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器
乐器

陈晋武

月刊

1002-5995

yueqi@vip.126.com

010-87327685

100122

北京市朝阳区南新园西路甲6号

乐器/Journal Musical Instru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于近年电声爱好者尤其是吉他发烧友的增多并逐渐趋于专业化,《乐器》作为一本综合性杂志己很难满足这类专业发烧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这类读者服务,杂志社决定将吉他部分的内容从杂志中移出,另出一本专刊,即马上出刊的《吉他平方》杂志。《吉他平方》的顾问团阵容强大,有中国第一代吉他大师张勇、摇滚传教士曹平、轮回赵卫、超载李延亮、唐朝老五、唐朝陈磊、战斧郭智勇、子曰汶麟、顾芷炜、歇斯、摇滚帝国网站陈征等。他们的参与保证了这本杂志的质量,并且能够更好更实际地贴近国内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乐器视界

    2-3页

    创展新时代 奏响新乐章——关注2024上海国际乐器展所蕴含的产业发展新思路

    王晋飞
    4-7页

    秦立巍:大提琴是我最诚实的朋友

    孟建军
    8-11页

    钢琴调律音准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下)

    宋丹
    12-15页

    钢琴高音区止音工具的对比研究

    刘乐琪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钢琴调律过程中,传统的钢琴高音区止音工具(止音夹)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使用方式较为复杂并且会由于材料与琴弦摩擦力较小而导致脱落,非常影响使用效率。本文通过实验论述三种常见的高音区止音工具,找出了最合适的止音工具为长条卡扣状硅胶止音条,以满足更多钢琴调律师的需求。

    钢琴调律钢琴调律工具对比分析

    19世纪欧洲各国长笛结构与指键发展研究的初探(上)

    李响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的欧洲长笛在音键整体设计和结构改进方面都展现了各国民族文化及演奏家的特点,同时更加注重运指的合理性和发音的准确性。五键、六键、八键、十一键长笛成为当时较为常见的结构样式。管体结构的完善显著提升了长笛的演奏性能,丰富了音乐作品的风格多样性,并推动了长笛的传播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确立。为了更详细地了解19世纪长笛结构和指键发展的变革,本研究将按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类阐述,旨在深入探讨同期不同国家长笛管体结构的并行发展情况。

    19世纪欧洲各国长笛结构指键

    音乐考古学的几点思考(下)

    王歌扬
    24-27页

    关中地区十六国墓击鼙鼓骑俑考

    马丽霞赵昆雨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中出现大量播鼗兼击扁圆形小鼓的骑吹乐俑,对此小鼓,学界一般都泛称"扁鼓",偶有称之为"节鼓"或"鼙鼓"者,但未作相应的考释。本文根据文献材料与考古实物认为,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骑吹乐俑播鼗兼击之鼓非节鼓之属,而系鼙鼓。

    关中十六国鼙鼓楚墓

    伶伦作律的乐器实践

    马骄杨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伶伦为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是中国古代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后世学者对"伶伦制律"的相关记载见于《吕氏春秋》,后又有严密分析与研究的文献。"伶伦作律"是中国音乐史上重要的事件,通过分析伶伦律,可知在笛管、钟、排箫等后世出现的乐器在实践上的乐律应用,从中也可知伶伦律给予后世乐器实践上的影响。

    伶伦作律中国古代乐器乐器实践管律钟律

    超"逸"之机:钢质丝弦"逸·精制"诞生记(上)

    卢艺戴卫戴闯
    36-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