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中旬刊)
医学信息(中旬刊)

郭巍

月刊

1006-1959

yxxx88@126.com

029-86690297/9515,010-57415503

710003

陕西西安钟镂邮局15号信箱

医学信息(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志倡导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严谨、学术争鸣。传播交流与手术学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全面提高我国与手术冶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葛兵
    1313-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提高SAP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提高胰腺炎治疗的疗效、降低病死率、缩短疗程、简化治疗方法和减少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针对重症急性胰腺治疗现综述如下.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

    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65例分析

    郝广生王志宏王建团
    1314-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针(proximal femoral ns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操作情况、创伤性、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性、术后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及疗效等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1],选择不稳定型骨折采用PFN治疗,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肺栓塞、内置物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患髋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在Evans3、4、5型骨折治疗中PFN有诸多优势;创伤不大、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值得推广方法.

    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依沙吖啶在晚期妊娠期望非活产儿引产中的临床研究

    贺同珍刘思新王美霞张清梅...
    1315-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依沙吖啶在晚期妊娠期望非活产儿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妊娠28~40周来本院要求终止妊娠期望非活产的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年龄、胎次等无差别妊娠16~24周要求引产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均应用依沙吖啶100mg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引产成功率、非活产率、药物起效时间、总产程等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胎盘胎膜残留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沙吖啶用于晚期妊娠期望非活产儿引产效果满意,胎膜残留率低,经济、方便、安全.

    依沙吖啶期望非活产儿晚期妊娠引产

    蛛网膜下腔出血78例微创手术麻醉方式分析

    韩佩青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微创治疗麻醉方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微创手术患者麻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经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血肿均顺利清除,术中麻醉效果良好,患者未出现骚动等表现,其中13例患者继续气管插管送回病房,其余65例患者均拔除气管插管后送回病房.78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麻醉期.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未发生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7天内拔除引流管,10~14天好转出院.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了解,选择诱导快、平稳且对呼吸循环刺激较小麻醉药物,做好平稳诱导、控制性降压对手术获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麻醉方式

    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黎燕玲
    1316-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经由心内科专业心导管专业医师做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并对冠状动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同时对这些患者按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3组:第1组FPG<5.6mmol/L,第2组5.6≤FPG<7.0mmol/L,第3组FPG≥7.0mmol/L,进行3组之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对比.结果:3组中随着FPG逐渐升高,年龄、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及三支病变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高血压、血脂患病率及三支病变发生率比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3组高血压、血脂患病率及三支病变发生率比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FG为CHD的危险因素,将FPG控制在5.6mmol/L以下,患冠心病的概率将会明显减少.

    空腹血糖受损冠心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

    He-Ne激光联合扶他林乳膏治疗4种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

    刘慧瑜张丽萍于智明
    1317-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扶他林乳膏联合He-Ne激光外照射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和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关节病型银屑病,探讨此方法对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以上四种病人共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即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他林乳膏外涂和He-Ne激光外照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扶他林乳膏联合He-Ne激光外照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比较炎症消退及疼痛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明显并且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扶他林乳膏外涂联合He-Ne激光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和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关节病型银屑病4中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并值得进一步推广借鉴应用于此类疾病.

    He-Ne激光扶他林乳膏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带状疱疹关节病型银屑病

    不同治疗方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刘伟才
    1318-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别使用胰岛素和双胍类药物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静脉注射精氨酸0、2、3、4、5min时血糖(PG)及C肽(CP)变化关系,了解不同治疗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组;选取同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8人作为对照组.在运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口服双胍类药物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静脉注射精氨酸0、2、3、4、5min时血糖(PG)及C肽(CP)变化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CP分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后A组精氨酸刺激后CP峰值较B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口服双胍类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但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更好.

    胰岛素双胍类胰岛β细胞2型糖尿病

    异体羊膜组织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孙萌池成涛巩丹慧孙兆义...
    1319-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异体羊膜组织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MMC)局部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92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异体羊膜组织移植联合术中局部应用MMC,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刺激症状、结膜、角膜创面愈合、移植片成活生长、角膜缘新生血管、有无感染及复发等情况.结果:术后复发6例(6.52%);植入性结膜囊肿2例(2.17%),手术成功率91.30%.结论:异体羊膜组织移植联合术中局部应用MMC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成功率高,是治疗翼状胬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翼状胬肉异体羊膜组织移植丝裂霉素C(MMC)

    研究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刘建喜
    1320-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并研究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低分子肝素组在围手术期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空白组未使用任何药物.术后行双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空白组中有12例(30%)DVT阳性;低分子肝素组中有4例(13.3%)DVT阳性,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近端DVT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3.3%,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使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大大降低,安全性较好.

    低分子肝素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腹腔镜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后联合化疗临床观察

    何辉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患者术后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1例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联合化疗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单纯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术后治疗效果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术后资料分析发现,治疗组显效率为83.9%,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联合化疗能有效改善术后病情,有利于病患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结肠癌联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