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运筹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章祥荪

双月刊

1007-3221

xts_or@hfut.edu.cn ycygl@hfut.edu.cn

0551-2901503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运筹与管理/Journal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运筹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本刊是由中国运筹学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学术性期刊。宗旨是交流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推进运筹学在经济计划、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企业管理、生产控制、结构优化、信息技术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刊登运筹学、运筹数学、管理科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联合体双方异质性特征的EPC项目控制权配置模型研究

    王婷丰景春陈永战严华东...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联合体双方各自利益不受损的同时,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项目控制权的合理配置成为关键。在考虑联合体双方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构建EPC项目特定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理论推导与假设检验。研究发现:联合体牵头者的身份能够有效抑制自利性投入行为;较高的决策偏好度会诱发自利性投入行为;特定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配置区间的增加均会激发联合体双方的项目性投入;提高风险承受度而降低风险偏好度有利于减少设计方的自利性投入。研究成果为具有异质性特征的联合体成员间控制权的合理配置提供对策。

    EPC项目联合体控制权配置异质性特征

    中国东部地区能源环境效率评价及环境策略选择研究——基于自然处置和管理处置动态交叉效率模型

    向小东项伟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东部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其节能减排经验和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为从自互评体系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在自然处置和管理处置策略下的动态能源环境效率,论文建立了自然处置和管理处置动态交叉效率模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2020),《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2020)的相关数据,对2015-2019年中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和环境策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9年期间,大多数省市在自然处置下的能源环境效率更高,而管理处置下大部分省市能源环境效率偏低,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从整个研究时期来看,天津之外的省市采取自然处置策略对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更有效,而天津采取管理处置策略对提高效率更有帮助。

    能源环境效率压他型交叉效率自然处置管理处置环境策略

    可持续公共采购中寻租监管的动态演化稳定性控制

    周雄勇许志端郗永勤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公共采购的腐败风险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旨在借助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探究可持续公共采购中三方主体(政府监管部门、采购人员和供应商)寻租与监管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并引入动态奖励-惩罚机制对模型进行改进,以寻求稳定控制的最优演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政府监管成本、采购人员心理期望、寻租收益空间以及奖惩额度是影响三方演化博弈的关键因素。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采购人员心理预期,扩大招标范围有助于降低寻租风险。②通过引入奖励-惩罚机制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控制,在同时考虑寻租概率和腐败程度的动态机制下,"政府不监管、采购人员不寻租和供应商提供可持续产品"的策略组合是最终得到的演化稳定策略,这一结论与初始模型推导的结果相印证。以该策略为基础,进而对可持续公共采购部门的采购决策、程序和监管机制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可持续公共采购寻租监管演化博弈奖励-惩罚机制

    基于4/2-CIR模型的欧式期权定价及实证研究

    郭精军马爱琴张翠芸
    16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假设波动率服从均值回复过程的条件下,探讨了具有随机利率的4/2随机波动率模型下的期权定价问题。首先,基于4/2随机波动率模型提出4/2-CIR随机混合模型,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推出4/2-CIR随机混合模型下的欧式期权定价公式。其次,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比4/2随机波动率模型与4/2-CIR随机混合模型的定价结果,分析新模型的定价性能,并运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中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选取上证50ETF期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机利率对模型定价结果具有显著影响;期权价格对利率的波动率参数不敏感,而对其它参数都较敏感;与经典B-S模型及4/2随机波动率模型相比,4/2-CIR随机混合模型的定价误差更小,定价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4/2-CIR随机混合模型期权定价快速傅里叶变换敏感性分析

    传统银行借贷、金融科技与中小企业融资

    金波牛华伟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小企业具有显著的现金流不确定和信息非对称的特征,本文基于连续时间合约理论建立一个理论模型,研究传统银行借贷与互联网金融两种方式下的最优贷款合约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区别。模型推导发现:两种借贷方式下最优融资合约存在,均是企业家与债权人在私有收益与长期贷款激励下权衡的结果;最优贷款合约比市场贷款合约更能提高企业价值,且企业现金流的波动率越高,最优贷款利率越高、企业价值越低;两种借贷方式的最优贷款利率无实质差别,借助金融科技不会降低企业贷款的违约风险溢价,但能够降低融资边际成本;金融科技可以将企业信誉成本这一内生性资产作为类抵押资产,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门槛,提高金融普惠性。此外,企业家应当面临适度的市场风险暴露以激励其尽职工作,从而提高借贷双方的期望总收益。

