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课内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课内外
语文课内外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语文课内外/Journal YUWEN KENEIW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哉广兮美荷塘——论《荷塘月色》的另一个世界

    龙向东
    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荷塘是美丽的,它呈现出来一个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透过这个宁静的世界,从物理空间上会看到一个宽阔的舞台;透过心理空间,会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南北数万里,上下几千年,老少妇孺客,喜怒哀乐情,都可以装下.因这句话,读者的心理空间一下子被拓展得宽广无比.那个世界的荷塘,既深邃又广大.

    荷塘月色修辞美感自由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王靖
    2页

    台灯

    张淑雅郝敏
    3页

    以点触面,领略讽刺文学的艺术魅力——浅析在《孔乙己》、《变色龙》中的"路人甲"角色的"唯一性"

    刘莉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小说单元,入选了《孔乙己》、《变色龙》两篇文章.虽不是新文本,却也是经典中的典范之作.该单元的主题为"由小说人物体会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从文本解读中,往往侧重主要人物的探究.作为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看似不重要的"路人甲"也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以点触面的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思维方式得到拓展,更能习得一种学习探究讽刺作品的方法.

    讽刺文学以点触面思维方式《孔乙己》《变色龙》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谈《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设置技巧

    马大芳
    5页

    解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吴胜萍
    6页

    诗里挑灯看剑文里拨古弄今——传统节日诗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张忠萍
    7页

    《故都的秋》悲凉之味试析

    李焕云
    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郁达夫在中年时期所创作的散文,他在开篇便写到故都的秋来的清、静、悲凉.有人看过《故都的秋》后这样评论,说普通的散文家往往都能感受到秋天所带给人们轻和静的感觉,但是悲凉只属于郁达夫.《故都的秋》是高一人教版中的一篇课文,教师在进行课本内容讲解时,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故都的秋》中所蕴含的悲凉之美;其次,从多种角度简要分析了《故都的秋》中悲凉所产生的原因,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分析.

    《故都的秋》悲凉之美悲凉产生的原因探究分析

    与阳光同行

    吴玉英
    9页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李培龙杨松卫
    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升高,国家针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民间游戏是提升幼儿教育的重要方案.民间游十分有益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也有助于幼儿园管理,同时还有助于优质民俗文化的传播,增添幼儿园课程的丰富程度.因此,在幼儿园课程加入民间游戏,获得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趣味性简单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