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信息化类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史鹏飞董恬恬万振
    46-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化类资产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该类资产的管理常被忽视,因此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医院工作的开展.基于此,该研究通过设计医院信息化类资产管理系统,运用多种手段如唯一ID标签、二维码,结合蓝牙打印机和移动通信技术,对医院信息化类资产进行管理,从而提高该类资产管理水平,为医院信息化发展提供助力.

    医院信息化资产管理系统二维码蓝牙打印机移动通信

    红外额温计在中学校园场景下温度准确性的研究

    杨赛胡帆徐默达刘振...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红外额温计在中学校园场景下的温度准确性.方法 采用 10 款不同品牌、型号的红外额温计对 480 名 12~15 岁中学生进行了不同部位的体温测量,并以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10 min)结果为"金标准"判断温度准确性.结果 红外额温计测量额温均值比腋温均值高 0.11℃,耳垂温度均值比腋温均值低 0.33℃,手背及手腕温度均值比腋温低 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品牌红外额温计额温测量值及准确率差异较大,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红外额温计之间额温测量值及准确率相近.环境温度在15~28℃时,额温与环境温度具有弱相关性,其中环境温度在15~19℃时,额温与环境温度有中等相关性;环境温度在 20~28℃时,额温与环境温度相关性很弱或无相关性.环境湿度为 31%~63%,环境温度为 22~25℃时,额温与环境湿度无相关性.结论 红外额温仪实际测量时准确度较高,且更推荐测量额头部位.

    红外额温计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温度准确性

    马里维和中国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的运行特点与维护对策

    宋天一马宏岩闫东辉黄伦论...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马里维和中国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的运行特点,针对气候环境恶劣、物资供应不足、人员更换频繁、技术支持缺乏等不利因素,制定加强队伍建设、分级管理、定期预防性维护、提高管理水平等对策.通过采取合理的维护策略,医疗设备保持了良好的运行状态,维修成功率达到 82.73%,修复历史报废医疗设备 61 台(件),在用主力医疗设备由 532 台(件)增加到 645 台(件),完好率由 66.58%增加到 75.79%.因此,根据维和医疗设备运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维护策略可以提高医疗设备运行水平,为国内医院援外、维和、支边等情况下的医疗设备维护提供借鉴.

    维和医疗设备设备维护对策分析

    三甲医院等级评审中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实践探索

    潘光添黄志石邓贤德曾开奇...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实践并探索一套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办法,以"保安、降耗、增效、提质"为核心目标,旨在助力医院顺利通过三甲等级评审,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医院医疗设备质控的实际情况,运用PDCA管理法,通过系统梳理评审条款、修订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实践与考核以及持续提升等策略,成功构建了规范、专业且科学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控管理体系.实践结果显示,该体系有效提升了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益,为医院在三甲等级评审中取得高分提供了有力支持.规范专业的医疗设备质控管理不仅为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也高效助力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三甲评审医疗设备质控管理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化研究

    刘维峰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进入医院,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该研究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分析设备采购、安装、验收、维修、质控、调配、报废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法.通过优化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医院医疗设备合理化配置、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降低医院医疗设备支出、减少国有资产闲置,从而提高医院诊疗水平.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措施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方法在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哨点(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高志坚冯毅贾秋红甘锦冰...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多举措改进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方法,提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水平,建设高质量的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哨点(医疗机构).方法 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建设、健全监测制度、优化上报流程、强化培训监督等举措,在院内普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知识,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MDR)数量、质量、审核通过率.结果 经过4年(2020-2023年)的建设,医院MDR零上报科室全部清零;MDR上报人员从43人增至109人,普及率大幅上升;MDR审核通过率、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结论 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水平提高,健全监测制度、优化上报流程、强化培训监督等举措可提升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水平,成功创建高质量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哨点(医疗机构).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MDR)监测哨点党建引领

    临床药师干预联合PDCA循环法对门诊眼耳鼻喉科滴眼剂不合理处方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钟蕾张佩
    68-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联合PDCA循环法在门诊眼耳鼻喉科滴眼剂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医院门诊眼耳鼻喉科开具的1 361张处方信息,将 2022 年 4 月至 9 月实施常规药学管理开具的 680 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 2022 年10 月至 2023 年 2 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联合PDCA循环法后开具的 681 张处方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眼耳鼻喉科联合应用临床药师干预及PDCA循环法,可减少滴眼剂不合理处方数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临床药师干预门诊眼耳鼻喉科滴眼剂PDCA循环法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不良反应

    超声支气管镜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王静王玉超邬超刘冬...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支气管镜在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大小病灶(≥20 mm、<20 mm)的检出率.结果 超声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特异度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支气管镜对直径≥20 mm病灶检出率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支气管镜对直径<20 mm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 超声支气管镜在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同时可提高对直径<20 mm病灶检出率,弥补常规超声检查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肺结节良恶性超声支气管镜

    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及尿常规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邱玉琳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尿常规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11 月医院收治的 75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患者晨间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尿常规检查,并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CRP、WBC水平.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阳性患者纳入感染组,阴性患者纳入非感染组,比较两组全血CRP、WBC及尿常规指标,分析上述指标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75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经尿液细菌培养检出阳性54 例,阴性 21 例;非感染组全血CRP、WBC、尿常规指标WBC、亚硝酸盐(NIT)低于感染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全血CRP、WBC、尿常规单一及联合诊断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全血CRP、WBC、尿常规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尿路感染的有效指标.

    尿路感染C反应蛋白白细胞尿常规诊断价值

    层流床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干预性治疗的影响

    刘舒婷李彦珊许玄高玉茜...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层流床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2 月至 11 月医院收治的 80 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根据使用病床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病床)与试验组(层流床),每组40例.比较两组感染情况、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期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试验组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SAS评分、SDS评分、住院总时间及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使用层流床可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发热时间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时间,并能显著减少住院费用.另外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感.

    层流床恶性血液病骨髓抑制期感染率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