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岩石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岩石学报
岩石学报

翟明国

月刊

1000-0569

ysxb@mail.iggcas.ac.cn

010-82998205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岩石学报/Journal Acta Petr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本刊主要报道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石学领域各学科包括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同们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矿学、造岩矿物学等方面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同时也刊载综述性文章、问题讨论、学术动态以及书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西松树岗花岗岩型铌钽矿床的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

    诸泽颖王汝成王登红李建康...
    2786-2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松树岗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位于江西省上饶市葛源镇,不仅是华南最大花岗岩型钽矿床,同时还共伴生有铌、铷、锂、钨、锡等多金属.松树岗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近地表产出石英脉型钨锡矿,深部隐伏为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花岗岩体具有垂向分带性,深部为花岗岩主体黄玉钠长石花岗岩,垂向向上依次为云英岩化花岗岩、钾长石花岗岩以及似伟晶岩壳.花岗岩具有特征的"雪球结构",斑晶为石英或钾长石.松树岗铌钽矿床岩体产出铌钽氧化物(包括铌铁矿、钽铁矿、锡锰钽矿等)、锆石、锡石以及黑钨矿.铌铁矿原位U-Pb定年结果显示成矿年龄约为130Ma.铌钽氧化物、锆石、锡石等副矿物常显示明显的核边结构,其中铌钽氧化物核部为铌铁矿,边部为钽铁矿和锡锰钽矿,记录岩体经历了明显的岩浆-热液多阶段成矿过程.松树岗花岗岩云母以铁锂云母为主,Li2O含量为2.89%~4.29%.主体钠长石花岗岩中铁锂云母可分为片状铁锂云母(Znw1)和细粒铁锂云母(Znw2),其中片状铁锂云母(Znw1)同样具有环带结构,且环带主要由Rb含量变化导致.片状铁锂云母核部Rb2O为0.9%~1.16%,边部Rb2O含量升高,最高可达4.08%.细粒铁锂云母(Znw2)分布于基质中,含有较高的Ta含量(110 ×10-6).云英岩中出现束状或放射状产出的铁锂云母(Znw3),具有较高的Sn含量(464 ×10-6).片状铁锂云母核边结构记录岩浆演化过程,云英化花岗岩中的铁锂云母为热液成因.松树岗花岗岩型铌钽矿床是一个高演化稀有金属花岗岩,造岩矿物铁锂云母和副矿物铌钽氧化物记录岩体经历了岩浆到热液阶段演化的过程.地表石英脉型钨锡矿以及岩体中特征的"雪球结构"是重要的高演化稀有金属花岗岩重要的找矿标志.松树岗岩体位于著名的灵山杂岩体周围,灵山岩体的边缘仍然具有出露有类似稀有金属矿床的可能,需加大对区域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勘查及理论研究力度.

    铌钽矿床松树岗岩体花岗岩型成矿机制

    江西宜春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岩浆分异机制及成矿模型

    凡秀君刘杨丁沛勋钟春荣...
    2803-2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宜春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地之一,分布有全国最大的锂和钽矿生产基地,而雅山复式岩体是华南地区著名的稀有金属花岗岩.本文通过对前人岩石地球化学和岩石矿物学数据的梳理,发现锂及其他稀有元素在黄玉锂云母花岗岩中高度富集,具有以下规律:黑磷云母-白云母花岗岩→锂云母钠长花岗岩→黄玉锂云母花岗岩,岩浆分异程度逐步增加且逐渐从熔体过渡到熔体-流体共存体系,全岩SiO2含量、Nb/Ta和Zr/Hf比值、A/CNK和δEu值发生规律性变化;Ta、Nb等稀有矿物在矿床中呈浸染状均匀分布而不是流体成因的脉状或网脉状,且被主要造岩矿物所包裹,并见有雪球结构;各阶段的云母具有岩浆结晶作用形成的特征,如呈片状产出,边界平直,有锯齿状、裂片等.综合分析,我们认为:(1)在经过壳幔岩浆组合的过程中使得华南变质基底部分熔融形成初始岩浆,初始岩浆经历了原地高度结晶分异演化过程;(2)富含稀有金属的岩浆热液经过高度结晶分异过程,使得锂、铌、钽等稀有金属元素愈来愈富集于残余熔体中,最终形成稀有金属花岗岩;(3)伟晶岩壳构成岩浆房与外界的隔绝屏障,使F、B、Li、P、H2O等易挥发组分无法逃逸.由于上覆伟晶岩壳形成的封闭体系和下伏幔源岩浆提供的充足热量,使得岩浆房在热驱动机制下长期保持原地分异状态,最终形成雅山锂铌钽矿床.

