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雷寒

月刊

2095-1485

zhyxjyts@126.com

023-68485014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阿巧宋晔王雪虹郝康娟...
    1264-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急诊科实习的52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进行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采用注册护生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比较教学前后核心能力变化;采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比较自主学习能力;记录教学后急诊科相关错误发生率;采用医疗服务满意度问卷(pat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PSQ-18)评价护理满意程度。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教学后,两组CIRN评分中各维度和护理专业自主学习能力评分中各维度均较教学前升高,且观察组得分[(31。78±2。34)、(50。22±4。33)、(28。56±2。09)、(19。22±3。11)、(22。34±2。78)和(30。07±3。14)、(24。11±2。99)、(30。11±3。41)、(33。33±3。09)]高于对照组[(30。88±2。22)、(48。34±3。88)、(27。59±2。52)、(17。77±3。08)、(20。88±2。55)和(28。67±2。09)、(22。56±2。44)、(27。99±3。03)、(31。33±3。44)];观察组诊疗计划执行错误和按标准执行操作错误的发生率(2。00%、0。00%),均低于对照组(19。23%、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和0。006),临场反应不佳、病历记录错误和医疗纠纷错误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PSQ-18评分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2、0。001、0。014、0。008、<0。001)。结论 基于柯氏模型的双向六环护理教学能显著提升急诊科护生核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避免诊疗计划执行错误和按标准执行操作错误发生,从而提升护生的护理服务水平。

    柯氏模型双向六环急诊科护生核心能力

    清单式教学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宪丽王向雷于晓涵李卉...
    1270-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清单式教学在肾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23年7月至12月期间实习的全日制护理本科护生共计49名作为观察组,以2022年同期(7月至12月)的全日制护理本科实习护生49名作为对照组。在实习带教过程中,观察组采用了清单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对比两组护生的实习成绩、实习归属感及带教师生间的满意度来评估清单式教学的效果。使用SPSS 26。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97。45±1。63)vs。(93。26±2。38)]和操作技能成绩[(96。15±1。90)vs。(93。25±2。4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护生实习归属感、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带教教师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清单式教学应用于肾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实习考核成绩,促进带教教师的教学改进,提升师生双方的满意度。

    清单式教学肾内科护理带教实习教学护理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移动交互学习在护生心肺复苏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侯佩刘云云
    1275-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联合移动交互学习在护生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2022年11月前实习的150名护生纳入对照组,接受CPR常规带教;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实习的150名护生纳入观察组,接受基于AR技术联合移动交互学习的心肺复苏带教。比较培训后两组护生模拟抢救时各项操作时间、操作失误率及培训态度差异;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CPR实践操作成绩差异及CPR施救时自我效能感差异;比较培训后15 d、1个月、3个月时CPR相关知识保留程度差异。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护生模拟抢救时各项操作时间、操作失误率(8。00%vs。16。67%)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培训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护生理论成绩[(78。81±5。48)vs。(66。66±5。23)]、实践操作指标按压深度[(5。62±1。06)cm vs。(5。16±0。94)cm]、胸廓回弹程度[(98。73±7。82)%vs。(85。67±7。06)%]以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实践操作指标按压频率[(118。73±10。43)次/min vs。(126。19±10。79)次/min]、通气量[(608。94±56。49)mL/次 vs。(673。77±57。76)mL/次]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15 d、1个月、3个月时,两组护生知识保留程度均下降,且对照组低于同期观察组(P<0。05)。结论 针对护理本科实习生实行基于AR技术联合移动交互学习的CPR教学,能转变护生对CPR的培训态度和操作时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操作时间和操作失误,提高对CPR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CPR培训中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式。

