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海
艺海

邹世毅 

月刊

1673-1611

yhbjbwl@163.com

0731-84456454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明星里2号

艺海/Journal Yih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打严嵩

    刘醒明刘忠
    3-18页

    黄芝冈年谱(1970—2015)

    黄大定郑雷
    19-23页

    吴白匋先生论戏曲

    邹世毅
    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白匋先生对中国戏曲有全面的精辟论述。在戏曲起源要素上,他认为戏曲来自民间,起源要素主要是戏谑、歌舞、说唱;戏曲表演体系的产生和形成,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艺思想、美学思想、中国绘画理论,其特点是虚实、动静等两点论,并兼有体验和表现,对"四功五法"中的"法"有别解;在戏曲剧本创作的方法上,主要论述了整理、改编传统剧本的经验,正确认识传统戏曲遗产,剧本整理应从小戏、折子戏下手,概括了整理传统戏剧本 、编演现代戏、改编新创剧本的方法,提出重视戏曲剧本的艺术结构,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撰写唱词的方法及标准;论述中国戏曲美学思想,突出"充实之为美"、美是主、客观的结合、"一阴一阳之谓道"产生的美学范畴及意境,别具一格提出四种悲剧气氛的营造。

    吴白匋戏曲

    "被古典主义"的高乃依:从《熙德》再论高乃依与"三一律"

    杨显泽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埃尔·高乃依,一向被称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高乃依最具影响力且最优秀的代表作是《熙德》,这部作品在作为欧洲戏剧史上的里程碑的同时也备受争议,争议的主题往往围绕在其与"三一律"的关系上。纵观国内对于高乃依与《熙德》的学术研究,专精于高乃依的学者寥寥无几,即便是在屈指可数的对于高乃依和《熙德》的研究中,也仍存在误解或不准确、不全面的情况。因此,对于《熙德》"三一律"与相关戏剧原理的再研究急需提上日程。

    高乃依《熙德》三一律《诗学》戏剧理论

    《岳麓书院》:奋进的弦歌雅乐,交响出民族魂魄

    张湘彦
    40-42页

    花鼓戏《山那边人家》与短篇小说集《山那面人家》的改编比较

    刘小红
    43-46页

    湘剧与衡阳湘剧不是同一个剧种

    陈飞虹易琴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通过流行地域的不同、舞台语言的不同、声腔侧重面的不同、高腔相同曲牌[驻马听]曲调不同的对比,说明了湘剧与衡阳湘剧不是一个剧种,而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大戏剧种。

    湘剧衡阳湘剧

    谭盾钢琴创作中的湖湘文化基因

    冯毅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湖湘文化基因在谭盾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表现,着重分析谭盾钢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湖湘文化环境之关系,寓微观研究于宏观研究,从湖湘文化基因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深入挖掘谭盾钢琴音乐作品的价值。

    钢琴音乐湖湘文化

    与宣叙调结合的法国歌剧演唱方法

    田晓琳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中,语言和演唱作品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法国艺术歌曲、歌剧在世界歌剧艺术中独树一帜。同其他语言相比,法语元音更丰富,同时法语中连音、连诵、主音重音微弱等发音现象,使得法语天然具备了复杂而丰富多彩的音乐性,这些都是法国声乐作品的重要语音特点。想要唱好法语歌剧,单纯学习语音发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同样的发音,说准和唱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有时虽看似语音掌握得不错,却没有办法用到演唱中,唱的水准被语言所限制。无法自如地演唱,就难以还原作品的表现力,究其主要原因无外乎语言和演唱技术的结合,以及对作品背景、风格和人物角色的理解问题。因此研究法语作品的演唱技术和演唱语音相融合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性演唱语音特殊元音宣叙调语言和演唱技术

    性别操演下的舞者身体——性别的显现与消解

    胡洁瑀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性别操演理论是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学者朱迪斯·巴特勒在其著作《性别麻烦》中提出的主要理论,其用系谱学的批评方法揭开形成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欲望等基础领域的过程是长期以来权力形式运作的产物,而并非自然既存的事实。如同"操演"的实质一样,我们现在从来不会去怀疑的"两性"其实是一种表演的结果,而舞蹈作为纯身体的表演艺术,自然可以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性别操演在舞者身体上发生一连串行为的种种迹象。本文将以一种嵌入、零碎、衍生的方式将性别操演理论同舞蹈艺术联系起来,探究舞者的身体是如何无形地被性别操演所卷入,在这场无声的性别风暴中又是如何感知并应对的。

    性别操演当代舞身体语言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