    稀有金属成矿模型高分异花岗岩岩浆演化江西宜春

    四川阿坝可尔因锂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李鑫代鸿章王登红刘善宝...
    2819-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松潘-甘孜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锂矿成矿带,其中部地区的可尔因锂铍稀有金属矿田是最重要的伟晶岩型锂矿资源基地之一.本文在已开展的地质矿产调查及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田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完善了可尔因锂矿田成矿模型,并进一步指出了区域找矿方向,对提升区域伟晶岩型锂矿成矿规律及指导深部找矿意义重大.矿田内矿床类型均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锂辉石.花岗岩-伟晶岩与西康群变沉积岩具有近一致的Sr-Nd-Hf同位素组成,指示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于西康群.自花岗岩至伟晶岩,原生矿物和全岩δ7Li值均升高,指示伟晶岩形成于花岗岩浆分异;自钠长石伟晶岩至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原生矿物δ7Li值升高,而全岩δ7Li值降低,指示伟晶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离结晶和出熔流体富集.可尔因复式岩体与伟晶岩具有相重叠的同位素年龄,为同期造山作用的产物,形成于印支造山晚期构造体制由挤压转为伸展的造山阶段.基于以上特征,对前人提出的可尔因矿田成岩成矿模式进行了完善,认为富锂的源区、适宜的构造背景、充分且强烈的岩浆结晶分异协同富水流体的富集共同促进了可尔因锂矿田的形成.此外,总结了可尔因锂矿田的找矿标志,并预测了找矿方向.

    松潘-甘孜造山带可尔因锂矿田伟晶岩成矿规律成矿预测

    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概述

    韩梓衡李建康刘永超邓静仪...
    2841-2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甲基卡锂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部,是我国已知产量、规模最大的固体锂矿床.甲基卡矿床是花岗伟晶岩型矿床,自内向外依次发育二云母花岗岩、微斜长石型(Ⅰ)、微斜长石-钠长石型(Ⅱ)、钠长石型(Ⅲ)、钠长石-锂辉石型(Ⅳ)、锂-白云母型(Ⅴ)伟晶岩,且二云母花岗岩内发育大量的剥离体.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上,花岗岩与伟晶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含量表现出显著的突变关系;各类型伟晶岩中石英和锂辉石内发育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2包裹体、纯CO2包裹体、富子晶包裹体和熔体包裹体.包裹体均一实验表明熔体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在750~800℃之间,对应的捕获压力为550~700MPa.在花岗岩熔体包裹体均一之前,富水熔体和贫水熔体在同一个体系内共存;石英和锂辉石内含硅酸盐子矿物包裹体与熔体-流体过渡型包裹体明显不同.锂辉石和石英中包裹体的C-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且其形成演化处于相对密闭的构造环境.全岩Ba-Sr-Nd-Hf同位素组成指示三叠系西康群变沉积岩是花岗岩的重要源岩.全岩Zn和Li同位素则表明在岩浆侵位过程可能发生过显著的不混溶作用.综上,甲基卡矿床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稀有金属成矿模型

