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前沿
医药前沿

朱会宾

旬刊

2095-1752

yyqy555@163.com

010-58472626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西里远洋天地55号楼2-302室

医药前沿/Journal Yiayao Qiany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阳还五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刘琳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利用EXCE表统计筛选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n=40)、观察组(n=40).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配合补阳还五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脑梗死,其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可缓解其神经缺损程度,改善自护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脑梗死用药安全性

    中药包敷脐疗法治疗正常高值血压的效果分析

    欧阳涛钟远辉魏运芳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包敷脐疗法治疗正常高值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所辖社康中心健康管理在册的10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评估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除此之外,实验组加用中药包敷脐疗法,疗程4周,然后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使用中药包敷脐疗法干预4周后,较干预之前血压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干预4周后血压较干预之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4周之后,实验组血压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包敷脐疗法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治疗作用显著,可应用于临床.

    正常高值血压中药包敷脐疗法生活方式干预

    情志护理联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宋春婵赵玉嫦姚宇珊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情志护理联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受护理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参照组,每组各36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用情志护理联合中药贴敷,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负性情绪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中药贴敷可以有效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情志护理中药贴敷腰椎间盘突出症负性情绪

    治未病干预对脾虚痰湿型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效果

    袁春光王晓娟周艳萍王开飞...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治未病干预对脾虚痰湿型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脾虚痰湿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防治模式,实验组采用中医治未病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BG(mmol/L)、2hPG(mmol/L)、FINS(mIU/L)、2hINS(mIU/L)、TC(mmol/L)、TG(mmo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未病的干预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需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使其临床效果得到更进一步提升.结论:对脾虚痰湿型糖耐量减低采用治未病干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治未病脾虚痰湿糖耐量减低

    时间分辨荧光法筛查深圳地区1780例新生儿G6PD的结果分析

    黄芳芳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法筛查深圳地区新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的缺乏现状,并得出临床调查报告.方法:选取深圳地区2021年1月1日—5日新生儿1780例,取新生儿出生后72 h滤纸干血样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含量.结果:筛查新生儿1780例,G6PD缺乏症阳性45例,G6PD阳性率2.6%.45例G6PD阳性新生儿中,男40例,占比88.9%;女5例,占比11.1%.结论:深圳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比较低,男性患儿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针对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医院要对患儿家长开展早期健康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医院做好G6P D缺乏症筛查,避免因为黄疸而引发患儿智力发育和死亡.

    时间分辨荧光法深圳地区新生儿G6PD筛查结果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手术技巧探索

    刘彩虹李东林梁文通赵建武...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通过选择斜向盆腔方向穿刺入腹腔,在腹腔镜镜头监视下取左下腹切口,囊壁缝线牵拉、减压,囊内观察的方法,决定卵巢的去留.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完成45例.3例患者因多囊囊肿减压困难、囊肿边界不清、漏液而在腹腔镜手术中转为腹部开放手术.术后24 h内取出导管.术后24 h内排气.所有腹部切口均为Ⅱ/甲级愈合.术后未发生肉芽肿和非化学性腹膜炎.没有观察到腹痛、排尿或排便.妇科超声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囊肿或包膜积液.结论:本手术方法符合无肿瘤原则,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手术腹腔镜巨大卵巢囊肿

    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全先涛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20年1月-12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0)和非感染组(n=90),对两组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感染组吸烟史占46.67%,慢性呼吸道疾病史53.33%,术前低蛋白血症23.33%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前住院时间(5.56±1.21)d、手术时间(160.35±25.74)min,气管插管时间(130.66±17.35)min,呼吸机使用时间(4.75±0.34)min及留置鼻饲管时间(7.58±1.36)d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胰腺手术的相关流程比较复杂,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医院感染等情况,且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例如吸烟史、术前低蛋白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等均是其影响因素,因此,实际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风险因素进行积极处理及预防.

    肝胆胰腺手术医院感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的效果分析

    谢小月曹健锋廖洁容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患者为研究组,通过追踪方法学加以管理,另选取2020年1月前未实施追踪方法学管理的10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可及时找到安全隐患并有效解决医疗管理问题,提高医疗管理质量,规避不必要的不良事件,维护护患和谐,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疗安全质量管理追踪方法学

    甘肃省环境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邢旺唐汉博艾陈晨吕小波...
    183-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甘肃省环境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因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治疗的甘肃地区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正常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进行Logisic回归分析,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感冒、农药、蔬菜、吸烟、饮酒为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中,主要和疾病、农药接触、吸烟酗酒具有密切联系,并且与高原地区居民的海拔等有关.

    环境因素先天性心脏病高原地区

    同种抗体特异性未明确时的交叉配血方法可行性分析

    邢昕许金鹏王爱华王雪...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同种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时交叉配血的方法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样本,回顾了21份符合要求抗筛阳性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例在同种抗体特异性未明确时,分析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格局;查阅临床资料,完善Rh系统表型检测,再通过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结果:21份病例中有9例为反定型O细胞出现凝集,且抗筛盐水法为阳性;14例抗筛抗人球法阳性;两种方法同时阳性有2例;P10和P20在同种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时,分析了抗体筛查的阳性反应格局,结合输血史和妊娠史,采用Rh系统表型检测和盐水法盲筛的方法,交叉配血主、次侧盐水法和抗人球法均不凝集.结论:同种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时,可根据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反应格局,选择相合的血液进行输血治疗.

    同种抗体交叉配血抗体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