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PCI术后心脏康复中医药应用的Meta分析

    官晓欢潘明垚陆敬平王沛...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借助于Meta分析,总结与评价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医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中医药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痛发作情况、6 min步行试验(6MWT)、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189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946例,对照组9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心脏康复中联合应用中医药方法,能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RR=1.31,95%CI(1.22-1.42),P<0.00001];改善患者 LVEF[MD=3.13,95%CI(1.82~4.44),P<0.00001];减少心绞痛发作[SMD=6.10,95%CI(0.58~11.62),P<0.00001)];增加 6MWT[MD=53.98,95%CI(11.40-96.57),P<0.00001)];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RR=0.40,95%CI(0.20-0.78),P=0.008].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常规心脏康复联合中医药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心脏康复中医药冠心病PCI术后Meta分析中西医结合

    西黄胶囊对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利娜裘兴栋章国晶黄兆明...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西黄胶囊对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TACE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黄胶囊辅助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同时采集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结果 干预前2组ALT、AST、TBIL、D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2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ALT、AST、TBIL结果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在DBil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2组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有NK优于治疗组(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在CD 4+、CD4+/CD8+、NK细胞结果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CD8+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黄胶囊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改善肝功能,对肿瘤患者有显著的免疫调节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西黄胶囊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

    中医体质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李静杨文信杨春艳李艳...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体质存在易感性;判断不同体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是否具备差异;根据分析结果,从体质特点出发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意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纳入15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指导填写相关量表,使用excel软件录入有效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气虚质与湿热质、平和质之间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体质组之间的PASI评分、DLQ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多为非平和质,其中以湿热质为主;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各体质性别构成具有差异,气虚质者女性占比显著大于男性,而湿热质、平和质相反;不同体质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具有差异,以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最为严重;气郁质、阳虚质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最大.

    中医外科学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蜂针疗法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王文平邹景霞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水平,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镇痛效果强,可减少布洛芬缓释胶囊用药频率,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疗效确切.

    蜂针疗法布洛芬痛风

    加味痛泻要方改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肛管直肠测压作用机制研究

    鲁龙生刘景周新灿李小玛...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加味痛泻要方改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肛管直肠测压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信封抽签随机、单盲、对照前瞻性试验方法,按信封抽签将合格受试者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内服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相关肛管直肠测压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相关肛管直肠测压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痛泻要方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可有效降低肛管静息压,提高肛管最大收缩压以及直肠最大感觉阈值,逐渐缓解患者肛门坠胀感,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解除消化道平滑肌痉挛、增强肛管括约肌收缩力、降低直肠肛管敏感性相关.

    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肛管直肠测压

    两固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黄文华符显昭丘海先李春燕...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两固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不孕症的效果及对其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PCOS并不孕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结合组(n=34)、西医组(n=34).西医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罗米芬,中西结合组于西医组基础上联合"两固汤"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妊娠率、排卵率,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E2、LH、FSH水平变化.结果 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94.12%、妊娠率74.19%、排卵率96.77%高于西医组73.53%、48.28%、72.41%(P<0.05);治疗后2组血清E2、LH、FSH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中西结合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固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并不孕症效果确切,能有效调节血清E2、LH、FSH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克罗米芬两固汤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

    微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睡眠障碍症临床观察

    傅云其施丹丹寿旭锋谢鸿康...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睡眠障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9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微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62例和常规毫针针刺对照组57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各模块及总分(PSQI)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70%显著优于对照组71.90%(P<0.05).结论 微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毫针针刺,值得临床推广.

    微针刀枕下肌群睡眠障碍症PSQI监测

    电针对IBS-D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PAR-2表达的影响

    郑淑霞许金森陈苑平陈柯...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o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32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为对照组,8只为对照电针组,余下16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的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每组各8只.电针组取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干预,留针20min/d,持续干预7 d.测量大鼠体重增长、腹泻指数、大便Bristol评分,评估直结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和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并运用荧光定量 PCR 法和 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PAR-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腹泻指数与Bristol评分明显升高,CRD容量阈值明显降低,AWR评分升高,PAR-2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电针组大鼠体重明显升高,腹泻指数与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CRD容量阈值明显升高,AWR评分降低,PAR-2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对IBS-D模型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和腹泻情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PAR-2的表达水平,降低内脏敏感性有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足三里蛋白酶活化受体2电针

    枸杞多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李娟高园园黄洁杨晓旭...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纯度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保护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建立hRPE细胞光损伤模型,分别用不同纯度的枸杞多糖(50%、65%)对hRPE细胞进行干预,于光照24h后进行相应指标检测.采用CCK-8法检测hRPE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光照对hRPE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el-2、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分子表达量变化.实验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不同纯度枸杞多糖(50%、65%)干预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el-2蛋白表达、Be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50%、65%)干预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枸杞多糖各纯度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Bel-2蛋白表达、Bel-2/Bax比值明显上升(P<0.01);与50%枸杞多糖组比较,65%枸杞多糖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65%枸杞多糖组细胞凋亡率呈下降趋势,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下降,Bel-2蛋白表达、Bel-2/Bax比值上升(P<0.05).结论 提高枸杞多糖纯度后其保护作用更显著.

    枸杞多糖光损伤凋亡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中药厚朴发汗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的分析

    李玉平严春兰骆进程林昶...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厚朴鲜树皮直接"发汗"的前中后3个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方法 将厚朴鲜皮直接堆放"发汗"后,分别取"发汗"第0、3、6 d的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运用美吉生信云分析平台(https://cloud.majorbio.com)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分析.结果 "发汗"前中后3个时期共检测到6个真菌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发汗"整个过程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未分类的真菌门Un-classified_k_Fungi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发汗"中丰度明显升高.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隐真菌门Rozel-lomycota仅在"发汗"中出现,且丰度极小.共检测到10个门水平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整过"发汗"过程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且在中后期丰度进一步提高.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及Saccharibacteria门在"发汗"中后期消失,且整过"发汗"过程中无新增优势菌门出现.结论 真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在整个"发汗"过程中均为先上升后下降,且"发汗"后真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在整个"发汗"过程中最低.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中后期丰度有所增加外,细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在整个"发汗"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甚至部分菌门接近消失.实验结果支持真菌在"发汗"过程中发挥作用,对进一步寻找厚朴"发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菌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厚朴"发汗"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