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剑

季刊

1009-3850

cdgeo@163.com

028-83234636

610082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Journal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士资源部主管、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地学学术期刊。办刊20余年来,己形成了沉积学的专业特色和青藏高原的地域特色,兼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石油地质等基他基础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中—上二叠统砂砾岩中自生沸石成因及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刘超威吕正祥陈梦娜李宗浩...
    826-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中—上二叠统砂砾岩中沸石成因及主要储集空间类型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显微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资料,分析了自生沸石的产出特征、成因以及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生沸石以浊沸石为主,少量方沸石,主要呈连晶状和充填粒间孔隙的形式产出.(2)早期连晶状浊沸石、方沸石主要形成于早成岩A期;中期充填粒间孔隙的浊沸石、方沸石主要形成于早成岩B期;晚期交代状浊沸石主要形成于中成岩A晚期—B期.(3)早期沸石物质主要来源于斜长石、岩浆岩岩屑水化、水解和碳酸的溶解,主要为斜长石水化及斜长石钠长石化产物;中—晚期沸石的物质来自与干酪根热演化有关的有机酸、碳酸对斜长石、岩浆岩岩屑的溶解,主要为斜长石的钠长石化、富Ca2+环境中方沸石转化的产物.(4)砂砾岩呈现出"沸石强烈溶蚀—方解石不溶蚀(或弱溶蚀)"的特征,粒间浊沸石溶孔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浊沸石整体溶蚀强烈,显著改善了储层物性,是砂砾岩成储的关键控制因素.

    阜康凹陷中—上二叠统砂砾岩自生沸石成因溶蚀孔隙

    四川盐源地区名胜剖面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构造背景分析

    程锦翔邓敏杨贵来余谦...
    840-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源地区早志留世沉积了以龙马溪组为代表的笔石页岩.本文选择盐源地区名胜剖面志留系龙马溪组的新鲜露头剖面,系统采样并分析其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剖面垂向上的变化特征,从地球化学特征角度,探讨该时期物源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结果表明:盐源地区名胜剖面龙马溪组以硅质页岩相(L1段,L3段和L4段)为主,碳酸盐矿物在L2和L5段含量较高,脆性矿物石英和长石在L2和L5段含量较少,而黏土矿物含量自下而上呈明显增加趋势.名胜剖面龙马溪组沉积物具有镁铁质和长英质双重来源,其中L3段和L4段为镁铁质或超镁铁质物源,而L1段、L2段和L5段更多为长英质或长英质与镁铁质混合物源.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大陆边缘,沉积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的双重特征.物源组成的变化表明志留纪早期康滇古陆构成复杂.

    名胜剖面志留系龙马溪组泥页岩物源特征构造背景

    藏东吉塘变质核杂岩组成及大地构造意义

    冯翼鹏王书来王根厚李典...
    854-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塘变质核杂岩是研究北澜沧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吉塘变质核杂岩进行构造岩性填图、构造解析及锆石U-Pb测年,将变质核杂岩自上而下解析为沉积盖层、韧性流变层及核部变质杂岩的"三元结构",核部变质杂岩与韧性流变层之间以韧性拆离带相连,拆离带具有上盘向南东方向剪切的运动学特征.吉塘变质核杂岩中同剪切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3.0±1.2)Ma~(28.4±0.6)Ma,剪切后脉体的锆石U-Pb年龄为(18.35±1.2)Ma.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推测吉塘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的隆升过程为:强烈的走滑断层活动形成了拉分盆地,其伸展环境使地壳减薄,大量岩浆上涌,最终导致了吉塘变质核杂岩于渐新世—中新世的隆升.吉塘变质核杂岩为渐新世—中新世大型走滑断层作用导致的区域性造山后伸展及大规模南东向逃逸构造事件的产物.

    藏东吉塘变质核杂岩韧性拆离带锆石U-Pb测年花岗质糜棱岩

    西藏阿索蛇绿混杂岩中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构造属性的启示

    曾孝文张予杰王冬兵王明...
    871-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狮泉河-纳木错蛇绿岩带中与蛇绿岩伴生的中生代硅质岩出露广泛,对于探讨中特提斯洋中生代大洋演化和狮泉河-纳木错蛇绿岩带构造属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中段阿索蛇绿混杂岩内的硅质岩岩块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详细研究,讨论了硅质岩的岩石成因及沉积环境.阿索蛇绿混杂岩中,硅质岩有紫红色硅质岩和黑色硅质岩两种类型,以岩块形式出露于混杂岩带中.紫红色硅质岩SiO2 含量低于纯硅质岩,相对较为富Al,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表现出微弱的Ce负异常,属于正常沉积成因的硅质岩,成岩过程中有陆源物质加入.黑色硅质岩富集Fe、Mn,北美页岩标准化后表现出强烈的Ce负异常,属于热液成因,其成岩过程中有基性火山碎屑物质加入.两类硅质岩均沉积在靠近大陆边缘的洋盆环境中.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狮泉河-纳木错蛇绿岩中的硅质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显示,狮泉河-纳木错蛇绿岩带中,硅质岩主要沉积于靠近大陆边缘的有限洋盆环境中,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的硅质岩既有大陆边缘环境下产出的硅质岩,也包含了远洋盆地环境中的硅质岩.因此,两者之间硅质岩沉积环境的差异可能暗示了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并非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构造推覆体,而是一条代表了有限洋盆遗迹的原位蛇绿混杂岩带.

    硅质岩沉积环境中特提斯地球化学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早中新世隆升:锆石和金红石U-Pb年龄约束

    王冬兵秦雅东曾纪培罗亮...
    883-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岩石开展锆石和金红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揭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早期隆升历史.两件角闪石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4.0±0.2)Ma和(31.4±0.4)Ma,相同两件样品的金红石U-Pb年龄分别为(23.8±0.9)Ma和(21.8±0.5)Ma.夕卡岩化石榴石大理岩中的金红石包裹体(寄主矿物为石榴子石)U-Pb年龄为(19.5±0.7)Ma.角闪石岩中的锆石和金红石均为岩浆成因,而金红石包裹体为变质成因.研究认为锆石年龄代表岩浆结晶或岩体侵位时间,而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金红石的年龄代表结晶后的隆升冷却时间.综合分析表明,雅鲁藏布江环绕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核心区在早中新世 23~19 Ma发生了明显的隆升,上新世 5~3 Ma以来隆升加速.此外,推断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与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之间的中间段,在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闭合至早中新世期间具有一致的隆升历史.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隆升锆石金红石U-Pb定年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复杂构造带调查中的应用:以藏东信本断裂带八美段为例

    蒋首进吕晓春李怀远胡俊峰...
    897-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本断裂带为一条发育于青藏高原东部伯舒拉岭岩浆弧内北西—南东向叠加多期构造活动的区域性断裂带,带内地质结构复杂、构造类型多样,前人通过地质调查认为其发育规模仅数百米,在断裂带构造性质上也存在压扭性和逆冲推覆的争议.本文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udio magnetotelluric method,AMT)在信本断裂带八美段对其开展调查,对所采集数据开展时频域去噪、静态校正、极化模式识别系列精细处理后,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NLCG)反演技术获得高精度二维电性剖面,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并建立测深剖面地质模型.结合测深剖面电性结构、区域构造背景和浅部构造现象综合查明信本断裂带八美段发育宽度 7.2 km,为一条压性走滑构造性质的断裂带,带内发育有系列韧性剪切带、高角度走滑断层,具有早期深部韧性剪切叠加后期浅表层次挤压左行走滑的构造特征.

    信本断裂带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电性剖面综合解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和第二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名单发布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编辑部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