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与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

不定期

1008-2832

010-68570934

100832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4号干3号楼5层

艺术与设计/Journal Art And Desig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动态

    6-22,封3页

    作品选

    23-24页

    国潮设计助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

    兰翠芹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学术的视角解读国潮的基本内涵,通过研究国潮产品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国潮产品的时代语境应建立在"国民产品"之中,指出文化设计方法和构建国潮产品设计标准是探索国潮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路径.该研究为推动国潮产业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国潮传统文化图民设计文化设计文化软实力

    基于TOD模式的重庆城市声音地图设计探索与思考

    张钰浠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声音地图对城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样性声音景观保护研究,结合城市TOD模式和声音景观设计理论,探究以声音为媒介、以声音地图为方法,并在声音地图中融合声音景观的构建试验,以实现对城市非遗文化、城市文化记忆的鲜活的、艺术性的发展与保护,对城市非遗文化具有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作用.

    公共交通导向模式(TOD模式)声音景观声音地图非遗保护

    艺术教育更新活化传统乡村建筑的可行性分析——以广南八宝镇牙龙村为例

    周诗慧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除了需要做到经济振兴,更需要形成文化振兴.对于乡村的艺术教育来说,由于当地的艺术教育局限性太大,如何让身处偏远乡镇的学生能系统地接受新式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乡村美育的难点所在.若能将乡村艺术教育和乡村振兴形成有机的结合,将能够锻炼当地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形成一片滋养艺术的沃土,进而促进和提升当地居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中将农村中小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显著拔高,将乡村与城市的文化"差距"缩小.若形成"城市高校"与"乡村中学"的有机联动,不仅可以给村庄带来新的经济发展的机遇,还可以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同时可以让偏远地区学校的艺术生有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文章以广南八宝镇为切入点,探究艺术教育更新活化传统乡村建筑的可行性.

    建筑更新艺术教育乡村振兴可行性探讨

    从中国空间站任务LOGO看视觉修辞视阈下的大国形象塑造

    梁斌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形象是国家实力在视觉上的再现,视觉修辞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章选择"中国空间站"任务LOGO为研究对象,在视觉修辞的理论视阈下审视中国空间站建设中的国家形象建构,重点探讨视觉修辞视阈下所呈现出的中国形象如何,建立在怎样的语境下,又采取了怎样的策略,以及在大国形象建构中具有哪些指导作用.

    空间站任务LOGO视觉修辞大国形象

    医学插画中的国家意志

    戴盼刘勇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插画本质是以"医学信息"为核心的图像与文本的互释,作为艺术性手段,还必须包含读者审美和价值认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统筹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应服从国家意志.文章通过文献调查与追索,发现中国医学插画在功用上带领大众学习医技,应对疾病;还在意识形态上时刻与国家政治、政策相融,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中国的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武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用插画承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形成有别于他国的中国特色医学插画.

    医学插画国家意志艺术创作

    诗性与规则——汉字字体体式下的设计秩序与审美逻辑

    杜昊宇唐昌乔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作为承载我国集体意识的文化载体,经历了从象形、指事到会意、形声的漫长过程.在如今全球化以及多媒介并存的背景下,其话语体系不断被以西文字体为首的拉丁字母所冲击与涵化.而汉字从构形结构和组合逻辑上,皆与以西方字体为代表的拉丁字母有着迥异的差别.文章从横向历史与纵向体式两个维度,用历史梳理和对比归纳的方法分别总结出属于汉字自身审美逻辑的诗性与规则.此二者也使汉字在当下的字体设计与现代汉字字库设计上存在局限性成为必然.对于汉字字体的设计指导实践与审美逻辑重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诗性规则汉字字体字体设计审美逻辑

    全媒体时代下文化遗产类图书装帧设计的策略研究

    刘江涛刘宇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遗产类图书成为2021年《出版物发行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中重要支持的主题图书,全媒体时代下对图书装帧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融媒体推广、全媒体传播和跨媒体出版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文化遗产类图书装帧设计中书籍形态设计的效应性、视觉信息设计的主观性和版面编排设计的简化性问题,试提出增加数字化书籍形态模型、设置本土化视觉信息组件和重视差异化版面功能形式的三项策略,可指导实施降本增效的适配设计、精确认读的标准应用、纸媒审美的复刻传承这三个关键路径,预期达到最优化推广、最佳化传播和最深化阅读的策略目标.创新策略与实施路径促进珍贵的出版资源转化成图书流量,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引导文化传承,从而实现文化自信.

    文化遗产类图书装帧设计全媒体时代书籍形态模型视觉信息组件版面功能形式

    文字、图形和图像的组织与融合——以"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的平面设计语言为例

    李磊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面设计作为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文物与参观者之间最直观的传达方式,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博物馆展览的平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为例,从文字、图形和图像三种不同的角度,阐释展览平面设计中概念元素间的组织与应用,反思并探索展览中平面设计语言潜在创新的可能.

    文字图形图像形式设计设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