    四川扎乌龙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及找矿标志

    熊欣李建康严清高
    2863-2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乌龙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属于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同时伴生铍和铌钽矿化.本文总结了扎乌龙矿床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初步梳理了矿床成矿模式,并指出含矿性评价与找矿标志.扎乌龙伟晶岩脉在空间上围绕白云母花岗岩分布,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但其稀土元素含量明显低于白云母花岗岩,表明伟晶岩脉为白云母花岗熔体分异演化的产物.扎乌龙白云母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组分呈现高Rb/Sr和Rb/Ba、低CaO/Na2O壳源特征,具有接近地壳的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来源于松潘-甘孜大规模造山运动导致的西康群变泥质岩的深部重熔.矿物学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扎乌龙伟晶岩脉的形成可划分为岩浆阶段和热液阶段.岩浆阶段主要结晶稀有金属矿物,如锂辉石、绿柱石和铌钽铁矿族矿物;热液阶段主要为原生矿物与流体发生再平衡,如原生锂辉石发生蚀变形成云母等矿物,原生绿柱石边部和内部缝隙产出相对富Cs2O或Na,O的次生绿柱石.锂矿物主要沉淀于相对封闭、高压(350MPa)的伟晶岩岩浆阶段.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流体来源于伟晶岩熔体的自身分异演化.扎乌龙锂辉石伟晶岩熔体分异程度属于中等,远低于高分异的新疆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而高于低分异的南爱尔兰Leinster伟晶岩脉.地质背景条件、围岩标志、断裂构造条件、矿物标型、物化探异常标志、遥感图像可作为扎乌龙重要找矿标志.

    松潘-甘孜造山带扎乌龙矿床稀有金属伟晶岩锂辉石成矿规律

    滇西新生代黄连沟铍矿床花岗伟晶岩演化及其对成矿的指示

    游亚元何小虎明添学闫庆贺...
    2878-2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多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而新生代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报道较少.黄连沟铍(Be)矿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稀有金属成矿带,是滇西地区发育的典型新生代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加强该矿床的研究对深入认识我国新生代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因和丰富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铌钽铁矿和锡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黄连沟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主要形成于64.0±0.8Ma-66.0±0.3Ma,为新生代新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背景下的产物.电子探针和LA-ICP-MS元素原位微区分析表明,黄连沟钾长石伟晶岩、钠长石-钾长石伟晶岩和钠长石伟晶岩中白云母的Li、Cs、Rb、Be等微量元素含量、石榴子石中Mn的含量以及铌钽铁矿Ta含量、Ta/(Ta+Nb)值等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它们的演化程度逐渐升高.钠长石-钾长石伟晶岩中大量热液电气石的出现,表明钠长石-钾长石伟晶岩在演化过程中存在高挥发分岩浆体系.石榴子石中FeO、MnO含量变化和白云中Cs含量及K/Rb比值变化趋势表明黄连沟稀有金属伟晶岩演化处于Be-Nb-Ta矿化阶段.黄连沟铍矿床区域演化及矿化特征表明,矿区西南方向花岗伟晶岩演化程度最高,该方向可能是矿区的重要找矿靶区.

    滇西黄连沟新生代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演化序列

    云英岩在开放与封闭岩浆体系中成因差异性的对比研究——以南岭成矿带四个代表性含钨和含锂矿床为例

    龚磊郭春丽于淼郑义...
    2905-2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英岩是花岗质岩浆成岩和成矿过程中常见的岩石类型,也是有色和稀有金属元素的主要赋矿体.目前对其成因主要有三种认识:由花岗质熔体与外界流体交代而成、花岗质熔体与岩浆出溶热液相互作用的产物、以及高度富Li-F的特殊中酸性岩浆岩.为了进一步阐明云英岩的形成机制,本研究聚焦南岭成矿带晚侏罗世(166~145Ma)包括淘锡坑石英脉型W矿床、柿竹园矽卡岩-云英岩型W-Sn-Mo-Bi-F矿床、茅坪石英脉-云英岩型W-Sn-Li矿床、香花铺花岗岩型W-Ta-Nb-Li矿床在内的四个花岗质岩浆-液热矿床,通过对侵入岩体的花岗岩、云英岩化花岗岩和云英岩中不同类型云母的EMPA和LA-ICP-MS分析,发现:(1)淘锡坑和柿竹园W矿床中云英岩的云母为多硅白云母,而茅坪和香花铺含W-Li矿床中云英岩的云母为铁锂云母;(2)淘锡坑和柿竹园从低分异花岗岩 高分异花岗岩→云英岩,其SiO2、A12O3含量并未呈现一直增加或降低的趋势,而是出现一个转折;而茅坪和香花铺云母中的上述主量元素变化趋势一致,未出现转折,说明它们在岩浆演化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3)淘锡坑和柿竹园中云母的Ba含量突然增加表明有外界流体加入,而茅坪和香花铺云母中的Ba含量保持不变,说明体系基本维持在封闭状态.本研究认为,导致上述差异性的原因是由于淘锡坑和柿竹园的钨矿体是在开放体系下,花岗质熔体与外来流体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茅坪云英岩钨锂矿是在半封闭体系下熔体-流体共存阶段形成的,主要为岩浆自身出溶热液且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而香花铺锂矿是在几乎全封闭体系下由岩浆与自身出溶热液相互作用的产物.本研究提出钨和锂元素的富集均需要岩浆经历高度分异作用,岩浆体系是否开放是形成何种矿产的重要条件.

