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盐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盐湖研究
盐湖研究

张彭熹

季刊

1008-858X

kejichu@isl.ac.cn

0971-6301683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

盐湖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Salt Lake Research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类自然科学期刊。主要刊登内容:盐湖、地下卤水、油田水等资源的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志盐元素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溶液化学和盐卤分析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报告与论文。盐湖、地下卤水、油田水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分离提取技术,采选矿技术,无机盐化工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科研及应用技术成果,有所创新的阶段性研究及应用报告。以盐湖固体矿产和卤水资源为基础的无机材料和计算机技术在盐湖卤水等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有关上述内容的综合性评述、专论、调研报告、简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WAT模型的格尔木河上游分布式水文模拟和径流预测

    易磊陈富洪韩积斌刘小宝...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格尔木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预测未来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下游盐湖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格尔木水文站以上区域构建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大气同化数据集为气象驱动,联合区域内纳赤台和格尔木水文站的实测月尺度径流数据进行参数的率定和验证.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内,纳什效率系数、确定性系数和相对偏差系数均达到了良好的标准,表明SWAT模型在格尔木河高寒山区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流域降水量偏少,地表径流量、壤中流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量年际变化中蒸散发量为主要消耗量,占40.26%.根据未来气候预测模型RegCM4.6,预测路径浓度RCP2.6、RCP4.5和RCP8.5 3种情景下格尔木河未来40年径流量呈增加趋势.3种情景下的年平均径流量较基准期(2006-2018年)分别增加了7.63%、11.01%、15.96%;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加,径流量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夏秋季增幅较大.短时间内径流量增大可能会引发格尔木市洪涝灾害,破坏盐湖企业生产设施;但若将洪水资源进行调控和利用,不仅防范了洪涝灾害,同时也利于解决盐湖企业日渐增大的用水需求难题.

    格尔木河上游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SWAT未来气候模型径流预测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察尔汗盐湖钾盐资源承载状态预断评估

    王明阳卓越曾维华王建萍...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察尔汗盐湖钾盐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引发的资源可持续问题,构建了钾盐资源承载率指标,基于系统动力学搭建了察尔汗盐湖钾盐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仿真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2020-2040年间察尔汗盐湖钾盐资源承载状态进行预测评估;模拟预测了5种开发情景下盐湖水资源与氯化钾资源承载状态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受柴达木盆地气候变暖趋势影响,未来察尔汗盐湖钾盐资源承载率将由2022年的2.3降低至2040年的1.2;通过降低开采强度与提高技术水平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钾盐资源承载率过高的情况,同时需要通过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与提高技术水平研发等手段以确保氯化钾资源长期稳定供应.

    察尔汗盐湖钾盐资源系统动力学钾盐资源承载状态

    昆仑山北坡黑刺沟大型天然矿泉水成因分析

    祁泽学汪生斌刘魁张国强...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仑山区现代冰川林立,构造及地貌的发育形成了西大滩大型矿泉水、昆仑圣泉以及昆仑山等诸多优质天然矿泉水源.目前仅昆仑山矿泉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其余大量的矿泉水尚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通过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水化学分析及动态监测等手段,采用Piper三线图解法、Gibbs图解法、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昆仑山北坡黑刺沟大型天然矿泉水的导水与控水断裂、水化学特殊组分来源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矿泉群主要补给水源为刚欠查鲁马峰一带现代冰川底部冰雪覆盖融区水,冰雪融水通过多期活动的正断层组向深部运移,径流至北侧南倾阻水断层后形成富水区和上涌通道,并沿着通道溢出地表形成矿泉群;泉水中锶元素来源于南部昆仑山硅酸盐组与地下水的水-岩相互作用.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化学特征成因冰川

    柴达木盆地巴仑马海盐湖黏土沉积矿物学及稀有稀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丁成旺马玉亮陈建洲任文恺...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黏土型锂矿也被称为沉积型锂矿,是重要的锂矿类型之一,它以结构锂或吸附锂的赋矿形式赋存于蒙皂石族矿物、伊利石等黏土矿物的层间或晶格中.在柴达木西北部的巴仑马海成盐盆地以黏土层为研究对象,对黏土样品进行了化学全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扫描电镜测试,探讨了黏土层内黏土矿物的物质组成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层内的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等组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锂应该主要赋存于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中,与Si、Al、K、Mg等元素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B的赋存与绿泥石密切相关,与Mg、Fe元素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此外,Rb、Cs与Li在地质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

    黏土矿物物质组成相关性盐湖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卤水的水化学特征和U、S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

    秦成功许建新韩积斌韩光...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翼山油田卤水为多种资源共存的液体矿床,但至今尚未开发利用.本文首次利用(234U/238U)并结合南翼山油田卤水的水化学组成及S同位素数据,分析了沉积期后油田卤水水化学组成的变化,探讨了其变质过程.油田卤水的SO42-和U含量分别为0.08~2.24 g/L和1.41~5.38 μg/L,相对于石盐不饱和的大浪滩晶间卤水和石盐饱和的尕斯库勒盐湖卤水,油田卤水的SO42-和U含量很低.油田卤水的δ34S为53.59‰~58.46‰,明显较高,(234U/238U)为1.07~1.14,234U相对过剩.SO42-的细菌和有机质还原是引起油田卤水变质、SO42-含量大幅度减小和δ34S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SO42-还原过程中产生的H2S又促进了U的还原,从而使油田卤水的U含量减小和(234U/238U)增大.地表水和水岩反应对油田卤水的影响很小.这种地球化学条件不利于U向油田卤水中富集.南翼山油田卤水是硫酸盐型古盐湖卤水埋藏之后,经过变质而形成的氯化物型卤水.

