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

高卉民

季刊

1673-0321

ysyj@vip.163.com

0451-86347554 88067434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艺术研究/Journal Art Research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无障碍电影口述影像有声语言的创作

    孙文妍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述影像,也被称为视障口述影像服务,即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将视觉画面信息转变为声音信息,帮助视障群体克服由于视觉障碍导致画面信息接受困难.无障碍电影是口述影像的一种,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已有较为专业的团队对影片进行口述影像创作,但多有不完善之处,如对口述人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明确的要求、口述人缺乏系统的将视觉画面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的创作方法等.本文以无障碍电影为例,分析口述影像在有声语言创作表达方面面临的困境,并通过相关播音专业技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提高口述影像中口述人有声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参考.

    口述影像有声语言无障碍电影视障群体

    近十年戏曲舞台美术融入西方戏剧舞美元素探讨

    冷雨晴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全文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戏曲舞台美术在进步的社会中不断寻找着自己的创新之路.创新是一门艺术发展进程的必然规律.文章通过阐述传统中西方戏剧舞台美术呈现的不同,探讨近十年戏曲舞台美术融入西方戏剧舞美元素出现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并结合具体的例证进行分析,提出在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只有以人民为导向保持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重同质化与特色化之间的博弈,才能使戏曲舞台美术焕发耀眼的光芒.

    戏曲舞台自我意识传统创新同质化

    文本与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扭结

    宋琰光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投入流行歌曲演唱中,探寻表现和再现成为艺术工作者拆解、组合、分类文本媒介的必然.本文从文本学的角度出发,对流行歌曲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类化:表现型文本生成的过程是包裹流行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段,再现型文本生成过程是赋予演唱的质感.至表现流行音乐在把握文本背景与内涵、音乐要素的特点与风格、不同编曲的线性演绎、对演唱技巧的灵活气质,由结构内部的规律形成流行歌曲演唱的质感的分析.

    文本学流行歌曲表现型再现型演唱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画意摄影中的体现与转化

    郭朝阳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画意摄影家在创造艺术形象时,不仅反映客观现实世界,也传递着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这其中包括对人生、对社会、对美学等的理解,画意摄影成为摄影家们传情达意的一种手段.

    画意摄影中国传统美学美学思想郎静山

    "韵"在当代中国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呈现

    陈叶蕾韩雪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韵"作为独具中国传统审美的特质之一,审美上的造诣对现今的艺术创作仍有千古不朽的影响.深谙"韵"的精神,在影视动画中的意韵营造、节韵律推动、声韵渲染、国韵创新等方面彰显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韵".本文从"韵"的意象思维和"韵"影视内涵两方面出发,以近年来中国影视动画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当代背景和发展现状,探讨中国影视动画与中国之韵间存在着的密切关系.

    "韵"中国影视动画意境节奏

    诗与乐的羁绊:中国当代音乐创演中诗乐结合形式及展望

    唐进毛熙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与乐自古关系密切,是我国古代文化主要载体形式之一,二者各自在文化领域独立存在,又以各种形态相互契合.当代诗乐结合的艺术内涵、结构模式以及意识延展,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具有强烈中国文化语境的形式美感.诗乐关系历史脉络和学研现状,深刻反映了"诗乐一体"之互融、通同的文化属性.由传统诗词配旋律形成的艺术歌曲、由传统诗词吟唱形成的音乐、诗化色彩的纯器乐作品、古诗词元素流行歌曲等四种诗乐结合的创演形式,为我国当代音乐创演凝练出创作体裁拓展、音乐形式自由、传统文化当代化、"跨文化"实践等多重发展路径.

    诗乐关系当代音乐创作演绎诗乐结合形式展望

    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化发展与延伸

    夏寒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流行音乐在历经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民族化进程,分别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流行音乐风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西北风"风潮以及新世纪伊始出现的"中国风"风潮.三次流行音乐民族风潮选择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素材,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将传统民族文化应用于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之中.这种方式的推行带动了民族文化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动,这些结合后的质变点符合时代审美价值取向,及中华民族文化的拓展.基于三次民族化风潮进程中的历史史实与艺术特点剖析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到重塑流行音乐的扩张与延伸.

    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艺术特征发展历程

    解读马塞尔·杜尚艺术作品中的"中性"符号

    许瀚尹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艺术美学中对双性同体的关注与表现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并且不仅仅限于艺术层面,也被纳入宗教、神话等文化的范畴中.在当代艺术作品中,"中性"的图像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本文选取马塞尔·杜尚的绘画以及装置作品,并通过对杜尚的生活经历、爱好习惯、哲学思考等方面具体地解读和分析出杜尚作品中"中性"符号的意义,提炼其中双性同体概念共通性,思考催生这种艺术符号的社会、文化诱因,从而阐述的观点.

    双性同体承载中性

    "性别操演"理论下的后现代西方男装女性化审美现象

    杨思思梁燕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为探讨与总结20世纪后现代西方男装多元化审美现象成因,借助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以20世纪西方反正统文化运动为背景,从"性别操演"的三个维度出发,阐释西方后现代男性在反主流文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借助服装进行操演实践,以及对男性着女性服装的多元化审美现象解读.20世纪后现代西方年轻人在国家强权政治与"技术治理社会"的冷漠文化景观下,通过一系列反叛旧道德的行为表达新的愿景与诉求,在服装上打破"灰色法兰绒"套装对男性传统身份的性别建构,借助服装媒介进行反对西方传统文化秩序的操演实践.

    男装女性化性别操演理论后现代服装西方男装多元化审美

    流行演唱中的情感元素及其表现技巧探析

    顾元成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演唱作为一种抒情方式,对于歌者而言,在对一首歌曲的诠释上,需要重视挖掘歌曲中的情感元素,然后与表现技巧进行对接,才能够传达出歌曲的情感内容.文章首先论述流行演唱中情感元素的来源,即对歌词的理解、对曲风的把握和歌者的情感体验;在表现技巧的运用上,则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呼吸方法与气息控制、音区变化与音色控制、弹性速度与力度层次、语言发音与语气把握.在对流行演唱中情感表达现实意义的分析上,着重从歌曲、歌者、接受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流行演唱情感元素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