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林
园林

毛炎

月刊

1000-0283

garden899@163.com

021-54353667

200232

上海市龙吴路899号

园林/Journal Garden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绿地碳核算方法及增汇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武艳芳易扬张桂莲张浪...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直接碳汇和间接减排的重要生态空间,但其建设和运维过程也会产生碳排放,核算和评估城市绿地全生命周期的碳固定和碳排放,因地制宜采增汇减排措施,是实现城市绿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重要基础.梳理城市绿地碳源/汇核算方法,碳排放核算法主要包括基于温室气体清单核算的足迹法、属性法、填报法等,基于国际标准与指南的计算法以及基于研究的数学模型、现场观测和实验室测定等,其中温室气体清单核算法运用最为广泛;碳汇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实地测量法、同化量法、微气象法、遥感估测法和信息技术测量法等.绿地增汇方法主要包括优选本地化苗木、选择低碳景观材料、适度改造地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管控等.总结核算方法与增汇减排技术,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基础;为城市绿地碳汇能力提升、城市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支撑.

    城市绿地碳源碳汇核算方法增汇减排

    城乡绿色空间价值评估内涵、路径及特征梳理研究

    沈葆菊李昊付胜刚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绿色空间是反映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空间载体.进入存量阶段,价值评估是保障城乡绿色空间"精准优化"的首要工作.既有研究多以技术应用为主,重实操,呈碎片状,缺乏系统整理.以城乡绿色空间和人的需求之间的价值匹配为切人点,对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基础的城乡绿色空间价值评估研究进行"理论层—实践层—决策层"的内涵整理;系统梳理了城乡绿色空间评估—反馈路径,对"生活需求—生产需求—福祉需求"三个阶段的城乡绿色空间评估研究体系进行了"价值需求—评估指标"的特征归纳以及涵盖"尺度—维度—标尺"的研究坐标系建构.为相关研究者、实践者与决策者在具体绿色空间评估工作中提供指标选取和参照依据.

    城乡绿色空间价值需求评估内涵需求层次特征归纳

    中国城市荒野地保护策略研究

    代璐赵锋刘晓霞任海涛...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系统的荒野作为最具有原始自然属性特征的一类景观对城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荒野在城市中难以融合的特点逐渐显现,探讨中国城市荒野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城市荒野地的保护策略及建议:(1)加强荒野地城市荒野分类保护,将城市荒野分为4大类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策略.(2)基于社会认知论构建荒野价值认同行为三元交互模型,强调个体、社会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塑造荒野价值认同行为.(3)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加强荒野廊道连通性,强调耦合结构与功能的连通性,以达到生态系统最优化.(4)增强荒野在城市中的接受度,提高荒野可达性,控制荒野景观病态分布,建立荒野过渡区,以此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相处.通过以上策略保护荒野景观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发展.

    荒野城市城市荒野景观再野化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

    青岛不同城市公园木本植物对群落β多样性的贡献

    张式雷张良振李春林王志康...
    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衡量城市公园中木本植物的分布及物种构成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重要性,以青岛太平山公园及其周边小型公园的木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群落二元丰富度的方差分解法探讨物种对研究区域β多样性的贡献(SCBD)和样地对研究区域β多样性的贡献(LCBD),进一步分析了单一物种、不同科类、不同植物类型及不同园区对β多样性的相对重要性.主要结果:单一物种对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与其在不同园区出现的机会相关,出现频数过高的优势树种和出现频数过低的弱势树种对群落β多样性的贡献均较低,而出现频数居中的树种如朴树(Celtis sinensis)、榉树(Zelkova serrat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等木本植物对群落β多样性的贡献最高;木本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科如蔷薇科(Rosaceae)、柏科(Cupressaceae)、松科(Pin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对群落β多样性有重要贡献,其科类下的物种组成数量较高,同时物种独特性程度也较高;青岛城市公园的木本植物类群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从整体上看,落叶植物的SCDB值高于常绿植物,阔叶植物的SCDB值高于针叶植物,但从个体水平上看,落叶树种的SCBD平均值低于常绿树种,阔叶树种的SCBD平均值低于针叶树种,虽然常绿植物或针叶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低,但物种独特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中中山公园对群落β多样性的贡献度最大,LCBD值与园区的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关系.应加强保护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公园,同时利用不同园区的环境异质性增加木本植物的独特性这对保护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城市公园木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β多样性

