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中旬刊)
医学信息(中旬刊)

郭巍

月刊

1006-1959

yxxx88@126.com

029-86690297/9515,010-57415503

710003

陕西西安钟镂邮局15号信箱

医学信息(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志倡导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严谨、学术争鸣。传播交流与手术学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全面提高我国与手术冶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股沟皮瓣在手及前臂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唐秀锦
    2287-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皮瓣在手及前臂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例手及前臂皮肤缺损的患者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修复面积在5cm×8cm~10cm×16cm,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创口全部I期愈合,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手及前臂外观较为满意,各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腹股沟皮瓣用于修复手及前臂皮肤缺损效果满意,且皮瓣切除方便,血供丰富,方法简便安全.

    腹股沟皮瓣手臂缺损修复效果

    剖宫产术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洪琛
    2288-2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探讨剖宫产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6例产妇,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每组各53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神经评分等.结果:全麻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组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分娩时间更短,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和神经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下,而且可以保证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剖宫产全身效果

    尿糖对尿液分析仪白细胞检测的影响

    朱细娥
    2289-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尿糖对尿液干化学脂酶法分析仪白细胞检测的影响,以减少假阴性率,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250例患者,其中尿糖阳性150例,包括(1+、2+、3+、4+),阴性100例,采用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WBC).结果:尿糖阳性组假阴性多于尿糖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尿糖的浓度增加,假阴性率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糖对检测尿液白细胞存在一定的影响,而随浓度增加影响程度增大,在测定时应结合人工镜检,以提高准确率.

    尿糖干化学法白细胞

    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治与并发症的预防

    刘伟为
    2290-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治与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48例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资料,统计其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数据.统计2006年4月至2008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与近两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2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两座法过仰复位进行治疗,23例患者采用复位及固定手术治疗,11例采用双踝悬吊法复位治疗,2例有神经症状患者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均获得了成功,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结论:根据脊柱骨折患者的身体体质及骨折分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脊柱骨折临床诊治并发症预防诊断

    小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86例疗效分析

    郑寅峰李振江
    2291-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小针刀在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探讨手术技术和术后功能康复.方法:应用局部麻醉后用小针刀纵向切开粘连增厚狭窄的屈指肌腱腱鞘,使手指屈肌腱能顺利通过狭窄腱鞘而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手术区域疼痛感完全消失及患指功能完全恢复时间7-10天,平均8.4天,无感染发生.78例获平均15天随访,8例失访.术后2例因不能忍受疼痛而拒绝功能锻炼导致手指屈伸均明显受限.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疗效评定[1]:治愈71例,好转5例,未愈2例,8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7.4%.结论:小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创伤小,治愈率高,临床花费低,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狭窄性腱鞘炎小针刀微创技术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罗政香
    2292-2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为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为同期未采用镇痛药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5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达100%,观察组的产程(7.25±3.50)h与对照组(9.60±4.15)h对比,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剖腹产4例,占比例8%,对照组剖腹产15例,占比例30%(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分娩镇痛硬膜外阻滞麻醉

    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检测及意义

    高晓杰郭芳刘琮
    2293-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重症HFMD患儿行入院血糖检测.结果:59例重症患儿平均血糖(6.37±2.73)mmol/L,6例死亡病例平均血糖(11.00±6.72)mmol/L,两组血糖比较有差异性(p<0.01).重症组高血糖发生率33.9%,死亡组为66.7%,二者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糖水平与预后相关,血糖检测可作为早期筛查重症HFMD病例的指标之一.临床上可将检测血糖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以便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减少病死率.

    手足口病重症血糖应激

    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疗效分析

    张磊
    2294-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adline(1995/2010-11),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95/2010-11),Cochrane图书馆(2010年)、Cochrane协作网的专业实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截止2010-11),CNKI(截止2010-11),并采用手工检索方法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Manager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上少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手术出血量、腰椎融合率上与双侧无统计学差异.但由于纳入的部分文献质量不高,可能存在各种偏移、随访时间有限等原因.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结论:综上所述,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为椎间融合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上少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手术出血量、腰椎融合率、手术并发症上与双侧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手术者需要严格控制适应症.

    腰椎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单侧双侧随机对照试验

    垂体后叶素单用及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比较

    李铭文强
    2296-2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单用及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通过垂体后叶素单用及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的疗效.随机分为2组,均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A组单纯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B组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结果:A、B两组治疗效果B组优于A组.结论:垂体后叶素单用及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都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治疗手段,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疗效更佳.

    肺结核大咯血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治疗

    成人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分析

    陈玺魏春林
    2296-2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成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好转表观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获取我院近几年56例社区成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制成痰标本,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血清学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结果:在56例患者中有2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26例中存在单纯性支原体感染(19例)和其他细菌合并性感染(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生于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中,在30-50岁之间的患者中也较多见,其感染与患者性别无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干咳,肺部体征少.在26例患者中使用氟喹诺酮治疗的有8例,使用大环内酯类治疗的有4例,使用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合用治疗的有14例,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实验总结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比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好.结论:支原体肺炎近年来由增多的趋势,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15%-30%,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分析原因可能与环境的改变有关.联合使用新氟喹诺酮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支原体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