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程序性死亡在主动脉瘤中的研究进展

    余海彬贺新刘迎沈楷林...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瘤是一类以主动脉病理性扩张为主要表现的严重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研究证实,程序性死亡与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程序性死亡包括坏死性凋亡、细胞自噬和铁死亡等形式,其中坏死性凋亡及铁死亡在主动脉瘤疾病中相关性的研究最为深入,本文根据现有文献讨论了上述两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在主动脉瘤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热点及现状,并指出了治疗应用前景概况.

    主动脉瘤程序性死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訾刘留乔博洋董可帅赵庆彦...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细胞高能量、高营养需求反映肿瘤代谢微环境具有其特殊性,代谢重编程可使肿瘤细胞快速增殖、侵袭、迁移,可以是肿瘤发展内驱力,并能在营养缺乏的微环境中存活.与健康细胞比较,肿瘤细胞不断分裂扩增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核苷酸.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是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限速酶,其抑制剂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布喹那(Brequinar)和来氟米特(Leflunomide)等可抑制核苷酸生成,致细胞停滞于S期,因此DHODH可作为肿瘤治疗靶点.

    肿瘤代谢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二氢乳清酸脱氢酶嘧啶合成

    纳米材料在卵巢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邓志敏代芳芳刘华程艳香...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癌是危害性最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临床针对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复发率和化疗耐药率较高.纳米材料因具有无毒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具有精确靶向、控释药物、逆转肿瘤耐药、增强化疗效果和减轻不良反应等一系列优点,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日益增多.本研究将纳米材料在卵巢癌化学、物理、基因、免疫和联合精准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卵巢癌未来治疗提供新思路.

    纳米材料卵巢癌靶向治疗基因治疗

    调节性B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马晓莉李莉娟雷茜李燕鸿...
    12-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35 等细胞因子及与细胞间直接接触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大量研究已表明,Breg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移植、肿瘤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Bregs及其相关因子在血液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Bregs的表型、诱导分化因素、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调节性B细胞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35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乙醇脱氢酶含铁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刘倩魏红张祖禹王耀强...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醇脱氢酶含铁1(alcohol dehydrogenase iron containing 1,ADHFE1)属于乙醛脱氢酶家族成员,该基因编码羟基酸-氧酸转氢酶,负责哺乳动物4-羟基丁酸的氧化.ADHFE1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ADHFE1在多种癌症中均异常表达,其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mRNA表达和DN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因此,本文就ADHFE1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方面追踪了国内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并系统分析了 ADHFE1通过c-Myc、cyclin D1/p21/p27/p53信号通路调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为有效制定临床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ADHFE1DNA甲基化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

    非编码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耐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黄梦钰王雅梅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在化疗过程中耐药的产生是临床治疗面临的最大难题.研究表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可以通过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调节药物外排转运体、影响DNA损伤应答、诱导自噬、调控耐药相关基因及通路等介导OSCC的化学耐药机制.以非编码RNA为新的治疗靶点,深入研究其在OSCC中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 OSCC中非编码RNA耐药机制和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非编码RNA口腔鳞状细胞癌耐药机制肿瘤治疗

    亲环蛋白B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周贤喆韩象名张俊文刘福生...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亲环蛋白B(cyclophilin B,PPIB)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以及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数据集(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资料,比对正常、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中PPI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脑胶质瘤病理组织中PPIB的表达;基于TCGA数据库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脑胶质瘤PPIB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PPIB表达差异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分析脑胶质瘤病理组织中PPIB表达及其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 高级别脑胶质瘤中PPI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低级别脑胶质瘤;PPIB与胶质瘤级别、IDH野生型、1p/19q非共缺失等显著相关(P<0.001);PPIB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间隔期均低于PPIB低表达患者;除高级别脑胶质瘤病理组织中PPIB表达升高外,PPIB高表达区域伴随大量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结论 相较于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PPIB表达水平更高,且PPIB表达区域存在明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提示PPIB可能作为脑胶质瘤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胶质瘤亲环蛋白B癌症基因组数据集

    ABCG2基因启动子区rs22311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男性人群高尿酸血症易感性分析

    夏依代·图尔荪何爽孙红光刘璐...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BCG2基因rs2231142(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2018~2020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65例男性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液样本,按其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367)和健康对照组(n=498).采用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ABCG2基因rs2231142(G/T)位点的基因型并观察两组的基因多态性.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该序列对荧光素酶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的尿酸、体重指数、葡萄糖、肌酐、甘油三酯、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因rs2231142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验(P>0.05),表明该位点具有群体代表性.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中GG、GT、TT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46,P<0.001),等位基因G和T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15,P<0.001).不同遗传模型中,TT基因型均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加性模型OR=2.302,95%CI:1.472~3.603;显性模型OR=1.689,95%CI:1.283~2.210;隐性模型OR=1.867,95%CI:1.221~2.874).尿酸、葡萄糖、甘油三酯在不同基因型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G/T组与G/G组、T/T组与G/G组组间的尿酸、葡萄糖、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T组尿酸水平最高,G/G组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最高.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rs2231142(G/T)具有启动子功能;且含G等位基因比含T等位基因的重组质粒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是其1.120倍(P=0.012).结论 ABCG2基因rs2231142(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易感性间存在关联,等位基因T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ABCG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素酶分析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邹旭晨陈倩石春霞张丹眉...
    38-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肝脏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18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F拮抗剂ISO-1组.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ALF模型,检测3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MIF、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免疫荧光观察MIF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较正常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程度明显增加,肝细胞凋亡增多,肝功能受损;ISO-1能够减轻肝组织损害,减少肝细胞凋亡.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MIF、CXCR2、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ISO-1能够显著降低MIF、CXCR2、TNF-α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在ALF中的表达显著升高,抑制MIF可以改善肝组织损伤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表明MIF在ALF中起重要作用.

    急性肝衰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CXCR2炎症

    亚砷酸诱导的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分析

    赵宇胡天铭金波李慧波...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单药亚砷酸(arsenic trioxide,ATO)诱导治疗的老年(年龄≥60岁)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早期死亡(early death,ED)发生情况及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连续收治的71例老年APL患者和456例年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临床上可以快速获取的10个临床及实验室检测参数,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的ED率(22.5%,16/71)高于年轻患者(15.1%,69/4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老年感染相关ED(8.5%)和血栓相关ED(2.3%)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分别为2.0%和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白细胞计数>10×109/L是两组患者ED的共同独立风险因素,低白蛋白血症(P<0.001)和血清纤维蛋白原<1g/L(P=0.001)还是年轻患者ED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单药ATO诱导治疗的老年APL患者的入院临床特征、ED发生情况及风险因素与年轻患者明显不同.因此,有必要对APL患者的ED情况进行年龄分层研究.

    亚砷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早期死亡风险因素