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俞凯

双月刊

2095-1426

66scjs@vip.sina.com

0523-86667121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南通路99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Journal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CSCDCSTP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表征初探及干酪根吸附特征研究

    侯大力韩鑫唐洪明郭建春...
    636-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附气是页岩气赋存在页岩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吸附气是页岩气后期产量的主要来源.吸附气主要赋存在页岩有机质干酪根和黏土矿物中,而有机质干酪根中吸附比例较大.因此,研究页岩有机质干酪根的特征及其吸附机理对页岩气开发有重要作用.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为研究对象,通过固体核磁共振谱分析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表征干酪根的微观结构,构建了干酪根的分子结构模型.利用磁悬浮重量法实验、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GCMC)和分子动力学(MD)的分子模拟方法,分析CH4在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的吸附机理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实验样品干酪根的分子式为C237H219O21N5S4;CH4在干酪根中的超额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相同孔径和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CH4的超额吸附量和总气量逐渐变小;干酪根中的C原子和S原子是造成CH4吸附的主要原因;靠近干酪根孔壁的CH4呈现吸附态,远离干酪根孔壁的CH4呈现游离态,随着孔径的增加,CH4密度的两峰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宽,峰值逐渐下降.

    页岩干酪根分子结构吸附特征分子模拟龙马溪组

    基于产量递减与LSTM耦合的常压页岩气井产量预测

    韩克宁王伟樊冬艳姚军...
    647-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压页岩气井产气递减规律不明确、预测困难等问题,将产量递减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页岩气井产量递减模型与LSTM(长短时间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耦合预测方法.首先,依据页岩气井产水特点将南川常压页岩气井分为2类,类型1气井早期气水同产,后期产水明显减少,类型2气井长时间气水同产;其次,基于双对数诊断曲线和特征曲线明确气井的流动阶段,并采用7种常用的气井产量递减模型对不同类型页岩气井进行产量分析;最后,将递减模型的误差作为LSTM模型的输入,叠加得到耦合方法下产量预测.结果表明:拟稳态流动阶段的类型1的X1气井,优选递减模型为改进双曲递减模型和AKB递减模型,线性流动阶段的类型2的X2气井,优选SEPD(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和Duong递减模型;对于递减模型误差较大时,耦合LSTM模型后,页岩气井产量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而递减模型误差较小时效果不显著.

    常压页岩气产量递减模型LSTM模型流动阶段双对数诊断耦合方法

    双井同步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离散元模拟

    张家伟刘向君熊健梁利喜...
    657-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条件下的双井同步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及演化规律尚不明确,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裂缝重新定向,影响水力压裂效果等问题.通过离散元法,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裂缝扩展规律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当井间连线与最大主应力夹角θ为0°时,在水平应力差的影响下井壁周围应力分为2个阶段:裂缝相交前稳定阶段以及裂缝相交后急剧上升阶段.随着水平主应力差减小,破坏模式由单一裂缝转变为多裂缝破坏.当θ不为0°时,由于地层的地应力场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裂缝偏转,形成连通两井的倾斜裂缝.在压裂过程中裂缝的扩展对周围区域施加较大的应力,而局部应力状态大小和方向的改变都因主裂缝的扩展而改变,使裂缝偏离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

    非常规油气水力压裂同步压裂离散元破坏模式

    常压页岩气藏成因分析与有效开发——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

    薛冈熊炜张培先
    668-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东南缘(简称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以武隆残留向斜型常压页岩气藏和涪陵背斜型高压页岩气藏为代表的2种页岩气藏类型.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利用页岩埋藏史、钻井及水平井压裂参数等资料,根据常压页岩气地质特点,开展常压页岩气藏成因分析及形成机理研究,结合2口页岩气水平井的实际生产效果,优化了常压页岩气藏压裂工艺参数,并得出结论:①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常压页岩气藏主要经过燕山期和喜山期两期构造作用破坏调整形成;②构造抬升导致的页岩气逸散是形成常压页岩气的主要原因;③武隆常压页岩气藏与Marcellus(马塞勒斯)常压页岩气藏地质特点相似,但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压裂规模模拟表明武隆常压页岩气藏需进一步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有望实现有效开发.

    常压页岩气有效开发五峰组—龙马溪组四川盆地东南缘

    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研究

    罗红文张琴李海涛向雨行...
    676-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目前缺乏可靠的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对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认识不清,导致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致密油水平井产出剖面定量评价仍是一项技术难题.鉴于此,创建了考虑多种微热效应的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探究了井筒温度剖面受不同单因素变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不同因素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产量、裂缝半长、储层渗透率、井筒直径、水平倾角、裂缝导流能力、储层总导热系数(Q>xf>K>D>θ>FCD>Kt),明确了影响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的主控因素为裂缝半长和储层渗透率.研究成果为定量分析致密油水平井井筒流动剖面、人工裂缝等参数提供了可用温度模型和理论支撑.

    温度剖面影响规律温度剖面预测模型致密油水平井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考虑压驱注水诱发裂缝影响的注水井压力分析

    崔传智李怀亮吴忠维张传宝...
    686-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驱注水井底压力分析对压驱效果评价与储层参数反演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得压驱注水井井底压力响应和压驱注水产生的动态裂缝参数,从裂缝扩展角度出发,运用渗流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在考虑裂缝扩展、裂缝形态、注入流体滤失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考虑压驱注水诱发裂缝影响的注水井压力分析模型,获得了压驱注水井井底压力响应,分别分析了注入流量、产液量、地层渗透率和井距因素对压力的影响,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压驱井,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压驱注水井流体流动分为5个流动阶段,分别为压驱起裂初期阶段、裂缝扩展阶段、线性流动阶段、过渡流动阶段和边界控制流动阶段;随着注入流量的增大,裂缝扩展阶段越明显,且产液量越大,在压驱注水后期双对数压力分析曲线上翘幅度越小.该研究对压驱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注水井动态裂缝对水井井底压力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压驱注水井压力分析动态裂缝扩展压裂液滤失

    东海低渗透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实施及效果评价

    张凤喜牛丛丛张一弛
    695-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作业环境限制,海上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水平井实施后的压裂效果对水平井产能有着显著影响,如何评价压裂效果以指导水平井的压裂开发,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东海平湖区块低渗透储层地质概况及该区块第1口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施工过程,其次采用SPEE(国际石油工程评价委员会)最新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对该口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压裂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该井压裂施工参数的分析及压裂前后EUR(最终可采储量)的对比,得出该口水平井压裂后的气采收率较压裂前提高了9.3%,油采收率提高了6.6%,证明了该压裂效果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东海平湖区块第1口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及压裂效果评价的成功,为今后海上低渗透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奠定了基础.

    海上低渗透储层分段压裂水平井效果评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征稿简则

    封3页

    本期导读

    姚红生熊亮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