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泌清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杨亚丽殷立平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泌清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反复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简单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泌清熏洗方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尿液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WBC、RBC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RBC水平及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泌清熏洗方可以提高糖尿病复发性尿路感染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糖尿病复发性尿路感染中药熏洗泌清熏洗方

    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急性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张红艳施阳周莉娜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急性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肿块期PCM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干预,疗程2周.记录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6.2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皮肤红肿、乳头溢液、乳房灼烧感、烦躁易怒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2组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可显著缓解急性肿块期PCM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清热解毒法化瘀通络法浆细胞性乳腺炎炎症反应生活质量临床疗效

    从血论治女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马瑜蔡正清郑永亮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从血论治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周期为1个月.分别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入睡时间、夜眠时长、觉醒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入睡时间、夜眠时长、觉醒次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P<0.05);治疗后2组PSQI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从血论治女性失眠的疗效确切,较西药艾司唑仑片能更显著的缩短入睡时间、延长夜眠时长、减少夜间觉醒次数、提升综合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从血论治女性失眠

    国医大师张震治疗不孕症之疏调保育汤组成及方义浅析

    赵旖秦竹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国医大师张震疏调保育汤治疗不孕症的作用机制,疏调保育汤全方用药平和,配伍精当,气血兼顾,肝脾肾三脏同调,对临床不孕症的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值得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不孕症方义分析国医大师张震疏调保育汤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侯卫汪宗清陈晨汤小虎...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甘草附子汤中的甘草、附子、桂枝、白术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将其其标准化,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AS相关基因,并绘制甘草附子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在蛋白互作数据库数据库中构建靶蛋白网络图并选取核心靶点,对此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甘草附子汤治疗AS的关键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关键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等,GO功能富集分析示生物学过程1387条,分子功能80条,细胞组成29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排名较前.结论 甘草附子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治疗AS,发挥抑制炎症反应、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为进一步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及参考.

    网络药理学甘草附子汤强直性脊柱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

    基于经络腧穴理论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袁涛陈东潘媛赵冬娣...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评估其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改善ASDAS的效果,探索能尽快达标的强直性脊柱炎综合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60例存在不同程度腰背部疼痛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口服抗炎止痛药、免疫调节剂的基础治疗,观察组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选取与疼痛部位相关的经络,寻找压痛点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测量并记录指地距(cm)、枕墙距(cm)、Sehober试验(cm)、晨僵持续时间(min),化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安全性指标,并评定疼痛VAS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指地距、枕墙距、Sehober试验、晨僵持续时间及疼痛VAS评分和ASDAS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安全、有效的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腰背部疼痛,降低疾病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经络腧穴体外冲击波强直性脊柱炎

    循经刮痧疗法预防股骨转子间骨折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杨先宇吴红付兴前徐道情...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循经刮痧法预防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方案上增加循经刮痧疗法,支沟(双)、中脘、气海、天枢(双)、大肠俞(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小肠俞(双).每日1次,连续治疗3日,为1个疗程.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便秘症状积分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9%和79.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术前便秘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d时,观察组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循经刮痧法能有效预防股骨转子骨折术后便秘,值得临床推广.

    股骨转子骨折循经刮痧便秘

    "输主体重节痛"在治疗颈肩部病证的临床应用举隅

    汤臣建李季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基于"输主体重节痛"在治疗颈肩部病证的临床应用举隅,从输穴源流以及主病特点以及针刺治疗针法等提出并论述其主治颈肩部病证特点,阐释了该针刺治疗思路在颈肩部病证中应用以及病证的特征性证.

    输穴颈肩部病证临床应用

    复方桑叶消痤凝胶对ICR小鼠痤疮模型炎性改善作用及抗炎机制初探

    陈茜江阳吕静黄先智...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桑叶消痤凝胶对ICR小鼠痤疮模型的相关抗炎影响.方法 将6~8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七味姜黄搽剂组、复方桑叶消痤凝胶高、中、低剂量治疗组,n-6.小鼠耳廓内注射P.acnes致炎24h,各组行生理盐水、七味姜黄搽剂、复方桑叶消痤凝胶高、中、低剂量涂抹治疗,持续治疗7d.记录耳廓厚度及形态学变化,行常规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NLRP3、caspase-1、IL-1[β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2等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复方桑叶消痤凝胶能对痤疮炎症起一定改善作用,减轻表皮脊层增生,皮损中炎症小体相关因子NLRP3、caspase-1、IL-1βmRNA表达降低,皮损中TLR2、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复方桑叶消痤凝胶减轻了痤疮模型小鼠的炎症,这种炎症改善作用可能受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调控.

    复方桑叶消痤凝胶NLRP3炎性小体ICR小鼠痤疮模型

    针刺对脑梗死大鼠骨骼肌Nestin、Cytochrome C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光至施静马磊周以皓...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梗死大鼠骨骼肌Nestin、Cytochrome C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头部穴位组、躯体穴位组、头部+躯体穴位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大鼠模型.取穴"百会"、"风府"、"大椎"、"前三里"、"后三里"等,行平补平泻手法.采用Bederson法评估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4h时各组大鼠腓肠肌、前肢肌中Nestin、Cytochrome 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qRT-PCR法检测0、24、48h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头部+躯体穴位组行为学评分在0、24、48h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穴位组、头部穴位组在24、48h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部+躯体穴位组、躯体穴位组腓肠肌Nestin基因在0、24、48h时的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部穴位组在24、48h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部+躯体穴位组、躯体穴位组腓肠肌Cyto-chrome C基因表达在0、24、48h时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部穴位组在0、24h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部+躯体穴位组前肢肌Nestin基因表达在48h有显著性差异,躯体穴位组在0、24、48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部穴位组在24h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部+躯体穴位组、头部穴位组前肢肌Cytochrome C基因在0、24h时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穴位组在0、24、48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腓肠肌、前肢肌中Nestin、Cytochrome C蛋白在24h时的表达差异与基因均相一致.结论 针刺可不同程度的上调腓肠肌、前肢肌Nestin蛋白及基因表达,下调Cytochrome C蛋白及基因表达,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脑梗死大鼠骨骼肌的功能.

    Nestin细胞色素C脑梗死骨骼肌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