    历史文化名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价——以苏州古城干将路为例

    王知知马建武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古城道路景观运用大量造型树的做法很有地域特色,但受多重矛盾影响,道路景观建设过程中对造型树景观的文化价值缺乏认识,导致景观品质降低,特色逐渐消弭.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苏州古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价体系,以科学认识其文化价值,并选取古城中具有代表性的干将路进行评价分析,其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构成中艺术价值、现今价值、历史价值评价相对较低,存在明显问题.由此提出4条策略:(1)恢复传统造型树景观风格,提升历史延续性价值;(2)突出造型树主景地位,因地、因景制宜以提升园林艺术价值;(3)注重意境营造,增进文化内涵以提升文化关联价值与园林艺术价值;(4)注重造型养护管理,以提升造型艺术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价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城

    可持续主题下的外国艺术性花园展和展览花园营建研究与经验启示

    舒婷婷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随着自然灾害、环境危机、健康危机的频繁发生,导致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城市空间产生担忧,开始重新思考新的景观艺术,以面对不断出现的不确定挑战,探寻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之策.可持续主题下的艺术性花园展是未来景观发展方向探寻的一个切面.其以自然空间为载体,以自然要素为创作灵感,从生态、文化、艺术、园艺、技术等多个层面探寻未来花园的多种可能性,是最新的园林设计思想、理念、技术的实验场和示范地,也是自然和文化的完美融合.基于中国艺术性花园展的研究现状和不足,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可持续主题下外国知名艺术性花园展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典型特征,以及展览花园的营建策略,总结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营建技术路径,并针对中国当下艺术性花园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其对中国艺术性花园展营建的启发,以期为行业的绿色可持续营建提供经验和借鉴.

    可持续性艺术性花园展展览花园生态公众参与健康福祉全生命周期

    服务乡村振兴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政校企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汤辉郭意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下,风景园林作为构建人居环境的重要学科,其专业硕士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分析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现状及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具有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与行业企业的有效合作有所缺乏、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匹配.针对以上问题,基于乡村振兴的专业动向、服务社会的高校育人导向及产学研的合作内涵,融合乡村振兴中各方主体优势,从设定培养目标、搭建培养平台、优化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提出"政校企社"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补充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实务教师队伍,有助于强化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应对风景园林学科服务社会的要求,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实践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乡村振兴培养模式政校企社

    竖向设计知识体系及其教学实现途径

    曹盼熊辉周晨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深刻变化与风景园林学科调整的背景下,开展更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依附于风景园林工程体系的竖向设计教学虽存在已久,但普遍存在认知与学时不足的问题,竖向设计真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尚未得到正视.在"水""场""山""筑""路""绿""园""形"的"竖向八法"设计理论框架下,量化计算、图纸表达、多维场景间的转换是其主要技术语汇.在竖向设计能力的培养中,竖向整合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当居首位;量化计算训练则需处理好"设计"与"计算"的关系,走出"为计算而计算"的误区;借助智慧电子设备能辅助建立二维图形与三维实体间的对应关系,但竖向数据与真实体验之间的对应关系则需现场感知.在教学实践中,围绕竖向设计将各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的拆解、整合、调配,在横向上实现"理论""设计""实践"各环节在知识脉络的贯通,在纵向上以规划设计课STUDIO系列课程为主线,以实现竖向设计各类能力训练的融汇,由此而构架起来的纵横交织的竖向设计教学体系,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用三维空间思维来推敲场地设计、用竖向来统筹各景观要素的能力.

    风景园林竖向设计教学体系课程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