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建设
语文建设

李世江

月刊

1001-8476

ywjs@chinajournal.net

010-65592961

100010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

语文建设/Journal Language Plann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有丰厚的积淀。现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配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在构建语文教育新理念、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学习贯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方面,全面服务于广大语文教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意在象外 事中有象——《登高》文本解读

    石了英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甫《登高》是中国抒情诗名篇.意象是中国抒情诗教学的重要抓手,紧扣象征解读意象内涵,从意脉和意境把握意象之间的有机整体性,都是意象解读的角度.《登高》前两联感物兴情,意在象外;后两联缘事写情,事中有象.写景与叙事都是抒情的方式,是诗人不同悲情侧面的展开,看似有别,实为一体.

    杜甫《登高》意象文本解读

    《老人与海》中"硬汉"桑地亚哥的复杂心理面向

    杨锋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自1952年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海明威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塑造了一个坚韧且勇敢的老渔夫桑地亚哥形象.从中不仅展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和自身极限时的顽强斗争,也深刻揭示了个体在失败、孤独、衰老和死亡面前的复杂心理动态.小说最后描写桑地亚哥与鲨鱼殊死搏斗的情节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不仅因其文学艺术性高妙,更在于桑地亚哥身上所展现出的个体心理韧性和人类精神力量之可贵.本文将在整部小说的背景之下,借由心理学的棱镜,透过故事的表层情节,揭开桑地亚哥这位"硬汉"典型的复杂心理面向,探究深藏于文本之下的心理和情感"冰山".

    《老人与海》桑地亚哥心理学视角文本解读

    芥豆之微 大有可观——刘姥姥形象塑造的多重价值阐释

    王伟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姥姥只是《红楼梦》中一位次要人物,然而却在《红楼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多在刘姥姥形象分析、文本中的角色承担以及作用,对刘姥姥作为《红楼梦》中重点刻画的唯一普通农民的价值稍显重视不够.本文旨在聚焦刘姥姥人物形象塑造的多重价值,体悟《红楼梦》人物塑造的群像,揭示精妙的艺术手法,挖掘时代价值,希望能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展示一个可能的路径.

    《红楼梦》角色价值读者接受刘姥姥

    从信息提取到阅读素养——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类阅读试题评析与教学启示

    任海林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类阅读试题呼应课标要求,坚持育人导向、创新命题形式、优化试题内容,在语料的价值追求、创设情境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考查学科素养等方面体现了近几年一以贯之的命题探索,对一线教学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高考语文信息类阅读素养导向引导教学

    2024年全国卷考查概念性思维的思路、重点与启示

    张伟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强化了对概念性思维的考查,这既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也是对基于大概念的任务群学习的回应.三套试卷对概念性理解、概念化迁移和概念性创生的整合考查思路,以及在关系认知能力、协同思考能力和反省思维能力三个方面确定的考查重点,对促进语文教学从"任务"到"任务群"、从"概念"到"概念性思维"、从"概念性理解"到"概念性创生"的转变具有明显导向作用.

    高考语文全国卷概念性思维教学导向

    限定性副词"只"的两种用法

    朱永涵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限定副词"只"是汉语中表达排除的重要手段,也是辅助中学生理解文本意义的关键词."只"的完全排除义与向上排除义分别属于两类限定副词:唯一性限定副词与范围性限定副词.二者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数量指小"相关,又互相区别.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智取生辰纲》为范本,试图从形式语义学和框架语义学角度,对唯一性限定副词"只 1"和范围性限定副词"只 2"的义项分合进行探讨.

    唯一性限定副词范围性限定副词焦点敏感算子

    以任务为驱动开展阅读教学变式训练

    连宏彬
    73-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阅读变式训练是指抓住原命题的本质特征,对问题进行不同条件、不同情形、不同层次等的变式,从而产生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厘清了相关知识和方法,变式训练才能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达成实效.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语文阅读变式训练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初步梳理,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变式训练读写结合情景还原跨媒介阅读

    跨学科学习视域下整本书导读策略探究——以《骆驼祥子》读后提升课为例

    江兴林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打破学科界限的学习已经成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确定适切的跨学科主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层级的任务活动、制订多元的评价量表实现跨学科学习视域下整本书导读探究.本文以《骆驼祥子》读后提升课为例,引领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形成语言运用、文化自信及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

    跨学科学习整本书导读核心素养

    个性化作业助推学生素养提升

    蔡菁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背景下,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从优化作业设计着手,围绕丰富内容、突出主题、聚焦情境、形式创新、注重评价进行深入探究,使作业设计更富有层次;主题侧重情境化、生活化,形式设计多样化,评价方式更具过程性和发展性,从而全方位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作业设计层次化生活化多样化

    音符中的古韵传承——评《用音乐学古诗: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经典诗词歌曲(7-9年级)》

    张晓燕
    后插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