    金融科技最优贷款合约企业价值道德风险内生性资产

    含零收益率的金融非对称Log-GARCH模型研究

    裴浩天车雪萌杨爱军林金官...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际外汇市场中,由于诸如交易缺失、舍入误差等原因使得收益率序列中出现零值,常见GARCH族模型无法对含零收益率数据进行有效拟合,导致波动率估计结果产生较大偏差。为了更准确地估计汇率波动率,本文对含有零收益率的外汇数据进行建模。首先运用不受条件方差为正限制的log-GARCH模型对汇率市场收益率数据进行拟合,同时提出一个处理含有零收益率的数据处理框架,即将零值视为缺失的观测值。然后通过结合QMLE方法和期望最大化(EM)算法对含缺失观测值的log-GARCH模型进行无偏估计。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比较零收益率两种不同处理方法——非零值代替零值方法和将零值视为缺失值方法下波动率估计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零收益率的存在会增加波动率的估计偏差,将非零值作为缺失值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更接近市场真实情况。

    汇率波动log-GARCH模型ARMA表达缺失值

    基于高频数据和EN-LSTM的黄金期货短期波动率预测

    邱冬阳丁玲何一夫
    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黄金期货2019-2020年期间的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选取具有变量选择和长短期记忆特性的EN-LSTM,运用滚动时间窗口的样本外预测,对比不同数据频率的短期波动率预测模型对波动率的刻画和预测能力。实证研究表明:EN-LSTM能拟合上海黄金期货高频交易波动率特征;数据频率会对上海黄金期货短期波动率的预测带来显著影响,1分钟的数据频率预测精度明显高于更为低频的数据。研究结论有助于黄金期货市场参与各方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

    高频数据机器学习EN-LSTM黄金期货

    考虑投资者过程效用影响的投资组合模型

    盛积良吴志明刘元秀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只考虑投资结果,而未考虑投资过程带来的效用影响。事实上组合投资期间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价格的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带来或正或负的效用,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分析投资者过程效用的影响因素,设计出风险投资者的投资过程效用函数。并假设投资者的总效用函数为过程效用函数和结果效用函数的线性组合,构建考虑投资行为过程效用的投资组合模型,对模型的解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损失过于敏感的投资者受过程影响越大,则投资风险资产的资金比例越低,对损失不敏感的投资者受过程影响越大,投资风险资产的资金比例越高。因此,对损失越不敏感且受过程效用影响越严重的投资者,越容易推高市场风险。对模型的投资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受投资者过程效用影响大的投资组合模型在股市持续上涨阶段的投资表现较好,而在股市盘整阶段和持续下跌阶段表现较差。表明受过程效用影响大的投资者会在股市持续上涨时积极入市,在股市持续下跌时迅速退市,从而加剧股市震荡。

    过程效用损失厌恶行为金融投资组合

    最低工资标准上升会促进上市公司金融化吗?

    陈克兢范静姝康艳玲李晓琳...
    198-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保障低收入者收入和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虚拟经济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在微观层面的传导机制,构建了最低工资标准与上市公司金融化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金融化水平越高。在经过工具变量法、GMM估计、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内生性测试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在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度高、成本转嫁能力弱、地区金融市场环境发达的样本中,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拓展了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劳动与金融"领域的研究框架,对于全面认识最低工资标准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低工资标准金融化脱实向虚劳动与金融虚拟经济

    投资者关注带来了创新学习压力吗?——基于创新同群效应视角

    曹绍朋王春峰房振明陈艺冉...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行业同群效应以及个体投资者关注对创新同群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其一,上市公司创新的行业同群效应显著存在,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排除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二,就其产生机制而言,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能够显著调节企业创新的行业同群效应的强度,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管理层会产生创新压力,并且投资者的交流分析起到信息揭示的作用,以上两种作用共同促进了焦点企业向同群企业进行创新学习,增强创新的行业同群效应。本文有助于厘清投资者关注与企业创新及其同群效应的关系,为正确认识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外部视角也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和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投资者关注同群效应企业创新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