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中旬刊)
医学信息(中旬刊)

郭巍

月刊

1006-1959

yxxx88@126.com

029-86690297/9515,010-57415503

710003

陕西西安钟镂邮局15号信箱

医学信息(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志倡导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严谨、学术争鸣。传播交流与手术学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全面提高我国与手术冶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肺栓塞分析

    联力群
    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为肺栓塞,以减少误诊.方法:对7例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误诊为肺栓塞.结论:对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缺乏动态观察等是误诊的常见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肺栓塞分析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陈宁君
    485-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宫腔镜诊治方法.结果:①本组110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确诊104例,确诊率为94.5%;确诊104例患者中单发91例,多法13例;息肉直径大小0.4~3.8cm.②本组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发生宫腔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手术时间为23~96min,平均41.5min;术中出血量为15~50ml,平均23.5ml;术后住院时间1~5d,平均2.3d;对所有患者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只有1例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经再次切除后痊愈,其余患者月经过多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恢复良好.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断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范华青
    486-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临床检测水平,以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临床诊治能力.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45例,随机选取同期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并采用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全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24例,阳性率53.33%;对照组MP-Ab阳性13例,阳性率为28.8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急性、慢性肺炎支原体诊断标准的界定,本研究哮喘组患儿45例均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急性感染27例,慢性感染18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肺炎支原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最重要病原体.

    小儿支气管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治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管奇峰欧志平林少标
    487-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38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3例为腹腔镜手术作为观察组,65例为开腹手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指征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有效率均为100%.②观察组从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术后发生肠粘连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1/73);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肠粘连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6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理想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微创

    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李丽波
    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有2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37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为61.67%;转为慢性维持性透析者9例,占15%;死亡患者12例,占20%.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肾功能,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临床疗效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乙型肝肝炎硬化临床分析

    洪永孟黄世勇阮运河
    489-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经病理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例临床资料,探讨如何从临床资料中更早诊断较轻的肝硬化.方法:122例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术,肝组织标本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分别做HE染色、嗜银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对肝组织进行分级分期,按结果分成肝硬化组、非肝硬化组和S3组(肝纤维化分期S3期),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面色晦暗、肝大质地偏硬、脾脏增厚较非肝硬化组多见(P<0.05);而蜘蛛痣、肝掌、B超肝脏回声增粗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Glb、AST较非肝硬化组高,PLT较低(P<0.05);而PT、ALT、Alb、TBiL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A、HPCIII、IV-C、AFP均较非肝硬化组高(P<0.01),而肝硬化组和S3组患者HA、HPCIII、IV-C、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早期或活动性肝硬化的诊断较困难,而表现为面色晦暗、肝大质硬,B超提示脾脏增厚,检验提示PLT降低、AST持续明显的升高、Glb升高,排除肝细胞癌后AFP明显升高,则要擎惕肝硬化的可能.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能检测到较重度的肝纤维化,但难对肝纤维化程度作出详细准确的判断,肝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早期或活动性肝硬化的金标准.

    病理肝炎肝硬化乙型

    86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临床分析

    马永伟
    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86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人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致残率高.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人重在对基础疾病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一旦发病,应积极进行相关治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比较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两种尿检方法

    黄安太
    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比较临床应用广泛的两种尿液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其优劣,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通过检测我院300份尿液标本,比较分析采用的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常规镜检,主要以尿液中的红细胞(BLD)、白细胞(WBC)和蛋白质(PRO)三项作为检测指标,对检测结果做出统计分析.结果:检测的300份标本中,尿液分析仪测得有237例的结果为阳性,经尿沉渣镜检有36例正常,假阳性率为15.18%;尿液分析仪测得有63例结果为阴性,其中8例显微镜镜检异常,假阴性率为12.70%.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测假阴性率高,因此,在临床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原则上不应每个标本都做镜检.

    尿液分析仪尿沉渣镜检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3682例临床分析

    蒋涛
    492-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2年应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368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肾结石1080例,输尿管结石2530例,膀胱结石72例,碎石率及排空率均较高.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对肾结石疗效好,效果满意;对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疗效确切可靠.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如:下尿路有器质性梗阻,过度肥胖,严重出血性病变,肾功能不全,孕妇等不宜体外碎石;但对输尿管,肾结石过大或肾功能不全的宜优先选择输尿管镜腔内碎石(URS)或经皮肾取石术(PCNL).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泌尿系结石疗效分析

    浅析90锶敷贴治疗婴幼儿单纯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陶晶李芳巍金日龙
    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90锶敷贴器治疗单纯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90锶敷贴对215例婴幼儿单纯血管瘤皮肤进行治疗.结果:138例患儿治疗结束后分别随访1~9个月.1个疗程治愈97例,2个疗程治愈38例,3个疗程治愈3例,无溃破发生,部分出现轻度放射性皮炎,3~9个月基本消失,恢复满意.治愈率为100%.结论:皮肤敷贴治疗是治疗婴幼儿单纯血管瘤的一种理想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90锶敷贴治疗单纯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