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高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高教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重庆高教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张进

双月刊

1673-8012

bjb2273@163.com

023-49891338;023-49891771

402160

重庆市永川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重庆高教研究/Journal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重庆文理学院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以高师及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电气、体育、科学史等领域内有创新观点的学术论文为主要刊载对象;以数学、物理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并特别开设“基础教育研究”栏目,刊登中学理科相关研究的优质稿件。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和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推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发展,繁荣学术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学术水平,为教学、科研服务,发现和培养人才;严格执行国家出版法规以及国家标准和规范,突出重点、逐渐拓宽,不断进取、推陈出新,立足渝西、面向全国,辐射国外的办刊原则。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自创刊以来,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论文的学术水平。从2001年以来,就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强国的政治引领和人才强国保证

    郝文武
    3-7页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学习习近平《论教育》笔谈

    郝文武姜朝晖王洪才崔延强...
    3页

    《论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引

    姜朝晖
    7-9页

    《论教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思想集成

    王洪才
    9-11页

    探索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篇章

    崔延强
    11-13页

    以政策优化支持西部高等教育布局优化

    李立国
    13-15页

    西部大开发时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朱德全
    15-17页

    杨德广教育家精神的基本特征、内涵意蕴与实践底色

    王伟李建中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作为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通过鲜活的个性表现出来.从教师群体中挑选出杰出代表,通过阐释个体教育家的精神,可以生动地表现教育家精神的共性.杨德广教授是教师群体中涌现出的教育家,是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以杨德广教授的典型行为实践为支撑,基于学术逻辑推演出杨德广教育家精神的基本特征、内涵意蕴与实践底色,讲好优秀教育家故事,对杨德广教育家精神进行叙事描述与分析,能够更好地展示教育家精神的"杨氏风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杨德广教育家精神的关键特征,勤奋好学是杨德广教育家精神的显著特征,以人为本是杨德广教育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杨德广教育家精神呈现价值理念、思想观念、道德信念的内在统一,内蕴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统一、创新思维与宽广视野的统一、自律意识与浓厚爱心的统一.杨德广教育家精神具有实践性底色,实践是杨德广教育家精神的来源,实践探索为杨德广教育家精神的形成提供不竭的动力.以杨德广为典型案例,阐释个体教育家精神的基本特征、内涵意蕴与实践性底色,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杨德广教育家精神基本特征内涵意蕴实践性

    拔尖创新人才同伴互动表现更好吗——基于全国10所"拔尖计划"院校的实证研究

    李凤霞刘湉祎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伴互动作为一种教育微观环境,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创新迸发的育人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全国10所"拔尖计划"高校的2 633名拔尖生和2 200名普通生的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发现,拔尖生同伴互动表现整体优于普通学生,"个群与共"的良好生态已初步形成,这既反映了"互动孕育卓越"的拔尖人才互动建构属性,也表明"拔尖计划"实施基本达到了人才集聚效应的政策预期.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场域中,拔尖生的同伴互动表现与年级、学科、性别等要素密切相关:在年级规律上,群体互动表现出随年级升高的"累积效应",且存在关键转折期;在学科差异上,在"拔尖计划"起步早、基础厚的基础理科等优势学科上,同伴互动具有表现突出的倾向性;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同伴互动表现整体优于女生,具体而言,男生和女生在互动表现上各有优势,男生在学业互动上突出,而女生在情感互动上有亮点.为此,鉴于人才培养与互动创新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以发挥群体互动效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导向,拔尖创新人才同伴互动表现的优化有如下进路:系统化支持群体深度互动,重点关注发展转折关键期,探索学科特色化与交融化互动模式,关注性别差异需求与公平.

    拔尖创新人才拔尖计划同伴互动人才培养

    公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识别与规范路径

    刘旭东
    4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法人的定位尽管对高校公法主体与私法主体的属性有所关照,但难以准确界定两种身份下高校分别享有的权力(权利)与承担的责任,也无法彰显高校作为学术主体的身份特征,导致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失范.对外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对内实现组织权责架构的清晰性,是作为法人的高校应当具备的固有属性.高校法人的权力来源包括学术权力、国家权力以及社会权力.由此,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应以规范高校的三大权力来源为切入点,以巩固高校作为法人应当具备的属性为目标.对外方面,依托"政校分开"和"政资分开"促使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从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保障高校作为公法主体的独立性,并将教师界定为拥有较大独立性且掌握专业学术技能的特殊劳动者,明确教师与政府间乃是外部法律关系;防范高校从事与办学宗旨无关的营利性活动,维系其作为私法主体的公益性.对内方面,构建职责明晰的非学术权力组织架构,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民主权力的科学划分与有效配合;扭转学术权力的依附性与碎片化,巩固学术委员会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地位以及高校学术主体的底色.

    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教育法典规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