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年新年寄语

    郑进
    1页

    程晓昱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经验

    刘超程晓昱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晓昱教授辨治冠心病合并失眠症临床经验总结.程老师认为其病与郁、痰、瘀、虚有密切关系,提出了冠心病合并失眠"一本三因"的病因病机观点,即心脾两虚为"本",肝郁、痰饮、瘀血为"因".治疗以疏肝解郁为先导,以祛痰通脉、活血化瘀为主线,以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为根本.自拟宣痹安神方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之用.

    冠心病失眠症郁痰瘀虚程晓昱

    闵仲生教授从气血论治黄褐斑经验

    陈雪闵仲生施建新刘青...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闵仲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气血不调贯穿黄褐斑疾病的始终,是黄褐斑的根本病因.围绕气血进行辨证,分为气血郁结证和气血不足证.临证以调和气血为主,将疏肝、行气、活血、健脾、祛湿、益气、补血、填精等结合.补泄兼顾,标本同治,从而阴阳平衡,斑除色消.

    黄褐斑气血郁结肝郁脾虚气血不足

    郑进教授运用麻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疫病经验

    李长瑾金羽王雪梅蔡碧波...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疫病是一类受疠气毒邪所感而发的高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疫疠之邪入口鼻,后直中肺脏、旁涉三焦,逆传心包.郑进教授认为,其病位表现为多脏受邪,病机有"湿、毒、瘀、虚",故治疗以祛秽排毒为主,扶正养阴为辅;方选助阳解表代表方麻黄细辛附子汤,加上健脾化湿、清肺化痰之药,全方寒温并用、扶正养阴、加减灵活、切中病机;体现了病证结合,审证求因的中医诊疗思路.

    疫病麻黄细辛附子汤名医经验

    胡玲香教授针刺治疗肥胖经验

    金银徐章猛王理臻陈勇...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胡玲香教授治疗肥胖症理论依据以及针刺治疗特色.胡老从中医理论提出"脾虚湿盛"为肥胖症的基本病机,痰湿则贯穿于其治疗的始终,以"健脾消痰利湿"为针刺治疗原则.在针刺治疗特色上,体针与耳针相结合,强调揣穴和浅针刺在治疗肥胖症中的重要性.

    针刺肥胖胡玲香临床经验

    浊毒对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影响及其防治探讨

    江坚青晏子友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脏病有诸多并发症,而心脏损害并发症为其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现代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与毒素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慢性肾脏病体内蓄积的毒素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与中医浊毒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故认为浊毒在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发病中担任重要作用.通过从对浊毒的认识、浊毒与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病机、浊毒与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关系,基于"浊毒"理论对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浊毒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发病机制

    "太阳-阳明-少阴"传变分期下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机要探析

    邓鑫黄泰维朱明双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痛风性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病,以高尿酸高嘌呤为病理基础,进而晶体沉积形成关节炎症,临床治疗常以清热解毒、祛湿利水为治疗大法.通过"六经治痹"理论,总结痛风性关节炎在特殊三经位置上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法则,以期为痹症理论提供新视角.

    太阳阳明少阴痛风性关节炎

    基于"三辨"模式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朱爽齐继鹏张志娇吴洋...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炎症的发生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为主.该病具有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三辨"模式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与传统的中医辨治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种诊疗模式,从"辨病-辨体-辨证"出发,系统总结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强调临证时首先辨病确定其中西医病名,把握其病因病机;其次辨体预估疾病发方向,指导临床组方用药;然后辨证确立具体证型,随势辨证.运用此模式辨治强直性脊柱炎,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新的诊治思路.

    强直性脊柱炎三辨模式中医辨治

    基于数据挖掘的缺血性中风中医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黄辛迪丁长松苏啟后周德生...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研究《中风病良方大全》治疗缺血性中风用药规律.方法 遴选《中风病良方大全》治疗缺血性中风处方,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缺血性中风处方数据库;并借助Python数据分析对用药频次、药性频次分布、药物功效类别的频次及分布进行统计,应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等进行数据挖掘,构建高频药对药组关联组合模型,探索其用药趋向性和核心药物.结果 遴选948首治疗缺血性中风处方,共845味药材9616次总用频次.挖掘前50味高频常用药材,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川芎、甘草、当归、丹参、黄芪、地龙、红花、赤芍、石菖蒲、牛膝,川芎,其中以温32.8%、平27.2%、寒性26.1%为主,以甘48.7%、苦41.2%、辛味38.1%为主,以肝68.3%、脾40.5%、心经36.7%为主,用药功效中以补虚药25.29%、活血化瘀药23.14%、平肝息风药14.79%为主;基于用药药性属性,高频用药聚类得到8大类.当满足最小支持度5%且最小置信度60%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8条,其中置信度前3位的药对规则为远志→石菖蒲、陈皮→半夏、红花→川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药对主要3味关联药组20条,其中置信度前3位的药对规则为桃仁+地龙→红花+桃仁赤芍→红花、桃仁+当归→红花.结论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辨证用药以补气补血、滋阴活血、化痰行气为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缺血性中风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数据挖掘缺血性中风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用药规律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张艳艳杨雁鸿冯秀婷温莹莹...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联合针刺治疗,针刺穴位选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中极;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5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中医症状积分、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及盆底肌肌力评分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ISQ-12评分及盆底肌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PISQ-12评分及盆底肌肌力较对照组改善的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强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补中益气汤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