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曾繁典

月刊

1005-0698

ywlxbxzz@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cnjpetg@163.com(投稿)

027-82835077;82778580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epidemiologyCSTPCD
查看更多>>《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电子信箱:ywlxbxzz@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比例失衡法联合机器学习算法对艾司氯胺酮不良事件的信号挖掘与分析

    陈曦刘畅凌一张鹤巍...
    961-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并分析艾司氯胺酮的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9年第1季度-2023年第4季度的艾司氯胺酮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分别采用传统比例失衡法(报告比值比法、信息成分法)和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F)算法、K-近邻算法、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挖掘艾司氯胺酮不良事件信号,并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机器学习算法信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共获得5 247条以艾司氯胺酮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记录,采用传统比例失衡法共检测出138个阳性信号,其中抗胆碱能综合征、尿失禁、复视、肾盂肾炎、自发性气胸、胆道梗阻6个新的不良事件信号未被FDA药品说明书收录,并发现该药可能更容易引发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机器学习算法结果显示,XGBoost算法和RF算法性能相对较佳,AUC均值分别为0。928、0。921;共检测出复视、一般身体健康状况恶化、自杀意念、戒断综合征4种新的潜在不良事件信号。结论 艾司氯胺酮在获得显著疗效的同时也伴随一些未知风险,临床中可能出现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事件,医疗人员在应用其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对相关不良事件保持充分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治疗安全。

    艾司氯胺酮难治性抑郁症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检测比例失衡法机器学习FAERS数据库药物警戒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自动监测模块构建优化与实践

    李海艳郭代红朱曼高奥...
    971-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临床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CNS-ADR)模块,开展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相关CNS-ADR大样本真实世界主动监测评价研究。方法 以文献、自发报告、电子病历中CNS-ADR相关描述词作为初始词集,利用文本识别技术构建并优化CNS-ADR自动监测模块条件设置。回顾性监测2017-2021年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住院患者,对发生CNS-ADR的阳性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住院科室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基于1 185例人工监测结果进行反复测试优化后,最终确定的模块最佳设置包括62个关键词集,阳性预测值(PPV)为13。63%,召回率为100%。利用该模块拓展监测8 222例用药人群,报警2 366例,PPV为11。88%,关联性阳性281例,发生率为3。42%,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50。17%,CNS-ADR表现主要为癫痫发作、头痛、躁狂、谵妄等,发生CNS-ADR主要分布在血液科、呼吸科、肿瘤内科等。结论 基于ADE-ASAS-Ⅱ建立的CNS-ADR自动监测模块,为开展CNS-ADR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了快捷可靠的文本数据挖掘支持。

    中枢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文本分类技术真实世界研究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吴伟杰孙紫徽徐良额黄河...
    978-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7日-2022年12月31日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AIS指南进行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溶栓后至发病48 h内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溶栓后7 d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7 d与溶栓前NIHSS评分差值,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全因死亡率和不良预后比例。结果 232例AIS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16例)。2组患者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溶栓后7 d与溶栓前NIH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后不良预后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2。1%vs。28。4%;OR=0。252,95%CI(0。105,0。602),P=0。002]。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提高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的疗效,改善患者3个月后的临床预后。

    依达拉奉右莰醇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疗效

    基于MIMIC-IV数据库分析PPIs与AECOPD患者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王源辛彩霞杨海英陈丹...
    986-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长期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MIMIC-Ⅳ数据库中200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在ICU治疗期间是否使用PPIs,将患者分别纳入PPIs组和非PPI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并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别比较2组在28 d、90 d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PIs使用情况与患者28 d、90 d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447例患者,其中PPIs组358例,非PPIs组89例。PPIs组28 d死亡率、90 d死亡率分别为 15。64%、23。46%,均低于非 PPIs 组的 31。46%、40。45%(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PIs组28 d、90 d生存率均高于非PPIs组(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所有纳入变量后,与非PPIs组比较,PPIs组 28d、90 d 死亡风险比分别为 0。58[95%CI(0。35,0。94),P=0。030]、0。63[95%CI(0。41,0。96),P=0。022]。结论 AECOPD患者使用PPIs可能会降低其28 d、90 d死亡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质子泵抑制剂预后MIMIC-Ⅳ数据库

    治疗白癜风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及多途径作用机制研究

    董晓仪姜德友王泽芸孟羽茜...
    993-1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白癜风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为白癜风中药新药开发与专利申报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借助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知识产权网(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佰腾(Baiten)专利平台分别检索建库至2023年9月30日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V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内服、外用专利药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并进一步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证候关联数据库(SymMap)、人类基因综合分析数据库(GeneCards)、蛋白质资源数据库(UniProt)、STRING、药物综合数据库(PDB)等数据库及 R Studio 4。2。2、Cytoscape 3。9。1等软件探讨内服专利核心高频药物组合治疗白癜风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纳入335项内服专利,189项外用专利。内服与外用专利用药规律较为相似,高频药物均为蒺藜、补骨脂、当归、何首乌、红花、白芷等;关键功效均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皆以性温、寒、平,味甘、苦、辛,归肝、脾、心、肾经为主。内服专利中高频药对有川芎-当归、黄芪-当归等,外用专利中高频药对有乌梅-补骨脂、菟丝子-补骨脂等;内服与外用专利的聚类核心药物均有补骨脂、蒺藜、当归、何首乌、白芷、红花等高频药物。内服专利的治疗关键靶点为白蛋白、蛋白激酶B1、胱天蛋白酶3等基因,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治疗机制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等相关,并参与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中药成分与关键受体蛋白具有对接活性。结论 治疗白癜风的内服与外用中药复方专利在用药、性味、归经方面具有相似性,提示临床可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改善患者的白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通路及指标。本研究也为治疗白癜风的新药研发、专利保护及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参考。

