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辛映继

半月刊

1006-1959

yxxx1987@126.com

029-82213414,82250088-8701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大厦12层

医学信息/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计算机医学应用的杂志。该杂志主办刊的方向上始终走在学术质量的前沿,突出最新的医学信息、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上的应用价值,将《医学信息》杂志办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的高质量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灌注治疗在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洪松汤燕玲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腹腔灌注治疗在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所接收的80例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腹腔灌注治疗)与对照组(静脉化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与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97。0%)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癌胚抗原与糖类抗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发生率5。0%)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1年随访期结束,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灌注治疗在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腹腔灌注晚期胃癌腹膜转移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乙型流感的临床效果

    李鑑英罗红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在小儿乙型流感治疗方案中采取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小儿乙型流感患儿80例参与医疗观察,将其随机分组为2组,中西药联合组(40例,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西药组(40例,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炎症水平、有效率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干咳、咽干/痛、发热、鼻塞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联合组治疗后的CRP、TNF-a、WBC、IL-6指标均低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联合组的疗效率远比西药组高(P<0。05);中西药联合组治疗后短期内发热咳嗽症状复发率比西药组低(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乙型流感治疗中采取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不仅能够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不适症状,降低患儿体内的炎症水平,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能够保障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小儿乙型流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炎症水平

    孕激素联合宫腔镜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李思敏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时,实施宫腔镜等离子电切术和注射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选取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宫腔镜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注射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差异。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量以及子宫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激素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孕激素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保证临床疗效,月经量水平降低,值得推广。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等离子电切术孕激素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焦虑症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刘志刚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焦虑症伴失眠患者中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效果。方法 择定2021年3月-2023年3月研究时段内在我院确诊焦虑症伴随失眠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表格随机分组法划分29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而其余的29例为观察组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BAI焦虑评分,再对比治疗前后的睡眠脑电波睡眠数据。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I焦虑评分和睡眠后的脑电波参数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BAI焦虑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而在睡眠脑电波参数上,观察组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潜伏期、异相睡眠、夜间觉醒次数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焦虑症状,降低焦虑评分,利于疾病控制,同时重复经颅磁刺激可缩短睡眠潜伏、延长睡眠持续,降低异相睡眠和夜间觉醒次数,利于患者睡眠安稳。

    重复经颅磁刺激焦虑症失眠植物神经紊乱躯体焦虑睡眠障碍

    某社区老年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情况调查分析

    陆海珠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老年综合征情况及部分影响因素,以便高效地对老年进行健康管理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更好地节约社会资源。方法 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CHS某家医团队的1241例签约老年居民调查。结果 在社区老年人中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患有老年综合征及2种及以上慢病的发生率分别是68。9%、90%、老年综合征发生风险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其中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发生风险受年龄情况影响最显著;2种及以上老年综合征问题在女性中发生风险更高;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种类与发生老年综合征的数量呈正性相关(P<0。05,r=0。343)。结论 家庭医生不仅要关注老年人所患慢性病管理,还应重视其老年综合征情况并进行个性化管理,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家庭医生老年综合征老年慢性病

    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庞媛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年9月-2024年5月内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方法)和观察组(30例,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GSL治疗方法),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眼压以及视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前房出血、角膜水肿、虹膜发炎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GSL治疗可取得明显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降低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人工晶状体植入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基于冰山理论针对性护理对ICU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影响

    裴汉卿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冰山理论针对性护理在ICU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中的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提供基于冰山理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为ICU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生化指标,指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基于冰山理论针对性护理人工肝血浆置换重型肝炎

    循证证据下预警联合抚触护理在HIE患儿亚低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王婉怡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循证证据下预警、抚触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护理中,探讨其护理意义。方法 取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间20例HIE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循证证据下预警、抚触护理的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患儿,从生长发育指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四项指标综合评价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每日奶摄入量、NBNA各维度评分、MDI评分、PDI评分对比,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 循证证据下预警、抚触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能够促进HIEE患儿神经系统的康复和发育,同时改善生长发育指标,有助于减轻不良后遗症发生风险,临床可结合患儿情况灵活应用。

    循证证据下预警抚触护理亚低温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医护一体化手术室优化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王秀刘仁顺伍芸华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手术室优化护理的效果,并观察对患者麻醉苏醒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院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间执行本次对比实验,纳入我院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因给予患者临床护理方式的差异性,故将护理效果进行差异对比。对比以分组形式展开,常规护理应用者纳入参照组(50例),医护一体化手术室优化护理应用者纳入研究组(50例),统计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患者临床依从性、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将各项数据简列成表,统计学比对,以此体护理价值,进而彰显本次研究目的。结果 统计数据体现研究组具有优势性,数据显示,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研究组用时少于参照组(P<0。05);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各项术后恢复时间,研究组用时少于参照组(P<0。05);患者临床依从性,依从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专业技术、护理流程、健康教育、沟通技巧各项临床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临床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手术室优化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麻醉尽快苏醒,提升预后,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外科手术医护一体化手术室优化护理麻醉苏醒术后恢复

    低延展双层绷带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吴建英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浅析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采用低延展双层绷带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低延展双层绷带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多数无水肿问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即在患者引流情况、拔管情况上用时短,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低延展双层绷带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发展,为防治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提供临床循证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低延展双层绷带手法淋巴引流护理乳腺癌淋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