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胸痹心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谢静
    142-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胸痹心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胸痹心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中医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时间、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及生存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时间、PSQI评分、SA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 周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降低胸痹心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绞发作情况,提高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

    胸痹心痛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心绞痛睡眠质量生存质量

    基于多学科运动处方和微视频的康复训练在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王小艳向俞陈桃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运动处方和微视频的康复训练在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医院收治的87例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研究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失访 3、4 例患者,最终两组样本量均为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多学科运动处方和微视频的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 6 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 1、6 个月后的运动耐力[采用 6 min步行距离(6MWD)评价],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心肺功能[包括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HRR1)、每分钟峰值摄氧量(PeakVO2)、无氧阈(AT)]和心理状态[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估],以及干预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 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6 个月后,观察组 6MWD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RR1、PeakVO2、A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HRR1、PeakVO2、A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正性、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6 个月后,观察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运动处方和微视频的康复训练在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强运动耐力、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且安全性高.

    多学科运动处方微视频宣教心肌梗死心肺功能

    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联合分娩球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杨璐嘉赵娥
    150-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联合分娩球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于医院分娩的 80 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助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名.对照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分娩球助产,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联合分娩球助产.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娩后 24、48 h的疲乏程度[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评估],分娩后 24 h、30 d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以及分娩期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阴道壁撕裂、宫颈撕裂)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二、三产程的VAS评分均逐渐增加,但观察组各产程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 24 h,两组FAI、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48 h,两组FAI评分均低于同组分娩后 24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30 d,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分娩后 24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中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联合分娩球助产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还可降低分娩后的疲乏程度、改善分娩后的负面情绪、降低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

    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分娩球助产初产妇助产疼痛程度分娩期并发症

    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彭爱琴冯薇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ITHBC)理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于医院行剖宫产的 80 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ITHBC理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术后首次排便、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和SCS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且观察组GSES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ITHBC理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可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的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剖宫产

    气压止血器联合手术室综合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莹
    157-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气压止血器联合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橡胶止血带止血),观察组采用气压止血器联合手术室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四肢骨折患者气压止血器联合手术室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促进术后恢复,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气压止血器手术室综合护理四肢骨折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

    MRI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金小梨陈浩然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治疗的精准性受靶区勾画、摆位误差、分次间和分次内器官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的精准性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各种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MRI引导放射治疗(MRIgRT)使用MRI代替锥形束CT(CBCT),利用MRI特有的影像学优势,可在线、实时跟踪肿瘤运动和生物学变化,实现自适应放射治疗(ART),是放射治疗史上的一项重要技术进步.该研究就MRIgRT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MRI放射治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优势CBCT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