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方药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方药膳
东方药膳

谭兴贵

月刊

1671-3591

0731-5381509 5540052

410007

湖南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东方药膳/
查看更多>>东方药膳》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份以介绍药膳食疗内容为主的科普性期刊,它填补了我国药膳食疗刊物的空白。它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熔历代医疗饮食防病治疗经验及特色药膳制作文章于一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切合实际、雅俗共赏、一册在手,将给您带来饮食文化的享受和健康的保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乌灵胶囊联合刮痧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啜阿丹王丽彦
    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刮痧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61例频发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联合刮痧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使用VAS疼痛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TESS评分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PSQI评分、HA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刮痧可缓解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焦虑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乌灵胶囊刮痧频发性紧张型头痛临床疗效

    平胃散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李乔六
    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平胃散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诊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平胃散加减给药,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等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关中医证候嗳气、恶心呕吐、反酸、呃逆等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平胃散加减给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升疗效.

    慢性浅表性胃炎平胃散常规西药中医证候积分疗效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朱春芬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妇产科接纳的慢性盆腔炎女性患者92例,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一般组行抗菌药治疗,治疗组行中医药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附件包块规模(0.97±0.24)cm低于一般组的(2.27±0.62)cm、盆腔积液(21.36±1.63)ml低于一般组的(29.31±2.21)ml(P<0.05);治疗组总治疗效果95.65%高于一般组的76.09%(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女性的机体功能,整体治疗效果较好,术中安全度较高,值得推广.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

    输尿管上段结石运用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的效果分析

    朱伟
    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运用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收的7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与改良组各36例,基础组运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改良组运用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改良组5.56%,基础组3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蠕动时间等指标上,改良组各项明显少于基础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清除率上,改良组97.22%,基础组86.1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应用到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可以减少治疗并发症,提升结石清除率,治疗后恢复速度快,整体状况更为理想.

    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效果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周菲惠冬梅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情况.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60例产妇,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入组时根据数字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80例)、实验组(80例)两组.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则再给予马来酸角新碱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量和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疗效率也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可有效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缩宫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周群路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过程中应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1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对组间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出血、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出血、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

    郑波张艳敏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胺碘酮用于治疗心理衰竭伴发快速房颤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分别纳入44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地兰或地高辛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h、12h、24h的心室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心室率为(139.86±16.24)次/分与参照组的(138.72±18.67)次/分无差异(T=0.3055,P=0.7607),统计学无研究意义;治疗后6h心室率为(106.48±13.26)次/分低于参照组的(117.37±14.52)次/分(T=3.6735,P=0.0004),治疗后12h心室率为(95.47±12.69)次/分低于参照组的(108.32±13.91)次/分(T=4.5269,P=0.0000),治疗后24h心室率为(77.21±8.32)次/分低于参照组的(95.27±10.74)次/分(T=8.8178,P=0.0000),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参照组的75.00%(X2=8.5694,P=0.00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4%低于参照组的18.18%(X2=4.0615,P=0.0438),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心理衰竭伴发快速房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室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心力衰竭快速房颤胺碘酮

    乳酸菌素片联合艽龙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赵海明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乳酸菌素片联合艽龙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中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60例.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艽龙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艽龙胶囊联合乳酸菌素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乳酸菌素片联合艽龙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乳酸菌素艽龙胶囊消化不良

    妇产科的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赵鑫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的52例学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接受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26例)接受普通教学法,统计分析两组的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实践分数以及理论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学生的考核结果越好表明妇产科的临床教学效果越好,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妇产科临床路径教学法理论

    血液灌流在急诊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珍珍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血液灌流在急诊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急诊科救治工作效率提供统计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调查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7),分别采用血液灌流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几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在急诊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工作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中毒预后转归,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控制并发症的出现,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血液灌流急诊科急性中毒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