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中旬刊)
医学信息(中旬刊)

郭巍

月刊

1006-1959

yxxx88@126.com

029-86690297/9515,010-57415503

710003

陕西西安钟镂邮局15号信箱

医学信息(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志倡导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严谨、学术争鸣。传播交流与手术学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全面提高我国与手术冶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30例效果分析

    丁璐
    4313-4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66.2%,对照组冠脉再通率为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冠脉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早期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好,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

    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探析

    贺志明
    4314-4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血压治疗控制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高血压患者146例(现察组),采用检查结果、记录病史及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对选中的146例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并根据分层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于3月后与本院门诊140例普通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本组146例患者治疗后分层与首诊分层情况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后,针对不同的分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心血管危险性危险因素分层与降压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治疗临床研究

    韩正军
    4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头孢他啶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和头孢他啶联用阿奇霉素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左氧氟沙星组28例患者,痊愈23例(82.14%),显效3例(10.72%),总有效92.86%,细菌清除率85.7%,不良反应发生率3.3%;头孢他啶联用阿奇霉素组28例患者,痊愈23例(82.1%),显效3例(10.71%),总有效率92.8%,细菌清除率88.9%,不良反应发生率4.0%.结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也可很好地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阿奇霉素社区获得性肺炎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邹云良
    4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月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以及治疗后心脑血管意外比较,实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发生.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原发性高血压

    肝硬化患者腰椎骨密度CT定量评价

    李康军王小英任志
    4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椎体骨密度(BMD)变化情况,探讨腰椎骨密度改变在肝硬化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螺旋CT扫描3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腰椎L1-4,进行骨密度(BMD)分析比较.结果:本组肝硬化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比例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 (P <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骨质疏松,而且骨量的减少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肝性骨病骨质疏松骨密度螺旋CT肝硬化

    激素替代疗法在绝经期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凤萍李洁王忠轩
    4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在绝经期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本院就诊的绝经期骨质疏松妇女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治疗,分析骨密度和治疗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和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在骨密度和T值两方面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替代疗法能显著地提高患者骨密度,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激素替代疗法绝经期骨质疏松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任志王小英李康军
    4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测定手术前、手术后第1d、手术后第8d的ALB、TFN、PreALB、LC计数、补体c3和c4并观察手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后第8d两组比较,EN组ALB、TFN、PreALB、LC计数、补体c3和c4均有所提高(P<0.05).EN组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5.56%、3.33%,PN组为9.47%及6.3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食管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GE Light speed4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韦林森王金屏张克池
    4320-4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GE Light speed 4 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脱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骨盆骨折脱位患者,术前均行X线、GE Light speed 4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成像,通过CT三维重建成像,骨盆图像可任意角度旋转,根据需要摄骨盆各个方位的图片.结果:37例CT三维重建成像均能较充分显示骨盆骨折和脱住.临床根据骨盆骨折脱位和骨盆损坏的程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其中26例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11例采取保守疗法.术后26例随访1 ~1.5年,平均16个月.参照骨折疗效标准:优18例,良6例,可2例.结论:GE Light speed4 CT三维重建能准确诊断骨盆骨折和脱位,对临床选择手术入路和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骨盆骨折脱位CT三维重建

    非手术治疗25例重症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

    王宏权
    4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用非手术方法即腹腔灌洗液对腹腔进行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我院2005年-2010年接收的25例重症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灌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回顾性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感染等并发症,死亡等的发生情况.结果:25例重症急性腹膜炎患者,腹腔的感染情况大大好转,术前的中毒症状、休克明显改善,一例出现切口感染,无死亡发生.结论:生理盐水加聚维酮碘、右旋糖酐40用于腹腔灌洗能有效的治疗重症急性腹膜炎,降低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急性腹膜炎生理盐水聚维酮碘右旋糖酐40腹腔灌洗

    乳腺良性肿瘤150例手术治疗研究

    陈红卫
    4321-4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2010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50例.经过鉴别诊断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32例,乳腺脂肪瘤38例,乳腺纤维瘤80例,年龄18 ~42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切除,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手术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 -12个月,所有例患者均未出现原发部位的复发.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3.1±1.0)d,对照组平均(6.3±1.2)d;出血量治疗组(3.0±0.6)ml,对照组(7.0±2.2)ml;术后瘢痕大小,治疗组平均(0.3±0.02)mm2,对照组平均(2.3±0.7)mm2.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应根据病因和肿块大小进行治疗,采取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肿瘤切除,不仅效果好,且能达到患者的审美要求.

    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乳晕切口乳晕外缘弧形切口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