    云英岩云母微量元素矽卡岩型钨矿石英脉型钨锂矿花岗岩型锂矿晚侏罗世南岭成矿带

    新疆阿尔泰伟晶岩型锂矿床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锂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陈剑争张辉唐勇吕正航...
    2925-2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带,分布有不同规模的多个伟晶岩型锂矿床,目前尚不明确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锂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对可可托海3号脉、小虎斯特91号脉和塔拉提1号脉中碱性长石、磷灰石和磷锰(铁)锂矿等含磷矿物的微区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探讨上述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进行,磷逐渐在残余岩浆中富集,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磷酸盐熔体与硅酸盐熔体的不混溶作用,由于锂更加倾向于进入磷酸盐熔体中,因此会形成磷锰(铁)锂矿等富锂的磷酸盐矿物.可可托海3号脉Ⅱ带中出现骸晶结构富锰磷灰石可能是由于岩浆过冷导致晶体快速结晶所致.此外,已经形成的磷锰(铁)锂矿等易被更晚期出溶的岩浆流体交代从而形成一系列复杂的次生磷酸盐矿物.

    岩浆-热液演化过程锂成矿作用磷灰石磷锰锂矿碱性长石阿尔泰伟晶岩

    云母对伟晶岩型关键金属矿床的成因和勘查指示:以东天山镜儿泉伟晶岩型Li-Be-Nb-Ta矿床为例

    田祥雨王瑞刘思宇孙海微...
    2944-2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母是伟晶岩的重要造岩矿物,也是伟晶岩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重要标志矿物.东天山造山带与举世瞩目的阿尔泰伟晶岩成矿省有很好的对比性,具有很高的伟晶岩型关键金属矿床成矿潜力.本文重点研究了东天山地区目前最大的伟晶岩矿床——镜儿泉Li-Be-Nb-Ta矿床中云母对于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查的指示作用.镜儿泉矿化伟晶岩中的云母类型均为白云母.电子探针(EPMA)分析表明,矿区白云母具有从多硅白云母到普通白云母的变化趋势.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表明,云母的Rb、Cs含量和K/(Rb+Cs)、Nb/Ta比值能够指示伟晶岩的演化过程;K/(Rb+Cs)指标可以很好区分花岗岩和伟晶岩,Nb/Ta指标可以很好的识别伟晶岩成矿带.云母Li、Be、B、Nb、Ta含量增加能够反映伟晶岩中对应元素富集过程,且云母中Li、Fe、Mn含量的骤降能够反映锂辉石、铌钽铁矿等矿物的沉淀.云母分离结晶可能是导致高分异伟晶岩具有低Nb/Ta值,并发生Nb-Ta矿化的关键;从花岗岩到伟晶岩,云母的分离结晶降低了残余熔体中Ti含量,抑制了具有高Nb、Ta分配系数的含Ti氧化物的生成,为Nb、Ta矿化奠定了基础.云母的Nb、Ta含量变化指示伟晶岩Nb-Ta富集过程解耦,沉淀过程耦合.白云母短波红外光谱2200nm位置的Al-OH特征吸收峰具有良好的指示伟晶岩矿化的能力.镜儿泉伟晶岩成矿带中的白云母具有明显更小的Al-OH特征吸收峰位值(<2202nm).伟晶岩成矿带中铌钽铁矿分离结晶使与之共生的白云母Fe含量减少是导致Al-OH特征吸收波长偏小的主要原因.

    伟晶岩云母短波红外岩浆演化找矿勘查东天山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