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沿海企业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沿海企业与科技
沿海企业与科技

双月刊

1007-7723

yhqj@263.net

0771-5865620,5856631

530022

广西南宁市新竹路5号广西社科院大楼607、613室

沿海企业与科技/Journal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广西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钱伟长担任名誉顾问,于光远、李京文、袁隆平等十几位专家领导担任顾问,韦克义、宋继东、钟启泉等组成本刊编委会。本刊创办于1996年,大16开本,档次高、品位佳,国内外公开发行,融知识性、理论性、指导性、权威性及可读性为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概念溯源、内涵透视与特征解构

    明庆忠史鹏飞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旅游城市高品质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文章在对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行概念溯源的基础上,从理论理性层面透视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独立构念、嵌套结构、交互系统、完型意义的四重内涵逻辑,进行了类型学意义的识别与分析;为进一步解剖、厘清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内涵意蕴、特征,还从文化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品牌、文明交流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创新创意产品、宜居宜游环境、现代城市功能、城市治理能力和发展理念等对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行了解构阐释.文章认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卓越魅力和标尺意义,创造了独特文化形态和文化氛围,旅游吸引强劲、产业发达、产品丰富、服务完善,且历史悠远、环境优良、兼容并包、开放创新、主客共享的现代化旅游城市.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理论内涵,对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促进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旅游城市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张莉张仟仟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更加深入理解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产生的影响,文章选取2010年至2019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使用扩展引力模型构建回归方程,衡量贸易便利化对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起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便利化对高收入国家的抑制作用小于中低收入国家,对高级农产品的抑制作用小于初级农产品,而在细分一级指标体系下,基础设施及电子商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表现为抑制作用、海关环境表现为促进作用.中国应完善政策制度,将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运营模式,完善我国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市场化、品牌化水平以适应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建立可靠供应链,推动政策对口协调.

    贸易便利化主成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出口质量

    中国与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研究——以法律风险为视角

    余桂荣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矿产资源方面存在高度的互补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在矿产资源产业链供给方面的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各方面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产业链供给问题,开展立法、司法协作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拟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与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给与安全合作的现状与特征,探讨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结合国际先进国家战略性矿物资源产业链条供给与保护的实践经验,提出有利的风险化解措施,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中国—东盟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合作法律风险

    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吕江鸿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在推进企业法治文化的建设上,企业应注重加强企业法治文化的创新发展、加强企业法治理念的宣传、完善企业法治治理体系和将法治文化融入企业文化这四个方面,持续努力地推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久久为功,进而逐步形成社会认可、企业遵循的优秀企业法治文化,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企业法治文化企业合规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下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中心任务、重大问题与战略选择

    邬思怡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一再表明,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竞争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重要论断.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力出现的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提出的新的命题.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积极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将有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创新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主动权.

    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战略选择

    履行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研究

    王永明郭思齐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企业社会责任主要由环保责任、道德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公益责任构成.这五大责任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大系统.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打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基于能源上市企业数据分析

    刘园苡沈川琳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践行"双碳"目标的主要力量,能源行业转型势在必行.能源转型过渡期面临能源矿产资源供需错配、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等风险,导致能源安全问题持续升级,行业转型和产业调整的阵痛不断凸显,尤其是传统能源行业.企业转型过渡期面临的风险会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最终通过财务风险向外披露.文章深入分析转型期间传统能源上市企业财务状况,通过Z-Score模型量化财务风险,发现转型期间传统能源上市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多数行业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且有恶化趋势,企业从破产区间和安全区间向灰色区间聚集;并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财务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偿债能力对财务风险影响较大,其次是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而盈利能力对财务风险影响较小.因此,文章建议从提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提高能源系统效率、提高自身风险防御能力三个方面应对能源上市企业转型期间存在的财务风险.

    传统能源产业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碳达峰碳中和

    悖论式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重塑和前摄型人格的作用

    李欣欣胡峰肖骏覃爱玲...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悖论式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工作重塑起到的中介作用机制,并依据人格特质理论分析前摄型人格在工作重塑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以二十余家创新型企业的514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悖论式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悖论式领导与工作重塑显著正相关;工作重塑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工作重塑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前摄型人格正向调节工作重塑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在中国情境下,从悖论视角、复合型领导视角揭示悖论式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突破了以往仅从单一领导行为研究越轨创新行为形成机制的单边研究视角局限;实践上为企业更好地认识、引导、有效管理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出管理启示.

    悖论式领导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工作重塑前摄型人格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科技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研究

    金璐朱晓莉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科技驱动教育变革与转型.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完善教育服务体系,细化智慧教学目标、实施扁平化教学管理、优化教育投资体系;构筑智慧教学发展新路径,强化教育结构化布局、加强算法权力的监督、重视提高智能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重塑教育新生态,实现智能科技与教育发展的交互增益,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绘就教育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人工智能智能科技智慧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族地区高职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实然困囿与应然路径

    贾丽丽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题中之义,也是以高职教育之力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教学改革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的深化与发展不仅需要企业积极投身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而且需要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努力探索出既适应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性,也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方法,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时,坚定学生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特有的人文范式,对提升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及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及重要的价值意蕴.当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教学成效,但也面临着培育体系不够完善、重视程度持续性不足、领悟不够充分以及工匠精神培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融合程度不够深入等实然困囿.经由困囿的本质矛盾分析推导出"完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培育工匠精神外延动能和促进适切民族特色文化的创业体系"三条应然路径,以期突破工匠精神融入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实然困囿,从而助推产教融合模式的深化与发展,增益高职教育的经济与人文价值.

    产教融合工匠精神民族地区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