    白癜风中药复方专利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用药规律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UPLC-MS/MS探讨消石利胆丸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

    袁明洋付锦洲黄中强严红梅...
    1006-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消石利胆丸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消石利胆丸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UPLC-MS/MS分析和对照品比对,分析消石利胆丸的药效成分;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百科全书(ETCM)数据库获得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应用DisGeNET数据库挖掘胆石症相关疾病靶点,两者交集得到潜在作用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建立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对核心靶标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选取活性强度前5位的化合物作为配体与筛选后的疾病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RAW264。7细胞验证抗炎活性,RT-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 UPLC-MS/MS筛选出消石利胆丸中30个化合物,其中汉黄苓素、槲皮素、黄芩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大黄素为消石利胆丸的关键成分。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与胆石症相关靶点107个,其中血清白蛋白、细胞肿瘤抗原p53、雌激素受体、TNF、胰岛素为其核心靶点。GO分析表明作用于炎症反应、类固醇结合等,KEGG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分析和体外抗炎活性筛选显示消石利胆丸通过黄苓素、槲皮素、大黄素等成分调控TNF等相关炎症因子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结论 消石利胆丸通过黄芩素等成分调控TNF等相关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胆石症的效果。

    消石利胆丸胆石症化学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网络药理学

    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李安娜夏铮铮蔡佳立练卓诗...
    1017-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为临床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 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机构官方网站,搜集 CDK4/6 抑制剂治疗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文献及报告,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对结果进行定性描述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33篇文献,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9篇、经济学研究15篇及HTA报告9篇。有效性方面,与单纯内分泌治疗相比,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P<0。05),但哌柏西利、阿贝西利和瑞波西利3种CDK4/6抑制剂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与单纯内分泌治疗相比,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不同CDK4/6抑制剂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哌柏西利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阿贝西利更易导致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P<0。05)。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由于不同国家的医疗成本、分析角度、意愿支付阈值、研究时间等不同,研究结果差异性较大。结论 CDK4/6抑制剂在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疗效类似,但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4种静脉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邢质聪孙福东薛青霞张蓓...
    1030-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评价4种静脉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SinoMed 数据库和国外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官方网站,搜集蔗糖铁(IS)、右旋糖酐铁(ID)、羧基麦芽糖铁(FCM)和异麦芽糖酐铁(IIM)4种静脉铁剂治疗IDA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8月15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对结果进行定性描述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2篇,包括卫生技术评估报告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6篇,药物经济学研究15篇。有效性方面,FCM的应答患者比例高于IS(P<0。05),FCM和IIM的应答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FCM补铁的患者比接受IS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红蛋白水平(P<0。05),IIM和FCM在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方面尚无统一结论;对于铁蛋白变化值,FCM可能优于其他3种静脉铁剂。安全性方面,FCM、IS、ID和IIM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0%、15。3%、12。0%、17。0%;与FCM和IS相比,IIM导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在4种静脉铁剂中,FCM低磷血症发生率最高(P<0。05),且IIM、IS和ID之间低磷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FCM和IS,IIM发生严重或重度超敏反应的风险较低。经济性方面,相较于IS,FCM和IIM具有经济学优势;IS、ID和FCM按经济性优劣排序依次为FCM、ID、IS,FCM和IIM的经济性对比尚无定论。结论 FCM和IIM在治疗IDA方面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但纳入的经济学研究多基于国外人群,国内经济学研究有待进一步论证。

    蔗糖铁右旋糖酐铁羧基麦芽糖铁异麦芽糖酐铁缺铁性贫血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HLA-B*5801基因多态性检测用于预测别嘌醇相关重症药疹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曹谨谨凌亚张倢张晶晶...
    1044-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HLA-B*5801基因多态性检测用于预测别嘌醇相关重症药疹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和经济性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A Embase、WanFang Data、CNKI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官方网站,搜集关于HLA-B*5801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5篇及药物经济学研究11篇。结果 显示,出现重症药疹患者的HLA-B*5801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别嘌醇耐受组(P<0。05)。2项研究报道了 HLA-B*5801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预测重症药疹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78、0。93,特异度分别为0。96、0。89。经济学研究显示,对于中国汉族、韩国、泰国等人群,在接受别嘌醇治疗前进行HLA-B*5801基因多态性检测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对于英国、美国(白种人或西班牙裔)、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人群则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我国汉族人群在接受别嘌醇治疗前进行HLA-B*580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结果指导用药可以减少重症药疹风险,且能降低治疗成本。

    别嘌醇HLA-B*5801基因检测重症药疹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药品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聪慧杨子铭王振兴世伟...
    1054-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国内外药品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展示领域热点现状与趋势,为未来我国研究开展和主动监测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药品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的英文与中文文献,导入CiteSpace 6。3。R2软件进行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国家合作网络分析,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中文文献415篇,英文文献676篇,年发文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中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相对于英文文献规模较小,合作关系网络较为稀疏,无强中心性机构。中文文献中,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药企对自身产品的监测研究仍较少。研究内容涵盖主动监测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和特定药物与疾病的药品安全性主动监测实践研究。结论 药品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我国研究活动热度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与国际前沿相比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我国主动监测管理体系完善。

    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主动监测药物警戒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