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运筹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章祥荪

双月刊

1007-3221

xts_or@hfut.edu.cn ycygl@hfut.edu.cn

0551-2901503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运筹与管理/Journal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运筹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本刊是由中国运筹学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学术性期刊。宗旨是交流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推进运筹学在经济计划、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企业管理、生产控制、结构优化、信息技术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刊登运筹学、运筹数学、管理科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aaS模式下城市路网异质出行者逐日流量分配模型

    陈玲娟赵成花马东方柳祖鹏...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出行即服务(MaaS)模式下的城市路网异质用户逐日路径选择行为和路网流量分配演变规律,将出行者分为选择MaaS服务的平台用户和自主决策的自由用户。建立了两类用户总量的逐日调整模型、自由用户的逐日选择模型及平台用户的系统最优分配模型,并利用不动点理论分析了模型稳定性。算例结果表明:若流量转移函数连续,则模型存在不动点,路径流量能收敛到稳定状态;异质用户路网能降低总出行时间,但达到稳态所需时间更长;高比例的平台用户路网总出行时间更小,更有利于路网优化;提升路网出行服务水平可以使路网稳定在最优态。

    出行即服务逐日流量分配模型异质出行者系统最优有限理性

    考虑平台流量补贴的直播电商供应链协同激励契约研究

    张艳芬徐琪陈海军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直播电商供应链的收益分配问题以及直播平台与品牌商对主播的协同激励问题,考虑平台对主播的流量补贴,运用双层委托代理理论分别构建主播与直播平台不签约时仅品牌商提供激励情形和签约时直播平台与品牌商协同激励情形下的激励契约模型,研究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契约,并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直播平台与主播不签约时,随着主播影响力的增加,直播平台的收益分成比例固定不变,品牌商的收益分成比例先减小后趋于常值,主播的收益分成比例先增加后趋于常值;当直播平台与主播签约时,存在一个签约门槛使得直播电商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期望利润均增加,且随着主播影响力的增大,主播与品牌商的收益分成比例均随之增加,而直播平台的收益分成比例随之减少。此外,直播平台对高风险厌恶主播进行流量补贴能够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因此,直播平台应加大对高风险厌恶主播的流量补贴力度。

    直播电商供应链带货努力流量补贴委托代理

    云平台背景下科技服务资源跨区域集成与共享中政府行为策略及协调

    黄晓琼徐飞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云平台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科技服务资源集成与共享问题,运用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探讨了 Nash非合作博弈及协同合作博弈两种情形下的博弈均衡解,提出了基于双向成本分担契约的科技资源共享行为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Nash非合作博弈是不可取的,采用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有效协调政府的资源共享行为;与Nash非合作博弈情形相比,双向成本分担契约下地方政府的最优资源共享努力程度及最优收益均有所提升;政府承担的最优成本分担率与本地市场需求规模正相关,与竞争对手市场需求规模、企业加入云平台的成本及企业对加入成本的敏感系数负相关;云平台可通过调整企业加入平台的成本来干预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

    资源共享微分博弈协调地方政府区域科技服务云平台

    融合网络结构与节点属性的关系预测深度学习方法研究

    刘鹏桂亮王慧蓉夏昊翔...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系预测是网络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传统基于相似性的启发式方法难以完成大规模或稀疏网络的关系预测任务,虽然近来兴起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大多数工作主要通过网络结构信息嵌入表示向量的相似性实现关系预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关系的形成会受到节点属性的影响,同时相似性也不是关系形成的唯一准则。本文提出了融合网络结构与节点属性进行关系预测的DDLP模型。该模型借助早期融合的方式获取网络结构信息和节点属性信息的嵌入表示,进而通过节点特征向量与连边信息的有监督学习实现关系预测。现实网络中的实验结果表明,DDLP模型可以有效捕捉网络中的连边规律,特别是融合节点属性后,其预测性能(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明显优于比对模型。本研究不仅为关系预测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框架,也为诸如系统推荐的现实应用奠定方法基础。

    关系预测深度学习网络结构节点属性

    考虑碳税政策的组合型可复用容器押金策略研究

    徐贤浩陈雪梅岳睿婷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可复用容器的出现为解决此矛盾提供了可行方案。本文在外卖餐饮行业背景下,基于碳税政策,考虑供应商使用组合型可复用容器装运产品。通过建立收取容器押金和不收取容器押金下的两种优化模型,本文探究了押金策略对供应商容器运作、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后以某外卖餐饮公司为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首先,供应商应当保持较小的容器丢失率且不收取押金,或者保持较高的单位时间最大市场需求量且收取押金。此外,收取押金总能减少供应商的碳排放,因此供应商可以通过收取押金降低碳排放量。另外,收取押金可以降低供应商每周期投入使用的容器数量,不收取押金可以降低供应商每周期的容器采购次数。最后,碳排放系数和碳税对供应商碳排放量的作用是相反的,而采购、检查清洗维修环节碳排放系数与碳税对容器押金的作用是相同的。本文可为组合型可复用容器的运作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组合型可复用容器押金策略碳税政策碳排放量