    心肺复苏护生教育增强现实技术移动交互学习心脏骤停

    教学门诊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现状与启示

    余馨妍吴玲燕毛玲娜倪明...
    1281-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门诊是住院医师门诊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本文综述了国内全科教学门诊的通用实践模式和内容创新,并分析了开展全科教学门诊对提高住院医师门诊接诊能力、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及提升参与者满意度方面的成效;总结了实施教学门诊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教学激励制度不健全、患者招募困难,以及指导医师教学能力薄弱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现实需求出发提出应对措施,包括完善教学门诊的设施和设备、建立教学门诊配套激励机制、拓展教学门诊患者招募途径,以及加大指导医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旨在为全科住培基地教学门诊的有效实施与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教学门诊全科住院医师基层指导医师教学能力综述

    3D打印模型联合可视化手术模拟在四肢骨缺损专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刘冰川李星材杨钟玮侯国进...
    1286-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以"3D打印模型联合可视化手术模拟"为核心的综合创新教学模式在四肢骨缺损专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参与临床管理四肢骨缺损患者的医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住培组(52名)与进修组(58名)。针对四肢骨缺损专病进行教学培训,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教学、感染伤口换药、多学科讨论、数字化手术模拟与手术实操等。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考核、实际管理患者临床能力的客观评价、满意度调查等。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医生培训后的理论知识[(32。4±6。7)与(42。2±3。8)]与临床实践操作考核得分[(19。6±2。0)、(20。8±2。2),(20。5±2。5)、(21。5±2。3)]都有提高(P<0。05);培训后,住培组的6个客观评价指标得分[(8。3±0。8)vs。(6。9±1。1),(7。4±0。7)vs。(6。3±1。5),(7。2±1。3)vs。(5。0±1。4),(7。9±1。2)vs。(4。0±1。5),(8。4±0。8)vs。(6。4±1。6),(40。3±2。6)vs。(28。6±2。4)]均有提高(P<0。01),而进修组在四肢骨缺损专病的理解程度[(8。1±0。9)vs。(7。2±1。1)]、面对复杂骨缺损病例的自信心[(8。1±1。2)vs。(6。6±0。9)]、骨缺损修复手术的空间思维能力[(8。6±0。8)vs。(7。3±0。9)]、实际管理骨缺损患者的总体临床表现[(41。4±2。3)vs。(37。3±1。8)]4个方面有提升(P<0。01)。住培组与进修组对这种综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3±3。2)分和(94。8±2。8)分。结论 以"3D打印模型联合可视化手术模拟"为核心的综合创新教学模式可在短时间内提高住培医生的专病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满足进修医生对学习手术技术及先进诊疗理念的实际需求。

    四肢骨缺损3D打印技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医生培训

    虚拟仿真关节镜模拟系统结合CBL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方盛孙晓亮徐鹏周鹏...
    1292-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关节镜模拟系统结合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关节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学员作为教学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名学员。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关节镜模拟系统+CBL教学;对照组采用简易内镜模拟训练箱+传统授课方式。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对两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89。39±3。09)分]和操作考核成绩[(82。72±4。28)分]均高于对照组[(86。22±4。43)分和(76。61±5。6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18;t=3。66,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学员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课程形式的新颖性[(4。94±0。24)分vs。(4。11±0。58)分,t=5。62,P<0。001]、场景模拟的真实度[(4。83±0。38)分vs。(3。78±0。43)分,t=7。80,P<0。001]、学习兴趣及效率的提升[(4。78±0。43)分vs。(4。00±0。59)分,t=4。51,P<0。001]、操作技能的提升[(4。83±0。38)分vs。(3。83±0。51)分,t=6。61,P<0。001]和职业自信的建立[(4。50±0。62)分vs。(3。06±0。54)分,t=7。47,均P<0。001]等5个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虚拟仿真关节镜模拟系统结合CBL教学能高度模拟临床真实诊疗场景,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并快速提升其关节镜操作技能,从而增强临床教学效果。

    虚拟仿真基于案例学习临床教学关节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征稿 2025年4期"儿科住院医师胜任力培训与评价"专题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