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食疗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半月刊

2096-5249

yxslyjkzzs@163.com

0731-83577619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医学食疗与健康/Journal Medical Diet and Health
查看更多>>《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54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249,国内邮发代号42-206,国外邮发代号M2827。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共同主办,半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Medical Diet and Health。本刊为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办刊宗旨为:反映国内外医学与食疗的研究成果,促进医学与食疗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传播健康饮食方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价值研究

    史翠红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价值研究。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CU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将CUS作为观察组,TCD作为对照组,以颅脑核磁共振(MRI)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CUS对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情况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对脑梗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对颈动脉狭窄及闭塞血管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CUS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价值显著,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较高,对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脑梗死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作用

    食管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及肝多发转移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疗效评估与探讨

    孙婧
    25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癌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其中鳞癌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癌症死因中的重要因素。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多数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单纯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新辅助放化疗逐渐成为了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加入则为食管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深入研究了一例食管胸中段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有多发淋巴结转移和肝多发转移的患者,采用了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并评估了其疗效。这一研究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食管癌免疫治疗化疗淋巴结转移肝转移

    加拿大土著人口腔健康现状探讨

    孙逸飞
    258-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健康是人类生理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的目标是介绍加拿大土著居民最容易感染的三种口腔疾病,并通过对加拿大土著人口与非土著人口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对比,以寻找造成加拿大土著人口口腔疾病患病率高于非土著居民的原因。本文通过比较加拿大土著居民与非土著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和获取口腔医疗的能力这三个主要因素,分析为什么加拿大土著居民患口腔疾病的概率远高于平均公民水平。本文的最后将提出加拿大政府未来可能的提升土著居民口腔健康的方向。

    口腔健康口腔疾病口腔环境加拿大土著居民教育社会经济医疗保健健康政策健康平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村地区社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静芝
    26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村地区社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浦东医院等4家医院2018-2022年诊断的COPD病人患病情况;随机抽取150位患者和150位非COPD的居民进行调查,分析COP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COP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与41~50岁组的患病率0。33%相比,81岁以上组患病率高达7。68%,增加了23倍多。COPD病例组男性吸烟和中心性肥胖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OPD病例组经常锻炼人数少于对照组(P<0。01),而体重过轻人数高于对照组(P<0。01)。锻炼为COPD的保护因素(OR=0。308,P=0。000),BMI为COPD的危险因素(OR=1。093,P=0。014)。结论:随着年龄增加,COPD的患病率增加,吸烟、BMI、WHR、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着COPD的患病率,有效实施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意义深远。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社区健康管理危险因素保护因素

    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分析

    王坤
    26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不同降压药治疗方案,分析降压药使用情况、降压药不良反应、血压水平及控制时间。结果:降压药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缬沙坦、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美托洛尔、特拉唑嗪等,总血压达标率在88。96%;缬沙坦、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厄贝沙坦等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干咳、低血压、心动过缓、水肿、头晕头痛、面部潮红、乏力、恶心呕吐等,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治疗后SBP、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BP、DBP达标率均较高。结论: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血压控制率较高,整体安全性较高,但美托洛尔需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需提高用药监测。

    老年高血压降压药药学

    免疫联合化疗治疗肺鳞癌术后复发及并发食管癌、胃癌多原发肿瘤的疗效分析

    王晴
    264-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癌与胃癌均属于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民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食管癌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大多数病例在诊断时已为晚期,因此预后仍然较差, 而胃癌则因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食管癌的治疗策略主要围绕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展开,旨在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消除微转移灶来提升局部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针对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与此同时,胃癌的治疗依然以外科手段为主,包括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食管与胃同时发生原发性肿瘤的情况较为罕见,且相关报道较为有限。本研究对一例食管癌合并胃癌多原发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评估,旨在为这一特殊类型的肿瘤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食管癌胃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多原发肿瘤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价值

    王少周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肋骨骨折(ORF)应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ORF患者共计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三维重建、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以临床表现、随访等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骨折检出率、诊断价值,并比较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4种三维重建技术对骨折的检出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结果:70例疑似ORF患者金标准确诊43例,其中内缘性骨折35处、外缘性骨折19处、完全线性骨折10处;MSCT三维重建检查(98。44%)与DR检查(64。06%)相比骨折检出率更高(P<0。05);ROC曲线显示,MS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AUC值96。67、96。30、0。746、0。785,高于DR检查的77。52、70。37、0。649、0。675;4种三维重建技术的骨折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CPR(98。44%)、MPR(95。31%)、VR(78。13%)、MIP(37。50%),不同技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ORF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提高骨折检出率,且在4种三维重建技术中,CPR对骨折的检出率最高。

    隐匿性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价值

    帕博利珠单抗在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

    王亚鹏
    269-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鳞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低分化鳞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目前,对于低分化食管鳞癌的诊疗,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即使经过这些治疗,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帕博利珠单抗等PD-1抑制剂在复发患者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将重点介绍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评估,以本病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帕博利珠单抗在食管鳞癌复发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食管鳞癌低分化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复发

    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华丽
    272-273,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8月-2023年1月未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的药品管理样本1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选择本院2023年2月-2023年7月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的药品管理样本1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对比药库药品管理问题发生率、差错原因发生率、管理人员满意度评分、管理人员依从率。结果:药品质量控制下实验组药品管理问题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2。00%,差异显著(x2=11。521,P<0。05)。药品差错原因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5。33%,差异显著(x2=16。845,P<0。05)。实验组管理人员在药品样本管理中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01±0。23)分、(4。13±0。30)分、(4。21±0。12)分、(3。99±0。34)分,差异显著(t=25。580、32。085、24。922、21。068,P<0。05)。实验组管理人员在药品样本管理中的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显著(x2=18。012,P<0。05)。结论: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其在降低管理问题发生率、降低差错原因发生率、提升管理人员满意度、提升管理人员依从性这四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药品质量控制需要在医院药库药品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药品质量控制药库药品管理管理问题差错原因

    不同年龄及性别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张海海
    274-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不同年龄组男性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相关风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400)的相关资料,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女性组,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既往史,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各组间危险因素。结果:1。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依次为: 吸烟史、血脂紊乱、高血压;中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史、高血压、血脂紊乱;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依次为:血脂紊乱、高血压、吸烟史。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危险因素前三位为大量吸烟史、血脂紊乱、高血压。女性危险因素为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结论:不同年龄组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存在差异,主要以血脂紊乱、吸烟史、高血压为主,每组其排位先后不同。女性危险因素以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占据前三位。

    不同年龄性别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