    犹豫模糊非概率熵测度及其应用研究

    谭吉玉刘高常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犹豫模糊元包含的隶属度个数往往不同,且犹豫模糊集的不确定性包括模糊不确定性与犹豫不确定性两个方面,这直接导致犹豫模糊熵计算的复杂性。针对此问题,将犹豫模糊元置于欧式空间进行分析,任意一个犹豫模糊元看作欧式空间中的点,而隶属度值则是相应点的坐标,欧式空间的多维性与犹豫模糊元的多值性刚好契合。基于此种思路,首先,基于空间分析,给出了犹豫模糊非概率熵的公理化定义。然后,基于空间距离提出犹豫模糊非概率熵测度公式,即为距离之比,犹豫模糊元分别与最近的(最远的)两个非模糊点之间的距离之比,该犹豫模糊非概率熵能够有效融合犹豫不确定性与模糊不确定性,同时解决了犹豫模糊元中隶属度个数不同带来的计算问题。最后,结合TOPSIS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的犹豫模糊多属性群决策途径,并用实例分析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犹豫模糊集TOPSIS非概率熵

    交易者有限理性、信息噪声关系与金融市场信息效率

    王明涛孙西明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包含三类交易者的单资产两期定价模型,从交易者有限理性、信息与噪声关系角度研究了金融市场对信息反应的动态机理及信息效率。结果发现:信息公开程度与其市场贡献度呈倒U型关系。在交易者有限理性条件下,当信息公开程度较低时,信息反应不足时的信息市场贡献度大于适度和过度反应,当市场信息公开程度较高时,信息反应不足和过度的市场贡献度均小于信息反应适度时的市场贡献度;信息与噪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会使信息市场贡献度降低。两个条件均存在的情况下,信息市场贡献度的降低幅度会出现叠加效应。最后,应用中国股票市场的案例验证了本文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投资者非理性及噪声降低市场信息效率的原因,也解释了市场中一些现象产生(如信息反应不足的市场效率高于反应过度)的机理,为政策制定者提高市场信息效率提供了参考建议。

    信息公开程度交易者有限理性信息与噪声关系信息市场贡献度

    考虑技术异质性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估及动态演变

    赵昕蔡清芳丁黎黎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银行经营的阶段性特点,将银行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两阶段,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技术异质性及不良贷款和结转资产的时滞效应,构建了包含四个系统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并测度了2012-2019年我国38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及子阶段效率,探究异质银行在连续时期内运营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其无效来源。结果显示:因技术异质性导致的银行效率的差异显著;分类别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最高,国有银行次之,而股份制银行整体效率最低;分阶段来看,除农商行外,其他三种类型的银行资金筹集效率始终高于资金运用效率;依据两阶段内生权重可以得到提高资金运用阶段的效率是提高银行业整体效率的关键。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技术异质性动态网络DEA不良贷款结转资产时滞效应银行效率

    基于TVP-VAR模型的中美资本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陈维国李湛尧艳珍李永武...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分析资本市场风险溢出,及时化解金融外源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中美股票市场主要股指的日度数据,首先基于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研究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动态溢出效应的Granger因果关系,探寻各股票市场变动的Granger原因。研究表明:(1)各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内部风险溢出普遍高于市场间风险溢出,危机时期美股对A股市场的风险溢出较大;(2)2011年与2018年各股票市场之间风险溢出较大,其中2015年和2018年A股为主要的风险溢出方,其他时间内美三大股指为主要风险溢出方;(3)在5%的显著性下,除SPX和IXIC之间的动态净溢出效应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之外,其他各市场动态净溢出效应均互为Granger原因。

    金融国际化资本市场风险溢出TVP-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基于投资者动态损失厌恶模糊多目标投资组合问题研究

    李鹤金秀侯羽婷
    200-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投资者动态损失厌恶和证券市场的模糊不确定性,在可信性框架下以损失厌恶效用、流动性和下方风险为模糊多目标,构建考虑目标重要性的多阶段投资组合选择模型,提出TVSAPSO算法求解模型。以中国股市行业板块的实际数据为背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多阶段资产配置过程中,受动态损失厌恶特征影响,保守投资者倾向于关注流动性目标,偏好防御型行业和无风险资产,积极投资者倾向于关注损失厌恶效用目标,偏好风险型行业和防御型行业;积极投资者在最优期末财富方面的绩效表现优于保守投资者,保守投资者在风险调整后收益方面的绩效表现优于积极投资者。结果表明模糊多目标模型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动态投资需求,为损失厌恶投资者进行多阶段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动态损失厌恶可信性投资组合模糊多目标优化TVSAP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