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俞凯

双月刊

2095-1426

66scjs@vip.sina.com

0523-86667121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南通路99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Journal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CSCDCSTP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爬行器在页岩气水平井射孔中的应用研究

    王俊方张龙富夏海帮王玉海...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连续油管传输射孔周期长、费用高、长水平段自锁等问题,开展了爬行器射孔的攻关试验.目前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主要采用泵送桥塞射孔联作进行分段压裂,首段射孔,因缺乏泵送通道,常采用连续油管传输射孔,作业周期相对较长,费用相对较高,不利于降本增效开发.南川页岩气田通过引进研制改进部分工具,扩展了滚轮爬行器的业务范围,实现了页岩气水平井爬行器射孔.爬行器射孔通过牵引器提供动力,将射孔枪输送到射孔位置,点火完成射孔.通过现场改进及试验,南川页岩气田解决了电压隔离保护短节、减震短节、转接头3个方面的问题,掌握了爬行器射孔的性能及其适用条件,为后续施工提供经验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爬行器射孔在井斜小于90.的页岩气井水平段首段射孔是可行的.爬行器射孔能满足页岩气水平井带压射孔作业需求,作业过程受井斜、井简洁净度的影响较大,相比连续油管射孔而言,其提速降本效果明显,单井节省施工周期2d,提效达50%.

    爬行器首段射孔页岩气水平井压裂

    渝东南地区茅口组气藏大石1HF井酸压工艺技术研究

    雷林张龙胜熊炜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渝东南地区在深层气藏,特别是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在浅层气勘探方面一直无较大进展,特别是浅层的茅口组气藏,为裂缝—基质型灰岩气藏,其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温度、压力系数均较低,裂缝发育一般,酸压过程中,酸液破胶困难、返排难、效果差,难以实现突破.以大石1HF井茅口组碳酸盐储层为例,分析其改造过程中的难点,合成了清洁胶凝酸稠化剂,并阐述了其自破胶的降解机理,优化了酸液体系配方,优选水平井分段酸压管柱,形成了清洁胶凝酸和多级封隔器的酸压工艺体系,同时优化了茅口组分段酸压工艺参数.大石1HF井累计完成4段酸压,酸液总用量为2 129.2 m3,压后测试工业气流产量为22.6× 104 m3/d.结果 表明:渝东南浅层灰岩气藏采用清洁胶凝酸和水平井分段酸压工艺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层位的酸压改造提供了借鉴.

    渝东南浅层气灰岩水平井清洁胶凝酸分段酸压

    页岩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研究——以平桥南区为例

    李佳欣张宁波周成香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泡沫排水采气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被各大气田广泛采用的排水采气技术;但因为各气田的生产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起泡剂的使用方式、型号、泡排制度等都不尽相同.目前平桥南区通过借鉴其他气田通常采用的24 h连续加注的方法,部分井在泡沫排水的应用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另外一部分井与现有泡排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为了形成一套适合平桥南区页岩气井的泡排模式,结合实验室评价、现场试验及经济性评价,证明泡排工艺能够有效地携出井底积液,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增产,但后期更侧重于降低页岩气井的产量递减,保证气井的稳产.优选出XHY-4M型液体起泡剂,在起泡剂浓度0.3%,消泡剂浓度5%~20%,消泡剂与起泡剂量比为1.2∶1,泡排井水气比大于0.5时,整体泡排效果较好.同时不断对泡排制度进行调整优化,采用“少注多次”的间歇泡排制度,更加适用且经济评价效果最优.此研究结果对同类页岩气井的稳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页岩气平桥南区泡沫排水采气起泡剂间歇泡排制度

    油田注水井能耗评价方法与应用

    邹永莉邓志强李同翔贺三...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找出能耗异常的注水井,对油田注水井进行能耗评价.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单泵单井模型,推导出单井输入功率与单井单位注水量电耗的线性关系式,并据此提出直线截距法和单耗节能率法,分别对注水系统和注水井进行能耗评价.利用我国西北地区A油田与东北地区B油田的部分注水系统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数据可知,单井输入功率与单井单位注水量电耗存在线性关系,直线斜率和截距综合反映了注水系统以及注水井的能耗情况.利用直线截距法对注水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传统的系统效率法基本吻合.利用单耗节能率法对注水井进行能耗评价,可找出能耗异常的注水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注水系统效率.

