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西闻喜花馍艺术元素与文化内涵研究

    张瑞芳张成禄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山西闻喜花馍作为民间面塑艺术中的瑰宝,以卓越的工艺、富有创意的形态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反映了当地独有的风土人情与传统习俗.文章阐述闻喜花馍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深远影响,并对花馍中繁复的图案和精致的纹饰进行细致解读.方法:文章深入研究闻喜花馍精细的制作技艺,其显著的形态特征、繁复的纹样设计以及巧妙的色彩搭配令人瞩目.此外,深入剖析闻喜花馍的艺术特征,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祭祀礼仪、祈福祝愿以及生命繁衍等传统习俗.结果:闻喜花馍的形态精致、栩栩如生,充满三维空间的韵味;在设计上对点、线、面的运用达到了精妙绝伦的境界;通过精美的花卉纹样设计,展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闻喜花馍以繁复的造型夺人眼球,其艺术元素植根于山西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受闻喜县独特的民俗风情滋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祈愿,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虔诚敬仰,以及对亲人、朋友、社会的深厚情感.结论:闻喜花馍的艺术元素富有美感,人们的吉祥祝愿和对美满生活的向往都能通过其得到鲜明且深刻的展现.

    山西闻喜花馍艺术元素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下河南四平调剧团个案考察

    孟莉莎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通过考察历史背景下的河南四平调剧团,特别是范县四平调剧团和商丘四平调剧团,探究其成立、演出、没落与重建的历程,深入理解四平调这一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演变及文化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个案分析法及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广泛搜集四平调及河南四平调剧团的相关资料,并对范县四平调剧团和商丘四平调剧团进行实地调查,深入分析其历史发展过程.结果:四平调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戏曲剧种的演变过程,曲调丰富多样.以范县四平调剧团和商丘四平调剧团为代表的河南四平调剧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起落兴衰,在传承与发展地方戏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四平调作为地方戏曲剧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一定的文化价值.然而,受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与传承面临诸多挑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四平调及其剧团的保护传承,推动其繁荣发展.

    历史背景河南四平调剧团范县四平调剧团商丘四平调剧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贺磊
    162-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方法:将文献分析法和实践观察法相结合.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特点.其次,观察并对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分析该教学法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有效增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提升其音乐素养.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均表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其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与和声,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同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结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能促进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提升.但该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发挥其最大的育人作用.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课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对幼儿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为幼儿音乐教育提供更多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音乐素养

    "四全"媒体理念指导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董轩志王丹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资源.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存在内容方式单一、红色资源挖掘不够、传播力量分散、师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基于"四全"媒体理念,在形式和方法创新上下功夫,旨在不断提升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方法:文章以"四全"媒体理念为指导,提出高校要在丰富传播内容、拓展传播方式、创新表达形式、壮大传播主体等方面下功夫.结果:文章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实践经验,提出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力提升策略:拓展时空领域,不断提升影响力和链接力;丰富形式载体,不断提升亲和力和感召力;打造主客一体,不断提升价值力和聚合力;提高传播深度和精度,不断提升引导力和共情力.结论: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四全"媒体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必将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更多活力.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依托全息媒体丰富红色文化叙事方式,依托全程媒体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媒介,依托全员媒体壮大红色文化传播主体,依托全效媒体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精准性与有效性,推动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面、触达面.

    "四全"媒体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力

    虚幻引擎5 MetaSounds与Niagara系统的音画交互研究

    区焯为
    169-17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围绕虚幻引擎 5,深入探讨其MetaSounds与Niagara系统在音画交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视听体验的重塑及对新媒体艺术领域的潜在影响.方法:以虚幻引擎 5 为平台,系统阐释MetaSounds与Niagara系统的功能及蓝图可视化编程工具的作用,详细介绍虚幻引擎 5 中音画交互设计方法的流程与技术要点.运用对比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凸显该系统的创新性与特点.结果:在虚幻引擎 5 中,音画交互设计的实现十分高效且易于优化调试.MetaSounds音频系统通过节点式工作流程、模块化设计等增强了音频处理能力,Niagara视觉系统在色彩映射、纹理渲染等方面表现出专业性与可调性.蓝图实现了音画系统的高效通信,提升了创作效率.此方法增强了音画的协调性与互动性,创造了沉浸式体验,优化了音画数据和通信流程.结论:虚幻引擎 5 的音画交互系统具有创新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为音画交互设计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技术手段,推动相关领域进步,同时为创作者选择平台和软件提供参考.