    油田卤水硫同位素铀同位素变质作用南翼山构造区

    基于SRP模型的柴达木盆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徐至真王建萍韩积斌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脆弱性评价是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要前提.柴达木盆地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通过SRP模型构建柴达木盆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系统、定量地对柴达木盆地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微度,轻度类型脆弱区面积为79 326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9.28%;中度类型脆弱区面积为67 044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4.74%;重度,极度类型脆弱区面积为124 613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45.98%.2)柴达木盆地东中西部生态脆弱性表现为"低-中-高"的分布特征.3)柴达木盆地生态脆弱性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正相关特征.

    SRP模型生态脆弱性柴达木盆地空间自相关

    1976-2021年纳木错和色林错湖泊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刘金凤田碧青吴常雪丁莹莹...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泊在水循环和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分析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对揭示高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解译1976-2021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获取纳木错和色林错湖泊水体面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湖泊水体面积及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温和降水量对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纳木错和色林错湖泊面积总体均呈显著增长趋势(P<0.01),增幅分别为2.90%和36.30%,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发生突变,其中,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波动较小(CV=1.64%),色林错湖泊面积波动幅度较大(CV=12.65%).2.纳木错和色林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气温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3.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受降水与气温的共同影响;色林错湖泊面积变化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气温增加引起的冰雪加速融化是色林错急剧扩张的主要原因.相关结果为高寒地区湖泊演变机制的研究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湖泊面积气候变化遥感趋势分析突变检验

    多源遥感融合技术在古湖岸识别中的应用——以察尔汗盐湖为例

    徐一帆安福元张清纯司璐...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源遥感融合技术在识别被侵蚀或被覆盖的古湖岸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察尔汗盐湖为我国最大的第四纪液体钾盐矿床,识别该盐湖晚更新世以来的多级古湖岸及其湖面变化过程,对于保障我国的钾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合成孔径雷达(SAR)哨兵一号数据(Sentinel-1A)为数据源,应用IHS融合、PC融合、GS融合和HSV融合4种融合方法对高分辨率多光谱哨兵二号数据(Sentinel-2B)在察尔汗盐湖区域进行了融合实验,并对融合结果进行精度评价;选取信息熵、互信息、平均梯度、空间频率、标准差、相关系数、差异相关性总和以及视觉保真度8种客观评价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利用野外实测古湖岸的遗迹高程结合数字高程数据(DEM)对岸线进行模拟,并生成地形剖面图,来恢复晚更新世以来察尔汗盐湖古湖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融合方法中的HSV算法是最适合应用于察尔汗盐湖古湖岸线的提取,对恢复晚更新世以来被侵蚀和覆盖的三级古湖岸线地貌具有较好的效果.

    SAR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察尔汗盐湖古湖岸线

    冲击波致裂在青海一里坪卤水开采中的增渗效果

    侯昭飞唐发满张杨杨佺忠...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一里坪盐湖赋存丰富的液体锂矿(晶间卤水),但传统井采方式的卤水产量严重依赖于随机性很大的地层性质.通过对井壁附近的地层进行冲击波致裂,可以使岩土层裂隙增多,从而加速渗流而提高产量.针对本次试验的地层,12次的冲击次数相对而言比较安全.相关技术成果对卤水和石油开采等液体采矿行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冲击波致裂卤水增渗

    硫酸锂离子膜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锂的研究

    牛峥嵘李欣倩李波刘鑫...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以硫酸锂溶液为阳极液、氢氧化锂溶液为阴极液,借助离子膜电解装置,完成氢氧化锂的电化学合成.以阴极电流效率和单位产品(氢氧化锂纯溶液)电能消耗为指标,阳极液初始浓度、阴极液初始浓度、循环转速、反应温度以及电流密度为因素,对电解条件进行了系统考察及参数优化,获得了优化的实验参数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阳极液浓度和阴极液浓度分别为200 g/L和25 g/L、循环转速为350 r/min、反应温度为70℃以及电流密度为1 730 A/m2时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电解效能.优化参数下阴极电流效率为72.64%,单位产品直流电耗为5 975 kWh/t,蒸发结晶产品中氢氧化锂主含量为56.7%,达到GB/T26008-2020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的标准.

    氢氧化锂硫酸锂离子膜电解参数优化电池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