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俞凯

双月刊

2095-1426

66scjs@vip.sina.com

0523-86667121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南通路99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Journal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CSCDCSTP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首个长期弃置深水油田二次开发技术创新与实践

    文星王坤谢明英冯沙沙...
    610-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首个长期弃置的深水油田由于二次开发面临复杂的技术难题和较低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成为难以动用的边际油田.通过GGRP(地球物理-地质-油藏-生产)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实践,盘活弃置油田,保障高产稳产.针对剩余油分布的不确定性、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及水下管汇限温等问题,克服了多项前沿技术难点.这些创新技术包括长期水驱关停油田的剩余油预测技术、复杂油藏的地质导向及精细描述技术、油藏管流耦合模型流动保障技术,成功指导了油田的二次开发,显著提升了油田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该油田初期产能跃居南海东部油田前三,实际含水上升趋势与方案设计基本一致,预计增加可采储量达259x104m3.这一开拓性研究为长期弃置深水油田二次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科技成果在同类油田的开发进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深水油田长期弃置二次开发GGRP一体化技术剩余油预测超深探测地质导向油藏管流耦合模型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水力压裂中的研究进展

    卢聪李秋月郭建春
    618-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最新的水力压裂监测技术,应用于各大油田的水力压裂过程中,并且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已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为使业界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研究进展、现场应用情况,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和声波传感技术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监测基本原理出发,系统总结了各类传感技术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和在产液剖面、裂缝扩展形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未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利用温度或者声波信号转换得到周围环境温度或应变的变化情况,从而实现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实时监测;②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相比,温度传感技术的相关理论模型相对较为成熟,能够实现产液剖面及裂缝形态的相关计算;③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主要用于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注入、裂缝扩展等方面的监测.结论认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和开发,同时提高水力压裂效果评价技术水平,这对中国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温度传感技术声波传感技术水力压裂监测产液剖面裂缝扩展

    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压裂关键技术——以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为例

    李雪彬金力新陈超峰俞天喜...
    629-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煤层具有弹性模量低、泊松比高以及硬度低的特性,直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存在加砂困难和产气量低等问题.为此,确定了"验证+探索"的技术路线,现场验证簇间是否干扰,探索不同压裂液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直井现场试验表明,优先选择煤层作为水平井钻进的目标层,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发效果;②簇间距、排量、黏度、支撑剂粒径与加砂规模是解决加砂困难和改造体积的重要参数,建议采用大排量、高黏度和组合加砂的压裂工艺;③经现场应用,冻胶压裂液造长缝和水平井细分切割体积改造是实现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深层煤岩气效益增产的有效工艺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的成功为深层煤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技术上的突破和支持,对准噶尔盆地煤岩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深层煤岩气水力压裂水平井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集群式开发井位部署参数研究与应用——以HTC地热田为例

    盖长城赵忠新任路颜艺灿...
    638-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双碳"战略背景下,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而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是一种储量丰富、运行稳定、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近年来,随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逐渐增加,开发模式逐渐向集群式发展,相比以往的分布式开发模式,集群式开发具有经济、稳定、抗风险能力高、改扩建能力强等优点.但开发模式、采灌井网、采灌井距等关键参数仍在探索阶段,这些参数对集群式开发影响明显,亟须对此开展机理研究、优化关键参数.以HTC地热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耦合地下温度场、压力场、水流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开发模式、采灌井网、采灌井距条件下地下温度场、压力场、水流场变化规律,确定最优参数,指导矿场生产.实践证实,该方法可有效保障地热开发项目稳定运行,实现地热开发项目经济效益最优化.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集群式开发数值模拟开发模式优化井网优化井距优化

    塔西南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烃源岩评价与优选

    张福顺郑启明胡瀚文姚威...
    647-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西南地区石炭系油气显示丰富,为明确塔西南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烃源岩生烃潜力,通过干酪根镜鉴、有机碳测试及盆地模拟等技术方法,对卡拉沙依组烃源岩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卡拉沙依组烃源岩主要为Ⅲ型干酪根,TOC(总有机碳)含量介于0.2%~2.8%,平均值为1.0%,Ro(镜质体反射率)均超过0.7%.但烃源岩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巴楚地区石炭系烃源岩仅在海西晚期一次生烃,麦盖提斜坡石炭系烃源岩存在海西晚期和喜山期两期生烃,结合烃源岩厚度、TOC、成熟度和生排烃史等多种因素,认为麦盖提斜坡区卡拉沙依组烃源岩均已成熟并持续生烃,西部山前带烃源岩品质及生烃强度最优.

    塔西南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烃源岩评价热模拟

    基于数据和知识双驱动的储气库地面管道腐蚀风险评价

    毕彩霞
    657-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气库设备繁多,工艺流程复杂,风险因素众多,对其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近年来,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腐蚀失效事故频发,准确有效地分析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腐蚀失效的原因对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采用数据和知识融合双驱动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对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腐蚀失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贝叶斯腐蚀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导致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腐蚀失效的基本事件.其次,建立了腐蚀失效的知识模型,利用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的腐蚀失效故障树详细分析了导致腐蚀失效的原因.通过各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确定了各个基本事件在故障树结构上的重要性.最后,将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腐蚀失效的影响因素总结为四大类,生成判断矩阵并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权重值,为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因子的确定提供依据,得出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腐蚀失效的风险级别.通过储气库地面工艺管道腐蚀风险评价实例应用,研究可为储气库的安全管理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知识双驱动储气库地面管道腐蚀失效风险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征稿简则

    封3页

    本期导读

    胡文革束青林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