    虚幻引擎5音画交互MetaSoundsNiagara

    舞台灯光仿真软件在灯光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宋超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舞台灯光仿真软件在灯光设计领域的应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灯光设计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减少后期制作过程中因设计不当导致的技术调整,为舞台演艺的视觉效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方法:文章首先概述舞台灯光仿真软件的发展背景,强调其在现代舞台灯光设计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当前主流的几款舞台灯光仿真软件,包括WYSIWYG、L8、Depence r3以及UE5等,阐述它们在建模、光效模拟、离线编程等方面的具体功能和优势.这些软件通过数字化的三维空间,使灯光设计师能够在仿真环境中对舞台灯光进行全方位的预览和调整,从而实现"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效果.同时,文章介绍这些软件在模拟舞台烟雾、特效风机、舞台机械以及摄像机等辅助设备方面的卓越表现,进一步提升设计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结果:舞台灯光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灯光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设计师可以在仿真环境下预览灯光效果,调整灯具配置和灯光效果,并与导演、表演、美术等相关人员协商确定最终设计方案.此外,离线编程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剧场演出空间的使用效率,降低演出成本.结论:舞台灯光仿真软件已成为现代舞台灯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能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促进舞台灯光技术创新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舞台灯光仿真软件将在演艺设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舞台灯光仿真软件舞台灯光灯光设计

    生态美学视域下关于《四个春天》的解读

    王艺
    175-17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电影《四个春天》如何通过独特的生态美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贵州的自然美景和人类情感的力量,为观众创造富含诗意的视觉体验,并带来生命启示.方法:文章分析影片中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探讨导演如何运用山水画般的视觉元素展现贵州的自然之美,并通过对家庭温情和人际关系的细腻刻画,表现出中华文化中的互爱与扶持.此外,文章还分析影片中陆家父母面对生命无常时所展现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指出影片如何激励观众在困境中保持希望与信念.结果:影片《四个春天》通过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为观众创造了诗意的视觉体验,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类情感的深厚力量.影片中的自然生态象征着人们对平静和归属的渴望,社会生态反映了人情味和传统家庭观念,精神生态则传递出坚韧与乐观的人生态度.结论:《四个春天》不仅是对贵州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类情感和精神力量的探索.通过影片生态之美的展示,观众能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寻找到一片心灵的诗意之地,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四个春天》生态美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变迁探究

    金天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梳理 19 世纪晚期到 20 世纪初期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变迁,并厘清其发展脉络.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一元化到二元化的发展,大体分为 6 个不同阶段,即 19 世纪末期至二战前、二战时期、冷战时期、中美建交时期、苏联解体时期、20 世纪初至今.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细读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好莱坞电影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梳理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变迁.结果:通过梳理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演变历程,发现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竞争和融合成为主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迫在眉睫.结论: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影响巨大.中国电影人应积极学习先进,全面反思自我,推动中国电影繁荣发展,从而在大银幕上重塑中国形象.电影是文化的载体,全面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电影人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好莱坞电影中国形象变迁

    声音设计在多媒体叙事中的情感表达与沉浸感营造探究

    郝锦坤
    181-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声音设计在多媒体叙事中的情感表达与沉浸感营造方法,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优化观众体验.方法:通过解析声音设计的叙事技法,包括节奏与速度的叙事控制、音量与音色的叙事暗示、空间与层次的叙事构建,并结合音效、音乐与语音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以及环境音效、动态音乐与语音交互在沉浸感营造中的应用,具体阐述声音设计的方法.结果:研究发现,合理的声音设计能够有效引导观众的情绪波动,促进叙事情感表达,增强观众的沉浸感.《最后生还者》《寻梦环游记》《肖申克的救赎》等作品通过精妙的声音设计,成功营造出紧张、温馨、神秘等多样的情感氛围,使观众在视听双重体验中深度融入叙事情境.结论:声音设计在多媒体叙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技法与情感表达手段,能够显著强化作品的艺术效果,优化观众体验,为多媒体创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声音设计多媒体叙事情感表达沉浸感营造

    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异化的实践探究

    周旋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社交媒体时代,主动网络隐匿行为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先私密后公开"的自我呈现方式,如何反映现代人在数字世界的情感联结状态及其背后的动机,以及这种行为模式对个人身份构建和社会互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网民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并对选择退出或限制社交媒体使用的个体进行深度访谈,以理解他们选择网络隐匿的原因及实践过程.结果: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限制社交媒体上的可见度来保护个人隐私,减少社交压力,追求更高质量的社交互动."先私密后公开"的现象表明,用户首先会在有限的受众范围内分享个人信息,随后可能选择性地向更广泛的圈子开放,这一转变揭示了个体在网络空间内平衡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努力.结论:主动网络隐匿不仅是对隐私保护需求增长的响应,也是对过度曝光和社交媒体疲劳作出的反应.它标志着社交媒体使用模式正朝着个性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也反映出用户在网络环境中寻求真实社交体验的愿望.这种趋势要求社交媒体平台重新思考设计原则,以更好地支持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需求,构建健康积极的在线交流环境.

    "先私密后公开"社交媒体用户网络隐匿自我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