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唐凌

月刊

1672-6243

ysp12508@sina.com

010-51645692

100029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七里渠南村371号

艺术评论/Journal Arts Critic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一种"生活美学"的话剧创作路向——简谈日常"烟火气"在当下话剧中的艺术表现

    胡应明
    43-45页

    为时代发声 写人民故事

    林蔚然
    46-50页

    主旋律戏剧创作的突破和亮点

    刘平
    50-53页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源头"与"活水"

    徐健
    53-56页

    演艺新空间的观察与思考

    宋宝珍
    57-59页

    沉浸式演出——探索现场演艺的新体验与新可能

    赵晨琳
    59-61页

    "南京新剧荟"的创新和发展

    袁雪峰
    61-63页

    浅谈主流戏剧的商业路径——核心力量是"共情"

    吴凤未
    63-65页

    不到黄河心不甘——"狂飙诗人"柯仲平的启示

    吴思敬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称为"狂飙诗人"的柯仲平是一位资深的革命者,是党在文化战线上的一位忠诚战士.革命者的身份和立场决定了柯仲平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激情澎湃的艺术风格.柯仲平到达延安后,以"不到黄河心不甘"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走一条诗歌民族化与大众化的道路,创作了大量街头诗与《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两部长诗,并全力推进诗歌朗诵活动,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柯仲平终其一生都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坚贞不渝,对中国新诗民族化与大众化不懈追求,这是柯仲平留给我们的在为人与为诗上的双重启示.

    柯仲平民族化大众化街头诗朗诵诗

    人民·人民——刘文西的艺术观及创作论

    尹成君
    7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刘文西的创作备受瞩目.他以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开创了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黄土画派",创作了独具民族审美特性的系列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陕北人物形象.他的艺术创作集中刻画了陕北地域生活的新面貌,秉承"为人民而艺术""为人民而创作""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等艺术理念,孜孜以求,勤奋创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增添了独特色彩.

    刘文西人物画陕北地区为民立言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