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海
艺海

邹世毅 

月刊

1673-1611

yhbjbwl@163.com

0731-84456454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明星里2号

艺海/Journal Yih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花猪司令

    殷婷
    3-17页

    黄芝冈年谱(1940-1949)

    黄大定郑雷
    18-36页

    皮尔斯符号学视阈下明晚期应景补子纹样

    唐裕林竟路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运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中的"三项三符"理论,对明晚期宫廷内在时令节日时使用的应景补子纹样进行符号解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象。研究分析应景补子纹样的符号分类以及再现项与解释项,探寻出时令节日文化与应景补子纹样之间的意指关系与表现方式,从而为该纹样的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明代应景纹样符号学

    彭加贵常德汉剧老生表演艺术特色

    李锐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德汉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该剧种角色行当统称为生、旦、净、丑四大行,计十四小行。其中,生行演员的戏路很宽,历来就有"生角占半边"一说。本文将结合本剧种传统剧目表演片段,从唱念做打四个方面探讨彭加贵常德汉剧老生表演艺术特色。

    戏曲老生表演艺术特色

    我演"王组长"——浅谈现代戏人物塑造心得

    丁松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保留常德汉剧表演形式和表演特色的前提下,将剧中王组长完美呈现给观众?本文将结合常德汉剧《我娘是片钥匙》的创作过程,来系统分析如何利用传统戏曲手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常德汉剧《我娘是片钥匙》是新创的现代戏,笔者有幸扮演了其中"王组长"这一角色,笔者多年以来有着丰富的排演传统戏经历,笔者将从如何在演现代戏的时候把握尺度与传统戏区别开来,又如何在遵守剧种化的过程中展现主题背景、剧情内容及结构,系统从人物的声音造型、动作造型、表情、寓意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演好剧中的王组长这一角色。

    常德汉剧《我娘是片钥匙》人物塑造

    歌盛世情声声铿锵——赏"湘江之声"省会长沙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

    徐欣
    48-49页

    古琴与文化——读《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

    汪闻远李海燕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是由洛秦编著,罗艺峰导读的音乐美学著作,洛秦充满趣味的叙事性描述与罗艺峰融汇哲学、美学、民族音乐学视角的阐释相结合,为民族音乐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视角。全书共五个章节,围绕洛秦提出的音乐是什么?音乐从哪里来?音乐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展开思辨,行文描绘了中国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人文性,并以梅里亚姆经典的三分模式:"概念-行为-音响"作为解析手法,探究各民族文化与音乐之间的历史渊源。以"琴器""琴曲"为切入点,对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进行辨析。

    古琴文化音乐人类学

    《元曲小唱三首》之"折桂令·春情"的音乐创作及文学阐释分析

    薛怡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折桂令·春情》作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创作手法,特别是其中所彰显的个人音乐风格特征,以及作曲家是如何运用音乐创作手段将作曲家幻想中的"少女形象"描绘得灵动美妙,并在该曲调式调性变化、织体形态变化、音响音色变化等音乐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学阐释。

    高为杰元曲小唱折桂令·春情创作技法文学阐释

    彼岸的思乡之音——浅析萧泰然钢琴练习曲《告别》Op.55

    李乾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练习曲《告别》是1993年萧泰然在美国期间创作,采用浪漫派技法写作而成,以带双音的三连音琶音为主要训练技术。作品在浪漫派和声风格基础上融入台湾本土民谣元素,动静结合的布局以及交替和声等手法使作品各段清晰分明又浑然一体,深切地表达了他流落异国的思乡情怀。

    萧泰然练习曲曲式分析演奏技巧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征

    于亚男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灵感十分丰富,其创作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充分展现了古诗词当中的艺术特色和别具一格的韵味,因此也广泛地应用于艺术歌曲创作领域。音乐艺术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钢琴在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充分保留了传统特色,另一方面,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也更具鲜活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征,希望给予相关人员以启发和帮助。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