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进展
药学进展

廖清江

月刊

1001-5094

yxjz@cpu.edu.cn,yxjz@163.com

025-83271475,83271227

210009

南京童家巷24号中国药科大学内

药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信息刊物,由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目前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2004年本刊将改为月刊出版,在保持原有特色栏目的基础上,对其他栏目进行一些调整。“综述与专论”栏目仍以登载反映当今世界药学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药学研究理论和技术、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综述类文章为特色。“实验与研究”和“交流沙龙”栏目则刊登各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及与药物研发、应用、生产、管理、资料查询等有关的经验总结和报告““信息广角”介绍国内外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动态。“专家笔谈”准备邀请医药领域的专家从各个角度评述医药热点问题“药事论坛”是为对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医药界人士提供的进行讨论和商榷的平台。2004年,刊物将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药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更加关注新药、新技术的应用实践,力争使刊物内容更贴近读者、满足读者需求。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的机遇和挑战

    邱均专尚玉栓赵民陈如雷...
    1-5页

    体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秦雨婷泮明珠张娟
    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其特异性高、亲和力强、血清半衰期长等优点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母体单克隆抗体而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抗体片段、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将抗体类药物的开发推至新的高潮.通过对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和最新进展、抗体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并对肿瘤治疗抗体药物上市与临床开发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抗体药物在翀瘤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肿瘤治疗治疗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

    小型化抗体偶联药物及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余悦陈豫马宁宁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癌症治疗中,实体瘤的治疗效果一直是医药界关注的热点.临床上用于治疗实体瘤的靶向药物——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导致穿透性有限的问题,在实体瘤治疗中无法发挥预期疗效,且由于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长,易对肝和其他组织产生脱靶毒性,限制治疗窗.使用小型化的偶联物或类似药物,如抗体片段偶联药物、支架抗体偶联物或多肽偶联物,将有利于药物快速穿透肿瘤组织,使毒素在肿瘤组织内迅速聚集,且相比于传统抗体偶联药物,小型化偶联物通过肾脏代谢比率增加,从而降低药物因长时间体循环导致的不良反应.但是其过短的半衰期会造成进入肿瘤的实际药量减少,因此也衍生出不同半衰期延长方法,以调节药物半衰期,增加药物进入肿瘤组织的总量,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对不同的小片段技术和代表性药物的临床前或临床进展情况进行介绍,以及对其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以期为小型化抗体偶联药物及类似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抗体偶联药物多肽偶联药物抗体片段半衰期

    治疗疼痛的抗体药物的临床进展

    王永梅彭凯婷王琪王桂凤...
    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发现,传统的非甾体、阿片类小分子镇痛药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诱发成瘾性,因此,开发新型无成瘾性的镇痛药物具有迫切的临床需求.作为镇痛药物开发的新方向,抗体类药物可以特异性地阻断疼痛信号传导、降低神经敏化,且无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问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对目前在疼痛治疗领域的抗体类药物的最新应用和临床进展进行总结,主要包括靶向神经生长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肱受体、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38、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受体1等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慢性腰痛、偏头痛等疾病.以期为抗体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思路和指导.

    疼痛神经生长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38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受体1

    靶向多次跨膜蛋白的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丁燕超曾子颜郑培源霍苑桐...
    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次跨膜蛋白作为连接细胞膜内外环境的重要渠道,参与多种信号的传导,调控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许多人类疾病都与多次跨膜蛋白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使它们成为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相较于以小分子和多肽为主导的现有治疗方式,基于抗体的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等优势,为调控多次跨膜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针对多次跨膜蛋白进行抗体药物研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其结构的复杂性产生了例如表位可及性、蛋白表达困难和蛋白动态构象等独特障碍,需要创新性策略来推动相应的抗体药物研发.对多次跨膜蛋白因复杂结构为抗体药物开发所带来的挑战进行探讨,以及对近年来为克服这些障碍所发展的新方法进行介绍,并且系统性总结目前在研的针对多次跨膜蛋白的抗体类药物.相信随着该领域的发展,从靶向多次跨膜蛋白的抗体药物研究中获得的见解不仅对改进治疗干预措施,而且对推进更广泛的药物研究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抗体药物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转运蛋白多次跨膜蛋白

    白细胞介素-2诱导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何思婕张男侠杨梦宇唐伟方...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细胞介素-2诱导型酪氨酸激酶(ITK)属于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主要在T细胞中表达.ITK通过参与T细胞受体(TCR)信号传导,在下游发挥作用,控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表明,ITK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关.通过使用ITK抑制剂,可以使免疫性炎症得到抑制.通过对ITK的结构、在T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及其在炎症中的作用进行介绍并综述IT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旨在为ITK抑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白细胞介素-2诱导型酪氨酸激酶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炎症抑制剂

    治疗性抗体半衰期研究进展

    吴亚辉罗龙龙张冉
    7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治疗性抗体药物来说,半衰期是其重要的一个药代动力学(PK)参数,也是影响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和实用性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性抗体药物主要以免疫球蛋白G(IgG)为主,针对其半衰期改造的研究也在不断创新,目前延长IgG半衰期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可结晶片段(Fc)区域改造、等电点(pI)改造、糖基化修饰改造、抗原结合部位pH依赖性改造以及抗原结合钙离子依赖性改造等方面.近年来,驼源纳米抗体(Nb)逐渐成为治疗性抗体药物研究的热门领域,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小分子抗体,延长其半衰期具有重要意义,以蛋白融合、化学修饰、红细胞载体和多价Nb为主的策略被应用到Nb半衰期改造的研究中.通过对延长IgG和Nb半衰期的一些现有策略和方法进行介绍,并简述半衰期改造后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更多其他的治疗性抗体半衰期改造的研究提供参考.

    免疫球蛋白G纳米抗体半衰期新生儿Fc受体

    《药学进展》杂志2024年征订启事

    82页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药学进展》编委会《药学进展》编辑部
    前插1页

    《药学进展》投稿须知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