    注水井能耗评价单泵单井模型直线截距法单耗节能率法

    红山稠油油藏蒸汽吞吐CO产出规律物理模拟研究

    杨生榛刘冬冬蒲万芬朱秋波...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红山油田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CO生成量超标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室内研究工作.通过物理模拟及多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蒸汽温度、注汽量、焖井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于CO生成量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工艺参数交互作用下CO的产出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结果 表明:蒸汽温度、注汽量、焖井时间三个工艺参数中蒸汽温度是影响最大的主控因素,注汽量影响其次,焖井时间影响最小;降低蒸汽温度可以有效减少CO的生成量,但蒸汽温度降低至220℃以下时原油产量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红山油田CO超标程度相对较低的井,建议将蒸汽温度降低至220℃使CO生成量降低至安全范围以下,对于CO超标程度相对较高的井,建议将蒸汽温度降低至220 ℃以下,同时增大注汽量,在降低CO生成量至安全范围以下的同时保证周期采油量不发生明显的降低.

    蒸汽吞吐稠油CO物理模拟主控因素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压裂层段组合方法研究

    张善义兰金玉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特高含水后期压裂层差异性越来越小、考虑地质因素逐渐增多、压裂层段组合越来越难等问题,优选出能够反应油层特征的储层、物性、含油性、产能等参数,利用突变级数法,将每个小层的多个参数归一成一个综合评价值,通过该评价值进行压裂层段定量组合,这样就解决了高含水后期因压裂层段组合不合理造成的层段内部分砂体无法压开的问题,实现了压裂层段的高效智能组合.通过使用该方法,完成了研究区25口压裂井的层段组合,同期相比单井日均多增油0.5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对油层压裂层段定量组合具有良好的借鉴.

    突变级数法层段组合压裂储层参数物性参数含油性参数

    火驱阶段特征对比与分析

    蒋海岩李晓倩高成国任宗孝...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烧阶段的划分对火驱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指导现场的生产设计与调控.而以往燃烧阶段划分方法的阶段特征较为片面,没有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其参数指标的适用性不强.为了得到更全面的火驱燃烧阶段划分及驱油特征,通过一维燃烧管实验、数值模拟与火驱现场实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火驱的阶段特点,并将不同火驱过程中的生产动态、燃烧前缘推进特征进行对比论证,从中选取了生产井的产量增加倍数、含水率、空气油比、氧气含量、燃烧前缘推进速度等10个参数进行阶段性分析,得到阶段性特征,并将其作为阶段划分对比的指标,将富氧燃烧火驱、常规火驱分为4个阶段,蒸汽吞吐后火驱分为5个阶段,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燃烧阶段划分的参考标准,为现场生产提供参考.

    燃烧管实验火驱阶段划分燃烧前缘生产动态分析

    海上致密砂岩气藏体积酸压技术研究

    陈祥赵立强李小凡胡兵华...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致密砂岩气藏增产改造受多个因素限制,为促进海上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开展了对海上致密砂岩气藏体积酸压技术的研究.针对砂岩储层酸压易出现的3点问题,对地质和工程提出6点要求.从储层岩性特征、脆性指数、应力特征和天然裂缝发育情况等方面对气田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具备砂岩储层体积酸压的地质和工程条件.针对异常高温、高破裂压力、水锁伤害及水敏伤害严重等问题,研制出一套酸液体系,配方为:8 %HCl+5 %SA702+60 %NaBr+1%WD-12+5 %SA601+1.5 %HJF-94+10%乙醇+1%SA1-1+1%WD-5B+1.5 %SA1-7.酸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储层破裂压力,实例应用中降低了9.5 MPa.采用6 mm纤维层内/缝内暂堵和1.5%纤维+0.8%小颗粒+1.2%大颗粒层间暂堵转向工艺进行体积酸压改造,单井增产了6.1倍,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可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海上气田致密砂岩体积酸压酸液体系酸预处理暂堵转向

    信息动态

    前插1-前插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