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遥测遥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遥测遥控
遥测遥控

李艳华

双月刊

ycyk704@163.com

010-68382327

100076

北京市9200信箱74分箱18号

遥测遥控/Journal Journal of Telemetry,Tracking,and Comman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模块化弹载测控设备内总线交互技术研究与应用

    马文超李玉亮袁飞马聂荣...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模块化设计一直是弹载测控设备主流的实现方法.然而,模块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研制单位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信号特征进行定义,其定义的方式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弹载测控设备实现的难易程度.为研发一种高效的弹载测控设备内部互联技术,使得在弹载测控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复杂的当下,让模块的连接更简单更高效,通用化程度更高,本文从功能上及硬件上对弹载测控设备进行精细化架构划分,分成三大核心模块及功能扩展模块,并定义一种高效的模块级内总线接口形式及协议.总线包含一次供电、二次供电及内部交联信号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交互采用半双工总线形式,各模块均可在线访问总线,在线编辑总线.经设计与实验验证,采用该总线的设计方法使得弹载测控设备对外接口交互简单,在线生成遥测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码流便捷高效,功能扩展模块可自由地叠加或减少,不增加总线接口的硬件负担,使得弹载测控设备通用化程度很高.

    遥测模块化通用化总线可扩展M-LVDS

    太阳同步对日定向卫星的测控天线布局设计

    张嘉伟夏俊孙允恒朱昶文...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日定向姿态卫星在轨没有固定指向地球的一侧,若采用在卫星对天面和对地面反向对称各安装一副测控天线以实现准全向覆盖的传统布局设计,在测控弧段中地面站方位跨越测控天线组合方向图干涉区的过程中,测控链路极易受到该区域天线增益的剧烈波动而出现链路中断,从而对测控任务产生较大影响.太阳同步轨道具有轨道平面和太阳矢量保持相对固定夹角的特性,若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采用对日定向姿态,则可利用该轨道特性,结合我国地面站主要位于北半球的特点,通过优化测控天线在星上的布局,减少测控天线干涉区对测控链路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给出该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并给出不同轨道高度和降交点地方时对应的测控天线推荐安装角度,可为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对日定向姿态卫星提供测控天线布局参考.

    对日定向太阳同步测控天线布局

    基于"OODA环"优化的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应用研究

    吴鹏张启福魏鹏飞姚远...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导航定位设备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各类电子对抗、干扰欺骗十分激烈,人为干扰已成为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的重点.针对传统手段无法有效应对干扰复杂性、全面性、系统性的不足,本文在分析"OODA环"理论和实践转化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环境下"干扰-抗干扰"的整体对抗过程,优化"OODA环"运行,将其与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应用进行耦合,提出基于"环境感知-筛选隔离-检测识别-效能评估-策略规划-对抗反制-回访反馈-再感知"的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不定向循环链路,并对拓展、映射的七个环节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引入"循环"和"不定向"两个概念,不仅实现了周期性外循环和部分环节内循环的嵌套迭代和导向性传输的运行机制;而且优化了内循环的自由度,使得各环节互联且独立、循环但不定向,有效增强了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的鲁棒性.本文的设计思路可加快实现循环链路的动态闭环,提高对抗的整体效能,在实践应用和技术论证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卫星导航定位OODA环安全与对抗压制式欺骗式不定向循环链路内循环

    一种Ka频段双通道遥测设备的无杆标校方法研究

    孔尚满单静陈建友赵帆...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Ka频段双通道遥测设备的和、差通道存在相位差,并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需要在基带终端通过校相才能实现相位差的校正,最终完成对目标的自主跟踪.在靶场中,以往都是通过架设标校杆进行基带校相,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相位标校的目的,但是随着遥测设备作战领域已经向深海、高原等区域拓展,受到这些特殊位置环境等对架设标校杆的种种限制.本文重点研究了在高原环境下,不架设标杆校,通过偏馈天线发射信号,实现和、差通道相位零值标定的目的.本文给出了基于偏馈天线的无杆标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Ka频段双通道遥测设备无杆标校偏馈

    基于SAR子孔径图像的浅海水下地形探测

    荣飞成孟俊敏纪永刚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海地区水下地形的精确测量是人类开展海洋活动的关键,合成孔径雷达(SAR)为浅海地形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其中TerraSAR-X 的聚束模式以较长的积分时间得到高分辨率的 SAR 数据,从而能较为精确地反演浅海的海底地形.传统 SAR 图像水下地形探测基于波周期不变的假设,这不仅需要已知初始水深求解波周期,还给探测结果带来一定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孔径图像的水下地形探测方法,将一景SAR图像分解成多景时间间隔固定的子孔径图像,利用子孔径图像间的时间间隔,求解不断变化的波周期,从而获得更加精确的水下地形.使用在海南蜈支洲岛的 TerraSAR-X数据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将此方法反演得到的结果与GEBCO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MAE为2.8 m,MRE为23.91%),证明了此方法在浅海反演水深的巨大潜力.

    浅海地形探测子孔径分解线性频散关系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相控阵海浪波谱仪天线增益校正方法

    谢天壹韩倩倩苗洪利曹蕾...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是一个Ku波段真实孔径雷达,通过在小入射角下照射海面,接收海面回波功率,并去除雷达EIRP(Effective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天线方向图、系统损耗等雷达自身的影响因子,获取海面三维信息.这些影响因子可以在微波暗室中测量,其中EIRP、系统损耗可认为是常数量,但是,天线方向图是与入射角、方位角相关的三维变量,测量受到暗室系统精度的限制,并且,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最小处理单元是雷达照亮的圆环形条带,照射的过程即是对该环形条带中的变量进行二维积分,成为一个随入射角变化的后向散射系数剖线,因此,天线方向图的微小误差,都会对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剖线形状产生显著影响,出现"凹现象"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粒子群算法进行了积分天线增益的校正工作,利用机载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通过与同步观测浮标海浪测量结果比对,表明本算法可有效改善"凹现象",使回波数据有效率提升了12%,为业务化的波浪谱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微波遥感照射积分天线方向图散射系数

    基于OARO-GRU网络的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杂波短期预测

    乔铁柱尚尚石依山刘强...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离层杂波的精确预测对提升高频地波雷达的目标探测性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兔子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Opposite Artificial Rabbits Optimization optimized Gated Recurrent Unit,OARO-GRU)网络的电离层杂波短期预测模型.首先,依据高频地波雷达接收到的电离层杂波具有混沌特性这一先验知识,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构造GRU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样本集;然后,融入反向学习和柯西变异两种改进策略用于改善标准ARO的寻优能力,并将其用于执行GRU网络的包含隐层节点个数、初始学习速率和最大迭代次数在内的三个超参数值的优选;最后,重新训练优化后的GRU网络,输入测试样本集进行测试,并依据给定的评价指标评估模型.实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7种对照模型,所提出的OARO-GRU网络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和可靠性上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有效改善高频地波雷达的目标探测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杂波预测改进人工兔子算法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短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