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朱氏滋脾固肾方Ⅰ号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的临床观察

    费佳马源陈嘉刁金囡...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朱氏滋脾固肾方Ⅰ号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共计6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规范化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朱氏滋脾固肾方Ⅰ号治疗方案,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水平.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夜尿清长、食少纳呆4项证候评分及Scr、BU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值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朱氏滋脾固肾方Ⅰ号治疗脾肾气虚证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临床疗效确切,特别在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朱氏滋脾固肾方慢性肾衰血肌酐SF-36临床观察

    加味胃苓汤联合阿是穴封闭治疗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临床观察

    张绍栋翟曼吟彭玉峰杨恩品...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胃苓汤联合阿是穴封闭治疗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就诊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胃苓汤口服,并同时进行阿是穴封闭;对照组仅予加味胃苓汤口服,2组均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2组患者疼痛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胃苓汤联合阿是穴封闭治疗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可快速减轻疼痛,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加味胃苓汤阿是穴封闭

    氟比洛芬巴布膏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谢全伟盛炎炎杨允尚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巴布剂联合白脉软膏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探究肱骨外上髁炎更佳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将7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以氟比洛芬巴布剂联合白脉软膏外用作为治疗组;以氟比洛芬巴布剂单用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关节症状、无痛握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关节症状、无痛握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巴布剂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用氟比洛芬巴布膏.

    肱骨外上髁炎氟比洛芬巴布膏白脉软膏无痛握力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观察

    徐沙沙汤昱赵二要陶兴茹...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退热、补液及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依据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瘟败毒饮加减口服治疗,观察期为14 d.以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中医证候、血清白介素-6(IL-6)及D-二聚体水平为有效性评价指标,以不良反应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9%、显著优于对照组85.25%(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血清ZL-6及D-二聚体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清瘟败毒饮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观察

    金银莪棱八味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王明明程延谭妙徐鹏...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金银莪棱八味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银莪棱八味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银莪棱八味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腰椎间盘突出金银莪棱八味汤临床观察

    朱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张茜茜袁帅帅王珊李曼莉...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朱氏头皮针结合体针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假性球麻痹吞咽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选用朱氏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康复锻炼,对照组则采用体针及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藤岛一郎吞咽评价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的吞咽能力,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价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WST评分、藤岛一郎吞咽评价量表评分、MBI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72.41%(P<0.05).结论 采用朱氏头皮针结合体针配合现代康复训练能较明显的提高缺血性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能力的恢复.

    朱氏头皮针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现代康复临床观察

    古代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选穴规律探究

    赵文倩李季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古代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中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相关文献,筛选提取针灸处方并做规范化处理,建立古代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处方选穴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分析,探究古代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腧穴选用规律.结果 共纳入55条条文,提取针灸处方55条,腧穴64个,腧穴使用总频次175次,哑门使用频次最高;常选用经脉为:督脉、肾经、心包经;上肢部腧穴使用最多;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主穴相关性最高穴位组为:哑门-中冲.结论 古籍中针刺治疗中风取穴有以下特点:(1)选经以督脉为主,肾经、心包经为辅;(2)常用特定穴,擅用五输穴;(3)远端取穴为主,佐以局部取穴.

    中风后失语针灸古籍数据挖掘

    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行为学及血清T、PROG含量的影响

    任秋萍吴忧沈建英黄睿婷...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对血清中PROG(孕酮)、T(睾酮)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采用双侧卵巢去势手术加上经典的CUMS(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方法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的大鼠模型,用柴胡疏肝散在造模同时进行灌胃干预,共计21 d.造模前后2次进行行为学实验;实验结束后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相应指标PROG(孕酮)、T(睾酮)的含量.结果 在旷场实验结果中,模型组的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较正常组均下降(P<0.05),给药组的移动总距离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给药组直立次数比模型组增多(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各组大鼠的游泳不动时间无差异(P>0.05);ELISA实验结果中,模型组的睾酮、孕酮水平比正常组均下降(P<0.01);给药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比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给药组血清孕酮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提高大鼠血清中的睾酮激素水平.

    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孕酮睾酮行为柴胡疏肝散

    电针"梨状二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NPY、SP及神经节的影响

    朱笑举潘锋陈妍蓓陈致宏...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梨状二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神经肽NPY、SP及背根神经节的影响.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1组和电针2组,每组8只.治疗6 d后,腹主动脉采血取各组大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神经肽(NPY、SP)含量,并在各组中随机取2只大鼠的背根神经节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血清NPY、SP含量较空白组、电针1组、电针2组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组、电针2组血清NPY、SP含量均低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组血清NPY、SP含量低于电针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出现病理性改变;电针1组及电针2组背根神经节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电针"梨状二穴"降低了致痛因子如NPY、SP在外周的含量,促进了背根神经节的细胞组织形态的修复,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消除疼痛症状.

    梨状二穴腰椎间盘突出症NPYSP神经节

    小建中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幼鼠结肠黏膜lncRNA ANRIL表达的影响

    李洁曲梅黄靖怡彭淑平...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幼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建中汤行治疗干预,以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NRIL(lncRNA-INK 基因座反义链非编码,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为切入点,评估小建中汤对UC幼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砒啶(SASP)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 sodium salt,DSS),造模5天.空白组,模型组每日予蒸馏水灌胃,SASP组予SASP药液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小建中汤灌胃.用药7 d后,各组HE染色后评估结肠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幼鼠结肠黏膜 lncRNA AN-RIL 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幼鼠结肠黏膜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lβ)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病理评分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中药各组病理评分下降(P<0.05);与 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ncRNA ANRIL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中药各组lncRNA ANRIL表达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β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中药各组IL-1β表达下降(P<0.05).结论 小建中汤可下调结肠黏膜lncRNA ANRIL的表达,抑制下游炎症因子IL-1β的分泌,达到治疗UC幼鼠的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小建中汤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ANRIL白细胞介素-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