00%),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以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而定,除满足医学指征外,有剖宫产史的产妇不宜行再次剖宫产,在满足阴道分娩适应症的情况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剖宫产妊娠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浅谈趣味锻炼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

    张玉芬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趣味锻炼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趣味锻炼,比较两组患儿锻炼的依从性及肿胀消退程度。结论:观察组患儿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手指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趣味锻炼有利于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趣味锻炼儿童骨折功能锻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