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唐凌

月刊

1672-6243

ysp12508@sina.com

010-51645692

100029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七里渠南村371号

艺术评论/Journal Arts Critic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艺术融入旅游目的地空间有效路径的学理分析

    李竞爽
    13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对人们的精神关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将文化外化为显性体验的最佳媒介.艺术能否有效融入旅游目的地空间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人们的美育培养和精神家园的建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符号学、哲学、心理学等理论,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通过"对目的地空间的静态艺术符号拼贴""在目的地空间内营造动态艺术沉浸氛围"以及"预设目的地空间艺术化及其嵌入要素复杂配景"等路径,有望增加优质旅游产品的供给力度,提升旅游体验.

    艺术融入旅游目的地空间路径学理分析

    时调曲子传千古 代有学人出新篇——《从明清小曲探究曲子创承机制》读后

    齐柏平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明清小曲探究曲子创承机制》是近年来关于明清小曲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多重创新意义.该书强调历史人类学研究理念的运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从创承机制、音乐形态、仪式为用三个方面对"曲子"这一音乐事象的核心元素进行剖析.该书考察了曲子在历史上整体发展的演化脉络,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及至民国时期的创承与发展,在整体把握下,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对明清小曲的形态衍化与传播过程、乐人群体与曲子创承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而详细的解读.

    明清小曲创承机制整体视野多重视角传播

    从"接受"拓展话剧研究的新格局——评陈军《戏剧内外:中国话剧的接受研究》

    陈健昊
    14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众的在场决定了接受研究可以作为打通戏剧"内部"与"外部"的有效路径,陈军新著《戏剧内外:中国话剧的接受研究》便由此出发,以观众的接受反应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中国话剧接受的历史脉络与结构特征,弥补了过去研究对于话剧接受效应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忽视,在学术上开拓了新的空间、方法和格局.作者提出"中国话剧观众审美论"和"中国话剧接受主体论"两大重要命题,既揭示了中国话剧观众注重实用性、故事性、抒情性的欣赏习惯,又对观众的场域结构进行了细化,使不同的观众主体及其历史作用得以显现.这不仅有助于话剧研究在微观上深描作品的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促进研究观念和方法的革新,更能推动戏剧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完善.

    中国话剧接受美学观众审美接受主体

    作品选

    封2,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