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建筑
云南建筑

饶维纯

双月刊

1004-3640

0871-4141655

650032

昆明市西昌路209号云南省建设厅502室

云南建筑/
查看更多>>建筑刊物。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刊。主要刊载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建筑创作、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学术论著,图文并茂,力求反映我省地外高原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2024年度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圆满召开

    1-5页

    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关于公布2024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论文评优结果的通知

    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
    5-6页

    全省开发区规划及用地保障培训会议召开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7页

    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咨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昆召开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8页

    2024年自然资源标准化业务培训暨标准宣贯会议召开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9页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联合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成功举办学术交流会

    9页

    有效传导视角下云南省国土空间"总-详"规划传导体系及机制优化

    朱长友刘飞周龙进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有效传导,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当前传导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传导机制不畅、技术体系不完善等,制约了规划的落地实施.基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实践,采用"问题梳理—逻辑重构—体系构建—机制优化"的研究路径,系统梳理了新时期云南省"总-详"规划传导的逻辑,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境和挑战,提出了构建层级分明、事权清晰的规划传导体系,并针对"总-详"规划传导路径提出了优化机制,以期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构建及机制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总-详"规划传导机制优化有效传导云南省

    近20年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热点、前沿及演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林志富翟辉陶楠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无节制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屡见不鲜,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全空间治理体系,对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把握我国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研究.以"国土空间规划(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为主题,分别在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获取了2004-2024年间中国学者所发表的文献,以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发文量、文献作者和团队机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历经萌芽、爆发至成熟的三阶段跃迁,成果以中文文献为主;中文文献核心作者呈簇状分布,林坚等为中心,合作度有限,刘诗毅等构成小规模群体,而英文文献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科研团队合作日渐紧密;研究热点呈现显著的迁移和集聚规律,主要侧重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生态文明;规划传导机制、生态保护、共同富裕等成为新前沿.未来,学术与实务深度融合,优化规划传导机制,高效应对存量规划挑战.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研究蓬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热点研究前沿文献可视化Citespace

    西南山地小城镇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以景东县安定镇规划实践为例

    桂春琼杨凯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意义重大.但西南山地小城镇普遍面临经济产业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用地指标有限等问题.高品质发展需要高品质国土空间予以支撑,通过对国土空间高品质发展路径的思考,以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规划实践为例,针对现状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提出其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建立全生命周期规划管控体系、建立要素融合的产业结构体系、建立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建立宜居宜业人居环境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国土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以期为西南山地小城镇高品质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西南山地小城镇

    支撑中老铁路(云南段)沿线开发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唐丽毅刘睿杨莹媛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背景、政策、现状特征等基础理解,借鉴国内典型经验,整合研究范围内基础数据,集成多种技术方法,构建各要素评价框架体系,重点开展要素在空间上的耦合与预测、情景模拟与优化,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形成对中老铁路沿线城镇未来国土空间开发进行优化建议,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修改、专项规划编制和详细规划编制、实施作出参考性意见.

    中老铁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