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与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

不定期

1008-2832

010-68570934

100832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4号干3号楼5层

艺术与设计/Journal Art And Desig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转变与重构:智能时代"人机艺术"特征探究——基于Teamlab和Exile工作室的分析

    肖婕尹国军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诸多传统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智能技术促成的"人机艺术"或更新或重构着未来艺术的观念,主客体的"交互性"、艺术的"公共性"和"商品性"成为了"人机艺术"的新特征,也决定着智能时代"人机艺术"新的思维意识和审美情趣.

    人工智能人机艺术艺术特征

    基于本土文化创新转化的创意绘本设计与研究——以《春申君"仁义礼智信"的故事》为例

    江佩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再创造的热潮袭来,为发掘江阴本土文化特色,受江阴菁存阁文化公司委托,由作者工作室承接《春申君"仁义礼智信"的故事》主题儿童绘本项目的插画创作.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传承的是"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江阴古称"暨阳""春申旧封",春申君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春申君"仁义礼智信"的故事》题材在当前江苏原创绘本市场中属于稀缺,在本土儿童绘本市场中的前景看好.课题组通过文献整合分析和对故事进行梳理,将整合出的理论成果进行绘本创作.从对视觉结构及故事层次的深入探究中进行内容挖掘与完善,力求绘本插画巧妙呈现故事的主题、概念,较好地传达出故事的情节、角色、信息、氛围等.整体插画风格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与审美需求,富含这个时代需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传承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文化.

    仁义礼智信本土文化儿童绘本角色设计

    文字排印实验场:《TM》的巅峰时代(1950-1970)与核心要角

    虞琼洁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童源于以瑞士文字排印核心杂志《TM》为研究主体的长期课题,回顾其发展简史概要,着眼于1950至1970年间推动该杂志发展的几位核心要角:鲁道夫·霍斯泰特勒、埃米尔·鲁德和赫尔穆特·施密德等,阐述他们在国际文字排印领域中所倡导的设计理念,以及将《TM》推向国际舞台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国际主义瑞士文字排印杂志

    国内动态图形信息传播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

    肖昕栗帅东徐云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童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两款文献计量工具,对2001-2021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所发表的动态图形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该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得出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视觉语言、新媒体传播、信息可视化、MG动画和交互设计等方向.

    动态图形信息传播知识图谱

    智媒时代下沉浸式商业空间设计的趋势及应用研究

    刘宇徐子荃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以及体验经济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及需求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商业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智媒体与商业深度融合的态势,创造沉浸式商业空间体验,引发受众在空间中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其参与感、互动感和体验感,并最终升级营销策略促进消费.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沉浸式商业空间设计的关键要素,如声光电互动、全息影像、VR、AR、MR、XR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场景、情境、感官等元素的融合.最后,通过对沉浸式商业空间设计应用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智媒时代下未来沉浸式商业空间设计的展望和建议.

    智媒体体验经济沉浸式商业空间设计空间消费

    基于心流理论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研究

    张玉萍张凤琪邓姝杨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弥补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发展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足,文章采用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及体验设计的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相关数据分析工具,整理定置研究数据,探究与博物馆中井盐文化特质及技艺特点相适配的心流体验设计策略及体验模式.得出盐业历史博物馆基于心流要素映射痛点及相关性效度验证,最终提出基于心流理论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策略.针对盐业历史博物馆心流体验的事前、经验、效果三个阶段,所对应的三部分积极体验策略分别为:物——馆内明确的体验动线及交互反馈;人——体验技能的平衡与适应;场——井盐文化场景关联,并构建相关概念模型,提升博物馆用户体验,同时也为同类型传统文化类博物馆提供理念借鉴.

    心流理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SPSS

    北京近代银行建筑风格与形式的文化涵化

    唐鑫禹杨一帆杨皓姬茹霞...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北京地区近代银行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史料研究与现场调研基础上,运用类型学与对比研究的方法,梳理北京近代银行建筑的建设背景及概况,归纳总结建筑风格与形式的演变规律,尝试在文化传播背景下探索银行建筑的涵化现象、涵化特征、涵化模式,深入探讨建筑涵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及其背后的涵化机制,并总结出近代银行文化涵化的传播规律.

    银行建筑文化涵化近代北京建筑风格

    北京老城区胡同街道共享化改造设计研究——以钟鼓楼区域为例

    滕学荣李翱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胡同不仅是城市交通要道,更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记载下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但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胡同也失去了作为居民生活场地的功能,并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文章运用共享街道等相关理论,对胡同提出三大共享化改造措施.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流通空间和社交场所,并成为展示城市传统文化及城市现代品质的窗口,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使胡同焕发新的生机.

    共享改造胡同交通人际关系胡同景观

    从革命旧址的"纪念碑性"到场景营造研究——以冀东西部抗日旧址设计实践为例

    李秉融卜莉莉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中提出了纪念碑性的概念,认为纪念碑性使纪念碑具有社会功能和象征意义.随着国家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革命旧址作为发扬革命文化的重要场域,如何利用纪念碑性理论,在保护革命旧址的基础上更好地使它承载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冀东西部抗日旧址的场景营造设计实践为例,从革命旧址纪念碑性的视角,以场景营造为研究对象,阐述如何更好地体现革命旧址的纪念碑性.

    革命旧址纪念碑性场景营造

    闽东北清末民初金漆画的建筑空间研究

    缪远徐铮宇陈舒洁刘高栋...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东北金漆画将我国民间手工艺与传统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高超精湛的工艺技法与虚实写意的艺术表征等诸多方面,营造出多元化、立体化的绘画空间格局.文章以画中的建筑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画面中建构建筑空间的方法,从中探讨匠人的创作思维,归纳建筑空间所表现的建构手法,为记录和保存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当代绘画提供一条可借鉴的路径.

    金漆画空间建筑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