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徐晓光

季刊

1674-621X

Ystxk2009@163.com

0855-8558958

556011

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开元大道3号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Original Ecological National CultureCHSSCDCSSCI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立足贵州、推介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反映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成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集产、学、研一体化的试验试点期刊。 读者对象:国内有关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事业的国内外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识生产、文本流变与阐释的陷阱——以《望夫云》传说为中心的考察

    杨文辉
    11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关《望夫云》的知识生产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历史过程,是洱海区域的地方性知识与中原传统知识资源有机交融的结果.基于文献记录的梳理表明,《望夫云》不是产生于南诏时期,而是在明代见于载录的多种知识资源基础上,由知识精英于清初重新书写而正式产生.文本所反映的,是明末清初洱海区域的社会情境;当下对《望夫云》的主流认知,则肇始于徐嘉瑞先生对《望夫云》的重新建构与阐释.

    知识生产文本流变民间传说望夫云

    明清时期腾冲坝区的移民开发与"边汉社会"生成——一个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陈艳尹建东
    13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腾冲地区的军政建置与移民开发,主要是围绕着适宜农耕和定居的坝子展开的.以坝区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当地的族群结构和人群分布格局,而且也推动了腾冲地区"边汉社会"的生成.其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族移民的宗族建设与汉文化主导下的地方社会重构;二是土著人群汉化与宗族化发展过程中的身份、认同转变.这使得腾冲"汉人社会"的形成路径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或许可以为学术界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路径和思考方向,并有助于从"边疆视角"理解、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时空特点及其复杂历史动因.

    坝子移民开发边汉社会历史人类学腾冲

    祖坟之争: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居住正统性与地方秩序建构

    王君张末
    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起争夺祖坟的案件引发我们对清水江下游地区复杂人群关系的探究.明清时期的清水江下游地区,围绕着木材的种植与经营活动,世居乡民与外来移民在这一区域内不同村寨内展开了一场合作与争竞并存的长期互动过程,形成了此区域内不同人群交往活动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表达.对于"起源优先"原则的强调正是对于"居住正统性"的诉求,也体现了这一区域社会内的地方秩序的具体样态.

    清水江坟山起源优先居住正统性地方秩序

    Abstracts

    153-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