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遗产与保护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遗产与保护研究
遗产与保护研究

月刊

遗产与保护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Heritages and Preser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0年来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发展简述——以中央高级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院为例

    詹长法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大利高级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院(ISCR)成立于1939年,是集文物保护教育与科研于一体的研究机构.其第一任院长凯撒·布兰迪(Cesare Brandi)创立的文物修复理论在国际文物修复领域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意大利修复的3个主要部分的案例对ISCR工作模式进行解读: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考古遗产保护和修复,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意大利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方面的先进理念与高超技术,强调对历史材料和艺术内涵的尊重,尤其是后评估机制和预防性保护的策略,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与传承发展的重要参考.

    ISCR意大利保护与修复

    养性殿西暖阁仙楼佛堂唐卡的病害及病害机理研究

    方小济张蕊王猷周倩...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宫养性殿西暖阁仙楼佛堂保存着22轴唐卡,这些唐卡均为乾隆时期的作品,因长时间挂供于佛堂之内,出现了各种病害.文章通过现场踏勘与科学分析,对这些唐卡进行病害调查、理清病害的种类及病害机理,以期能为这些唐卡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故宫养性殿乾隆唐卡病害

    信息动态

    12,封3页

    历史保护建筑加固修复效果模型及应用研究

    李勤刘钧宁裴兴旺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我国历史保护建筑加固修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我国历史保护建筑修复工程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熵权与物元可拓法相结合的历史保护建筑加固修复效果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某俄式历史保护建筑修复工程实例中.结果 表明,该模型是熵权理论、物元可拓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定量检验历史保护建筑修复效果提供新的思路,能够对修复效果进行有效控制和分析.

    历史保护建筑加固修复修复效果熵权可拓

    云冈石窟第11窟中心塔柱病害调查及成因分析

    谭琛李彤左逢源廉慧斌...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冈石窟地处中国煤都大同,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自然环境及人为影响,窟体各部分存在各种病害.文章着重对第11窟中心塔柱进行病害调查分析,发现第11窟中心塔柱存在裂隙和危岩崩塌、水害、风化、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5类主要病害,作者对各类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为后期的保护防治提供依据.

    云冈石窟第11窟中心塔柱病害调查成因分析

    论大同城墙的修复与利用

    李晓龙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2008年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运动的兴起,社会各界人士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引起了争议和讨论.这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世界遗产保护价值取向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理解.文章通过对大同城墙的修复与利用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其形态与设计、用途和功能、精神与情感等方面,阐述“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原则在大同城墙修复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大同城墙文物修复保护与利用

    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的北京首都核心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丁奇王珂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城市历史悠久,城市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当今人们对于城市更新日趋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街道作为最常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深厚的城市文化印记.文章以北京首都核心区街道设计导则为例,探讨如何整体把控,挖掘街道胡同历史文化底蕴,并从宏观角度出发,将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当下城市街道空间,恢复原本北京老城街道的文化艺术魅力.

    街道文化基因街道设计导则

    基于风貌传承的北京延庆区柳沟村民居建筑更新设计研究

    陈婉蓉欧阳文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村落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逐年的发展更新中面临着城市对传统风貌特色的影响和冲击,已逐渐失去乡村韵味.文章以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柳沟村为例,针对当前村落建设与发展中民居更新所面临的风貌不协调问题,从规划层面分区总体控制风貌、延续院落空间布局方式、民居单体建筑更新的示范引导3个方面探讨了民居更新中的风貌传承策略,在促进村落持续发展的同时,延续村落的传统风貌.

    柳沟村风貌传承民居更新

    民宿改造视角下北京民居建筑保护研究

    茆俊媚胡雪松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民居建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我国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开始较早,但是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起步较晚,从目前的保护成果来看,也不尽如人意.传统民居的保护手法有多种,民宿的出现为民居建筑的保护方法提供了新的可能,动态可持续性的民居保护可能会对民居价值的继承与传播产生更好的作用.文章试图从民宿改建方面分析民宿对北京民居保护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并结合现状给出一定的保护策略及建议.

    民宿民居遗产保护

    论博物馆近现代文献类藏品的风险防范管理

    周金凤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现代文献类藏品是综合类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博物馆近现代藏品种类、保存现状的分析,重点探讨了纸质藏品的特点及纸质藏品的潜在危险因素,针对现代文献类藏品采取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重视程度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我国博物馆近现代文献类藏品的风险管理有所助益.

    博物馆近现代文献类藏品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