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建筑
云南建筑

饶维纯

双月刊

1004-3640

0871-4141655

650032

昆明市西昌路209号云南省建设厅502室

云南建筑/
查看更多>>建筑刊物。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刊。主要刊载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建筑创作、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学术论著,图文并茂,力求反映我省地外高原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探索——以昆明市安宁市为例

    赵桔青杨宏瑞赵齐果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中重要的专项规划,是对区域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统筹规划.论文以安宁市为例,从"基础分析-问题识别-综合评价-格局优化-修复分区-重点工程"等方面对县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进行探索.重点分析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3个空间的生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县域国土空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生态修复保护格局,划分生态修复分区,做实重点工程项目布局,让规划具有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编制其他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参考与思路.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修复分区县域

    基于"人-生活-环境"视角下的小型乡镇在地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怒江州河西乡为例

    赵馥蕾姚欣赵紫辰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人—生活—环境"互动视角下的小型乡镇在地化发展策略,通过综合分析人口的变化,人的需求、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云南高原山区小型乡镇发展的在地化模式.首先,强调了对乡镇居民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的深入理解,认为这是制定有效发展策略的基础.其次,指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乡镇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中.此外,探讨了经济发展与产业融合的策略,提倡发展与当地资源相匹配的特色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扭转人口外流.最后,讨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探索实例,以本土云南高原山区小型乡镇为研究落脚点,针对性提出了"人—生活—环境"视角下的未来发展方案,旨在促进乡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在地化发展生活与环境产业融合

    基于"双评价"逻辑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估及用地规模控制引导探究——以云南省永仁县为例

    李杰锟方俊胡毅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逻辑及技术方法,对永仁县村庄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构建评分体系对村庄提出分类布局方案,结合村庄地形特征,以乡镇为单位提出各类型村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管控引导方案,为下一步县域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建设用地统筹引导方向及提供侧重性参考.结果表明,基于"双评价"逻辑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以及结合村庄地形特征和发展类型的用地规模引导方法合理简易,可普遍适用于云南省各县域村庄分类布点及村庄规划统筹引导工作中.

    村庄发展潜力评估村庄用地规模管控引导双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分类村庄布点

    城郊型风景名胜区不同等级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动因分析——以石林风景名胜区为例

    罗斯罗发喜杨鹃菏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成为海内外旅游热门目的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扩张,土地利用不断发生变化,文中运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借助ArcGIS10.2.2软件,对风景名胜区不同等级保护区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变化动因,以期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控.结果表明:从特级保护区至三级保护区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转入、转出率均高,未利用地转出92.35%;随保护区保护等级降低,建设用地占比越高,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越明显.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人口变化、交通、规划和政策.

    风景名胜区保护分区土地利用变化动因石林

    彰显云南乡镇多样性特色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探索实践——以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城市设计暨详细规划省级试点项目为例

    杨曦任洁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是中国多样性特色最显著的省之一,新时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作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应充分研判多样性特色带来的多元化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城市设计暨详细规划省级试点项目为例,阐述在新时期云南详细规划探索和实践中,应把握云南乡镇民族、生态、美丽、朴素等特征,发挥城市设计的工具作用,更多协调城镇与自然底色的关系,活化规模较小地块渐进式利用,做好"存量空间"的"增量价值"挖掘.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云南乡镇多样性特色元阳新街城市设计

    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详细规划中的技术路径探索——以世界遗产地丽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张红马程伟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遗产空间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迫切需要直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新挑战,将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转向以空间体系、空间治理和空间活化利用等为焦点的深入探索,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的法定化、空间化实施路径.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市中心城区为例,在落实上位规划管控要求的基础上,系统整合"宏观-全域、中观-单元、微观-地块"三大层面的历史文化遗产空间要素.进一步从全域聚焦"山体、水系、田园"的格局塑造,从单元梳理"点-节点空间、线-线性廊道、面-用地布局"的特色营建,从地块引导"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的在地设计,构建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法定体系的可行路径,以期助力"美丽中国"高品质建设.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面向实施的云南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传导机制研究

    王若镤郝晶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规划是"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研究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传导机制,分析"实施终端"通过规划条件落实详细规划传导的要点所在,结合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规范导则,梳理在不同类型的单元和地段,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向下传导的针对性需求,通过分类制定规定性和指导性内容,形成传导要点清单有效指导"实施终端".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面向实施传导机制云南

    保护导向下古城开发强度指标研究——以昭通古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为例

    朱家通王若镤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保护昭通古城历史格局、历史文化要素为导向,通过现状高度数字模型统计分析法、制高点地标控制法、抛物线控制法、现状限制因子控制法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制定符合昭通古城保护与利用的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标,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进行管控实施,实现昭通古城的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昭通古城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品质.

    古城保护开发强度指标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提升品质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需求预测与布局优化研究——以保山中心城市公共停车设施补短板项目为例

    沙青余福星张曼苏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当前城市停车难题愈发严重,研究通过综合分析保山市中心城区的停车设施配比、交通流量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约束型模型]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对保山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停车设施空间布局进行了科学优化,旨在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和便捷性.研究不仅为保山市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而且对提高公共停车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促进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停车设施需求预测布局优化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云南省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孔垂锦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规合一"改革以来,乡村一直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研究内容,从区域尺度上精准探测识别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发展影响因素,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时间序列遥感图像解译数据中农村居民点用地为基础,利用地理探测器(Logistic)方法,结合格网统计、最小累积阻力等模型,探究云南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云南省乡村聚落共有5个集中分布区,呈现"坝区集聚、山区稀疏"分布特征;2)整体具有"低海拔低坡度分布""临水而居"等2大空间指向性;3)乡村聚落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城市边缘消失、外围大幅增长趋势,山区快速演变为集中连片的斑块.4)高程、坡度和水资源条件对聚落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地理探测器影响因子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