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储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储运
油气储运

艾慕阳

月刊

1000-8241

ppogst@x263.net

0316-2312391 2312392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51号

油气储运/Journal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主要刊载石油、天然气、成品油以及其他介质输送和储存工程等方面的科技文章。面向全国的石油、石化系统,国防、民航、铁路、交通的油气储运部门;市政供排水、煤气、热力管网等单位以及有关设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砂质海床上海底管道侧向失稳试验研究

    路顺闫术明周晓东曹志强...
    692-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海洋环境具有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敷设于砂质海床上的海底管道易发生侧向失稳,但目前对海底管道侧向失稳的成因尚不明晰,亟需探究海流荷载作用下砂质海床上管道侧向失稳过程中的水动力荷载、管土相互作用等多种影响因素的耦合机制.[方法]采用自主设计搭建的机械加载试验装置开展多类型模型试验,在管道两端防止滚动与自由运动两种约束条件下,探究海底管道侧向失稳的物理机制,分析海底管道水下重力、管土摩擦因数、管道初始嵌入深度比、不同砂质土壤、端部约束条件等对极限侧向土阻力、侧向土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侧向土阻力随海底管道水平位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最终达到极限值;侧向土阻力系数随管道水下重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值;防滚管道的侧向土阻力系数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自由管道的摩擦因数对侧向土阻力系数的影响较小;防滚管道的侧向土阻力系数远大于管道两端自由的工况;防滚管道的初始嵌入深度比对管道出现最大沉降量及发生极限侧向土阻力的位置具有重要影响.[结论]海流作用下的管土相互作用是海流-管道-海床之间的动力耦合,明确了海流荷载作用下管道侧向失稳过程中极限侧向土阻力发展规律,可为海底管道的设计、敷设及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图11,表1,参31)

    海底管道砂质海床失稳机械加载端部约束侧向土阻力系数

    输油气站场区域化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孙勇刘朝阳李秋娟游泽彬...
    702-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管道技术不断发展,区域化管理模式成为长输油气管道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输油气站场区域化管理模式下的风险管控能力,厘清各管理层级在推进区域化管理进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已成为在输油气站场深入推进区域化管理的迫切需求.[方法]借鉴过程工业领域保护层思想,结合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等评价方法,以集中监视、集中控制、集中维护为核心思想,以提高作业区风险管控能力为目标,建立了输油气站场区域化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将区域化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在10座典型输油气站场进行应用,有效识别了各站场在技术基础、管理制度及人员运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梳理形成9大类、31项具体问题.发现各输油气站场改造后在集中控制、集中监视、可靠性评估方面的技术条件仍不满足要求;调度室、作业区以及维修队岗位机构、职责、集中巡检、维护等部分管理制度文件仍需完善,岗位机构的执行力和对制度文件的落实情况有待进一步加强;输油气站场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劳动组织结构仍需优化.[结论]通过在输油气站场开展区域化管理综合评价工作达到"查短板、找差距、指方向、强基础、促提升"的效果,为各输油气站场深入推进区域化管理提供统一的、可量化、可分级的系统性指导与技术支撑.(图5,表1,参20)

    油气站场区域化管理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考虑温压补偿的天然气管道自适应仿真方法

    殷雄徐波刘天尧温凯...
    710-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天然气管网运行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在线仿真技术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针对国外商业软件中在线仿真核心算法不公开的问题,从仿真模型构建、实时数据处理及温压补偿器设计3个方面提出一套适用于天然气管道在线仿真的自适应仿真方法.首先从管道基本流动方程出发,采用交错网格下的有限容积法进行离散求解,并利用线模型思想引入设备模型,使得天然气管道的流动仿真过程精度高、统一性好且扩展性强.同时基于 3 σ-MAF(3 Times Standard Deviation-Moving Average Filtering)方法实现了SCADA数据的实时处理,可识别传感器数据异常值并降低测量噪声.继而通过控制理论将模型自适应问题转化成以实测值与仿真值误差最小为目标的负反馈控制问题,并基于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算法设计了温压补偿器,实现在线仿真过程气体流动状态的修正,通过某实际管网算例进行算法验证.[结果]通过与SCADA实测数据对比发现,压力修正前、后的仿真值与实测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从2.407%降至0.066%,温度修正前、后的仿真值与实测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从1.525%降至0.273%,极大地提高了在线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考虑温压补偿的天然气管道自适应仿真方法具有算法稳定、误差修正快及收敛误差小的优点,可为后续国产化工业级在线仿真软件应用落地提供理论基础.(图8,表1,参26)

    天然气管道在线仿真模型自适应温压补偿器PID算法

    降低油气管道项目安全风险研究

    吴珮璐
    720页

    专刊征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