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唐凌

月刊

1672-6243

ysp12508@sina.com

010-51645692

100029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七里渠南村371号

艺术评论/Journal Arts Critic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行合一":主题性雕塑创作体会浅谈

    李继飞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的主题性雕塑创作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达了时代精神,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视传递真实情感,探索出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创作路径,实现"知行合一".当下,主题性雕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已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雕塑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公共服务与大众美育的融合等.主题性雕塑创作在"知行合一"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主题性雕塑主体意识时代精神情感传递知行合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海粟游学日、欧与其现代油画风格转型

    李永强
    10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海粟1919年赴日、1929年至1931年游欧的经历,对其现代油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1919年的游学使他开阔了眼界,坚定了研习现代油画艺术的道路,既有对印象派的研究,也有对现代派绘画的学习,并开始探索自我油画风格.1929年至1931年游欧期间,他学习的对象较为集中在后期印象派与现代派艺术,并逐渐形成个人风格,油画笔触的表现力越来越强,技法技巧更加多元,色彩的丰富性也得到进一步发挥,东方艺术形式与情感语言逐渐呈现.刘海粟对西方油画的学习是理性的、自信的,他兼容并蓄地进行着学术思考,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油画之路.

    刘海粟游学现代油画风格转型

    忠实于对象是唯一标准:试论戴泽早期的艺术认识与创作

    郑石如
    12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围绕戴泽艺术作品举办了数次较具规模的展览,关于戴泽艺术的学术研究与理论探讨不断深化,相关思考的角度也日渐丰富.纵览戴泽不同时期的写生与创作,其形式语言上的变化是相对平稳的,其中的创作观念与价值标准甚至是一以贯之的.基于此,对戴泽早期创作成果的特征剖析与思想追踪便显得尤为关键.以戴泽20世纪40年代的写生作品为研究重点,以具体的作品分析为辅助,可从多个角度展开对戴泽早期艺术认识的分析与总结.

    戴泽现实主义20世纪40年代写生

    演艺胜境凝理论篇章 人文表达蕴系统精华——评宋飞新著《二胡艺术论》

    郭树群
    13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系统理论的层面关注宋飞教授的力作《二胡艺术论》,内容主要涉及系统思维下的演奏理念和技术训练.着意感悟该书阐释的"人器和谐演奏法",二胡演奏训练的"文化诠释力""双语教学""不练琴""站奏""死谱活奏""以曲带功""模仿""共情能力"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演艺理念和经验,可以彰显该书所呈现的时代性和系统性.

    《二胡艺术论》系统思维和鸣双语教学全身体训练

    闳与约:孔六庆《中国花鸟画学研究》管窥

    王翔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六庆著《中国花鸟画学研究》共六个部分,从史、论、创、教等方面做出了"用客观的眼光发现客观的存在并把它讲出来"之"学术"定义的生动示范.《中国花鸟画学研究》贯通"行知合一"的学术思想,把握"大道至简"的学术思路,阐述"中国性"的本质思辨,紧扣"古"的形而上的学理思维,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论,研究思想突出体现于文化力量大而强之"闳"与深入理解花鸟画表现的特殊性之"约",为当代中国画学研究提供了启示.

    《中国花鸟画学研究》学理思辨

    林国胜艺术作品

    林国胜
    159页

    赖勇军艺术作品

    赖勇军
    160页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